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茅台:稀缺决定价值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贵州茅台 稀缺 价值
  • 发布时间:2010-08-30 09:32
  贵州茅台,我国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素有“国酒”美誉。公司专注于茅台及其系列酒的生产与开发,自2001年上市以来,股价上涨超过20倍。

  茅台酒出产于贵州仁怀市赤水河畔的茅台镇,赤水河水质纯净清甜,含有矿物质,极其适合酿酒。茅台镇地处赤水河畔狭长的河谷,该处地理环境正好有利于酿造茅台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茅台酒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汉代,到清朝中期,茅台酒的产能已经初具规模。解放前,生产茅台酒的主要有三家酒坊,他们根据主人的姓氏不同,所生产茅台酒分别称为“华茅”、“王茅”、“赖茅”,其中“华茅”就是现在茅台酒的前身。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茅台酒(华茅)被评为金奖产品,从此世界驰名。

  建国后的1952年,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届全国评酒会在北京举行,最终选出并命名了中国八大名酒,茅台酒位列榜首,自此便被称为“国酒”。而后茅台酒不仅成为国宴用酒,民间也尊其为白酒上品。

  多年的实验结果表明,受特殊的水源、气候和微生物环境影响,离开了茅台镇,就生产不了茅台酒。茅台集团董事长季克良说:并不是茅台镇所有的地方都可以生产出茅台酒,能生产的区域大概只有2平方公里多一点。

  茅台酒制作一年一个生产周期,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厂,至少需要五年时间。制酒过程需要经过两次投料、9次蒸馏、8次发酵、7次取酒,并且对每个流程的时间有着严格的规定。高温制曲、高温发酵、高温接酒是其独特工艺。

  自然条件的限制,加上茅台酒工艺的复杂,使得增产极其艰难。建国初期,茅台酒产量仅数十吨,历经27年,在1978年达到千吨产能。再经过25年发展,至2003才实现万吨产能。茅台酒具有其自然垄断性,稀缺决定了其价值提升的空间。

  由于茅台的“稀缺性”使其无法被替代,因此产品毛利长期高于90%。贵州茅台2010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6亿元,同比增长19%。通过提高留存基酒比例,公司目前有意控制普通茅台酒的产量而增加陈酒储备。

  另外,为保护茅台酒的生产环境,给茅台酒生产腾出空间,2009年11月贵州省仁怀市启动了茅台镇整体搬迁计划。今年公司的中报给出了未来10年的发展目标,具体产量目标为2015年3万吨、2020年4万吨,营收目标为2010年130亿元,2015年260亿元,2020年达到500亿元。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