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世博会在米兰召开,今年参会的各个国家都根据此次世博会的主题“滋养地球,生命能源(Feeding the Planet,Energy for Life)”进行了场馆设计。在这个“环保牌”都快被打烂的年代,究竟绿色建筑能玩出哪些新花样,一起来欣赏一下各国的场馆。
意大利馆
东道主意大利更是直接切题,造了一个可以净化空气的国家馆。这个由罗马事务所Nemesi&Parters设计的“城市森林”占地13000平方米,在这次的世博会结束后,会被作为永久建筑,保留使用。意大利国家馆之所以能净化空气是因为,场馆树枝花纹的白色外墙用特殊水泥做成,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污染。这还不是全部,这个白色的森林还是一幢自给自足的可持续建筑——利用光伏玻璃,场馆周边广场的照明都能得到供电。
中国馆
由纽约设计事务所Link-Arc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合作的中国馆,将会是一艘“麦浪”中的竹编大船。为了响应环保、节能的主题,设计师们用节能的LED装置做成模拟麦田,又利用竹编工艺做成屋顶,根据编织的不同疏密程度,以不同的透光率向场馆内部引入自然光,减少人工照明。这个设计主题为“希望的田野,生命的源泉”的场馆将占地4590平方米,成为本届世博会的第二大场馆。
中国万科展馆
“红色的蛇状”结构重新诠释中国传统的食堂(餐厅)。作为世博会的主题“给养地球”分支,“食堂”将提供一个空间,游客可以反思和庆祝“未来共同的许多文化。
英国馆
从蜂巢中获得灵感,艺术家Wolfgang Buttress打造的球形场馆可能不适合有密集恐惧症的参观者。但是不得不说,等到整个场馆亮灯后,相信参观者们一定移不开眼睛。要说蜂巢和环保主题有什么关系,英国馆设计团队表示,他们关注的正是种群的危机。所以,在场馆里,游客还能看到蜂巢的模拟实景。该馆强调“蜜蜂困境的搏动的虚拟蜂巢”,为参观者营造一个“持久的英国景观”,进而实现一次“沉浸其中的感官体验”。游客穿过果园和野花遍野的牧场进入这座蜂巢状建筑,它将“依据真实蜂巢传递的信号产生搏动、嗡嗡作响或绚丽夺目的效应”。
美国馆
美国馆名为“美国食物2.0,联合供给地球”。设计构想是一个加长型谷仓,包含两层设施和宽敞的屋面露台。场馆设计响应了世博会主题“滋养地球,生命之源”,展品阐释了对于“2050年养活90亿全球人口”挑战的理解。美国馆一个加长外立面覆盖了“可采集的垂直农场”,包含来自美国50个州的多种植物,这些作物将会用雨水浇灌。同时,场馆也会使用光伏电池板供电。
俄罗斯馆
俄罗斯馆占地4000平方米,玻璃和可回收的木材是场馆的主要选材。俄罗斯馆最大的亮点是一个长长的平台,和主建筑体相连共同构成了顶层的露天花园。而长平台的下方是个镜子可以映出走近建筑的游客们。
德国馆
排在中国前面,此次世博会的最大场馆来自德国。德国馆的主题定为“创意园地(Field of Ideas)”,整个场馆比起展览馆的定位,倒更像是一个休闲综合体,游客们可以在主场馆前的广场晒太阳、野餐,也可以在露天舞台看表演。
爱沙尼亚
这是由Kadarik Tüür Arhitektid设计的2015年米兰世博会爱沙尼亚馆。展现爱沙尼亚的活力、小巧与智慧。该展馆对富有创造力的爱沙尼亚人来说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整个展馆的建筑理念是基于为举办各种表演、展览、行为和演示等活动提供最佳的条件。该展馆不仅仅是为形式而建,还是用内容如与建筑生命的构架。
越南馆
越南馆的灵感来自荷花,展馆的外层采用竹条,伞状的结构就行直立在水中的大树。“莲花”是越南的国花,象征着纯洁。
智利
建筑师Cristián Undurraga设计遵循了智利场馆的传统精髓。这次智利馆的设计目标旨在彰显“食物的力量”,着重于关心食物质量、尤其是由瑞典出口到别的国家的食品质量,这关系到了全世界的食品安全问题。本次智利馆内部高度科技化,电子设备齐全,并且在最后还能买到智利的特色食品。
日本馆
日本馆由Atsushi Kitagawara、Nendo及Teamlab三位设计师合力打造。以“共存的多样性”为主题,即诠释东方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理念,也同时展示日本当代的饮食文化。这座双层建筑的基座是一个三维木质网格,展馆正中央的的木头不仅仅是建筑结构的一部分,更象征了如植被、森林等自然元素,而“自然的睿智”也是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的主题。馆内,通过影像循环的介绍着日本大米耕种和制作的过程,观众可以用筷子去夹放在“触控屏餐桌”上的美食。
策划:董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