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乐园,有自己所乐于安享的世界。那里让我们朝着自己所乐于追求的目标去前进,不会抱怨苦累,也不羡慕他人。对于蔡金昌而言,红都就是他的理想乐园,乐于安享的世界。
老字号
1956年,有一帮“红帮”裁缝从上海抽调到北京,专门从事为国家领导人、驻京使团和出国人员定制服装的工作。“红帮”裁缝清末起源于宁波,因为善做西服和中山装,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盛于上海、宁波。上海的“波纬”、“金泰”、“蓝天”、“雷蒙”、“鸿霞”、“造寸”、“万国”等7家“红帮”裁缝店奉命进京,和中央办公厅特别会计室服装加工部合并组成了北京市友联时装厂,建立了最初的红都。后来,北京市友联时装厂更名为北京市人民服装厂。再后来,为了促进国际友谊,又更名为“红都”,随着服装行业的跌宕起伏,红都成为现今北京的老字号品牌,中华老字号企业。蔡金昌说:“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红都就是专门为国家领导人和外交人员量身定做服装的地方。在1984年前,想要定做一身红都服装都是要拿着省部级以上的介绍信才行。”如此可见,在那个时代,红都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一种荣耀。“直至1984年,红都开始面向大众消费者,从一只‘堂前燕’真正地‘飞入寻常百姓家’。因其量体裁衣选料精良,同时做工精益求精、款式庄重大方、服务热情周到等特点,很快被普通消费者接受。”
传世情
悠久的历史背景,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了红都与先进品牌很多与众不同的地方。例如,红都自始至今流传的“师傅带徒弟”的传统,一代一代,师傅将红都服装技艺的精髓传递给徒弟的同时,将“红都人”的情感传递下去,将中国民族服装世代永存、发扬光大的责任也传承下去。1979年,蔡金昌进厂从做手针等基础工艺开始,到进入车间分做男装、女装流水线,直至满一年,师傅觉得他人品不错,又踏实肯学,才将他带在身边,教习更多、更深的技术。“初是跟随田阿桐师傅,学习技术本领,逐步开始独立制作一件完整的服装,除去剪裁。剪裁是我后又跟随丁奎英师傅学习。”蔡金昌说。师傅们无私的言传身教与其自身孜孜不倦的学习,成就了今天的蔡师傅、蔡工。其实在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时期,蔡金昌就曾向世界展示了“红都人”的实力。当时红都承担着亚运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裁判员、官员等的制装任务。在没有个人尺寸的情况下,蔡金昌和丁奎英师傅带着制衣组的同事们分析裁判员、官员们的大致身形,比例……,并在规定的交货期限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全部裁判员服装的制作。蔡金昌说:“当出现特殊情况,如体型异于常人时,现场工作人员量完尺寸,电话告知我后,打板、剪裁、制作等前后不超过8小时,我们便将服装完成。整个过程,时间短,任务重,但是只有你真的身处其中,才能理解那种喜爱服装与制作乐趣。”这种乐趣就像一种瘾,能不能过上那把瘾,取决于你认不认真。就像练瑜珈,只有彻底投入才能进入佳境,出神入化。而投入的过程,往往不无痛苦。蔡金昌说:“风雨历程造就了红都丰富的内涵,也让在红都的人可以扎实的做下去。它给予我的空间、信任、支持,让我可以全身心投入研究中。”2010年,蔡金昌经过反复研究量身定制的特点,结合成衣版型推出了红都男西服基础版,基础版分为A体(正常体)、B体(微胖体)、C体(有肚体)、D体(大肚体)四个体型共193规格。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顾客体型的细节变化,具体推导出每个人不同的版型,真正实现高级定制的一人一版。2012年蔡金昌在保留原中山装传统元素的基础上,设计制作了“盛世国服”中山装,在设计上注重穿着舒适与时尚性相结合;选料精良,纽扣特别选用新疆和田玉制作而成,突出顶级精品;工艺大胆创新,使之造型流畅美观、高贵大气、修身合体。2013年在“首届中华老字号时尚创意大赛”中荣获“中华老字号始创产品时尚创意金奖”。
现今,在红都做了大半辈子的蔡金昌,早就开始带徒弟。选拔爱岗敬业、刻苦钻研的年轻人进入工作室,采取一对一的具体指导,精心培养,不仅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制版工艺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而且手把手教徒弟,帮助他们建立跟随市场变化的理念,在实践中提高技术。在红都,师徒父子情并不是停留在小说中的故事,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情谊。
文:本刊记者 单靖雅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