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政策送谁春风?
- 来源:市场周刊•汽车公社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8-13 15:02
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站在政策的风口,很多房地产商飞起来了、牛市股民飞起来了,“中国制造2025”政策来了,作为制造业王冠上的一颗明珠,汽车行业谁又能飞起来?
前不久,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汽车被归类为十大“大力推送重点领域突破发展”之一,此后工信部根据这项政策,发布了“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文章,谈到了汽车行业四个发展方向,分别是“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节能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从概念上看,新能源汽车继续受宠,不过,不仅仅包括了新能源汽车,还包括节能汽车,而在技术细节的描述上,不仅仅包括“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新能源汽车,还包括“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
这句话可以理解成,新能源汽车会持续发力,传统核心部件的节能技术也有春天,节能减排“效果论”而非“概念论”才能顺畅发展,我们不妨看看四个风口风向如何。
对于电动车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目前的主要目标是“降低成本”、“加速应用”,目标方面:“到2020年,自主品牌纯电动和插电式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突破100万辆,在国内市场占70%以上;到2025年,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的新能源汽车年销量300万辆,在国内市场占80%以上。”
关于销量的目标,按照目前的现状实现起来有困难,即便是全球市场,2014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达30万辆,我们要在五年后实现年销售100万辆,10年实现三百万辆,这个数据实现并不容易。
对于燃料电池汽车
关于燃料电池官方近期的声音开始强烈起来,不过,对于销量目标并没有像电动车那样界定,提到的也主要是关键材料、零部件的逐步国产化,“到2020年,实现燃料电池关键材料批量化生产的质量控制和保证能力;到2025年,实现高品质关键材料、零部件实现国产化和批量供应”。
在销量上,目标是“燃料电池汽车运行规模进一步扩大。到2020年,生产1000辆燃料电池汽车并进行示范运行;到2025年,制氢、加氢等配套基础设施基本完善,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区域小规模运行”,这个方面实现起来应该不困难,示范运营是很多地方愿意做的事情,只是研发成效未必如愿。
节能汽车领域更具看点
政策提到“到2020年,乘用车(含新能源乘用车)新车整体油耗降至5升/100公里,2025年,降至4升/100公里左右。”把传统节能技术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综合在一起了,这种提法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尊重历史,因为现在的主流仍然是传统汽车,即便2020年实现了100万辆电动车,要知道中国市场年均销量2500万辆,电动车只占4%,还是非主流。另一方面就是提升节能效果,2014年中国汽车销量达2439万辆,截至2014年底,汽车保有量1.45亿辆,对于这个主流车型来讲,每每节能1%,效果都是非常明显的。
智能网联汽车
前段时间大家都在争论智能汽车、互联网汽车之间能不能划等号,现在好,工信部直接用了“智能网联汽车”的概念,彻底把二者合在了一起。最近IT土豪们拿到了很多热钱,纷纷要进军互联网汽车,包括乐视、百度等IT巨头,也包括媒体属性更强的汽车之家和易车老板联合投资新企业。
官方的思路是“到2020年,掌握智能辅助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初步建立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及生产配套体系。到2025年,掌握自动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建立较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生产配套体系及产业群,基本完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这些技术目前来看还是前期储备,量产化应用还没有很成型的目标,之前谈到过“硅谷科技发展曲线”的文章,事实上,硅谷对这方面的发展也是抱有类似的态度,当然,篇幅有限,后续我们会针对这个方面进行专门谈论,包括机遇、挑战,也包括现在的互联网汽车到底是圈钱还是改变世界。
文/丁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