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人寿5年被卖5次 稳定经营受掣肘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民生人寿 稳定 经营 掣肘
  • 发布时间:2010-08-30 11:04
  作为国内首家以民营资本为投资主体的寿险公司,民生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民生人寿)拥有的80%的民营血统可谓独特。然而,民营色彩的突出,也为民生人寿的股权更迭埋下了伏笔。

  据《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统计,在2006年~2010年的5年中,民生人寿股权共发生过5次变动,平均每年一变,变动次数超过其他寿险公司。股权频变的背后,是民生人寿的保费收入从前10滑落至12名,业绩先后被几家寿险公司超越。

  北京一位券商分析师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不少不熟悉保险行业的资本,热衷于去做保险公司股权的投机买卖。在保险行业股权频繁被卖的身后,往往能看到各方资本对股权的争夺暗战、公司高管团队的更替,这些保险公司的经营稳定性随之被打断。”

  《投资者报》记者通过综合调查、了解,试图还原民生人寿股权变化之后业绩和团队的变动历程。只是记者数次联系民生人寿品牌宣传部一位郭姓工作人员,但均被对方以在外出差和“公司不方便接受采访”为由拒绝,民生人寿一位部门总经理助理也拒绝回答有关问题。

  股权5年5变走向一股独大

  民生人寿的筹建要追溯到1994年12月,然而其成立之路却多舛,创下了寿险公司筹备期最长的纪录。

  1994年12月,在全国工商联的牵头下,民生人寿筹备组成立,筹备成员中有19家民营企业。但一直到2002年5月27日,保监会才批准成立民生人寿。

  资料显示,当时其前几大股东在国内都名声响亮。如鲁冠球的万向集团(持股13.7%)、卢志强的泛海控股(持股13.7%)、刘永行、刘永好兄弟的东方希望集团和新希望集团(共持股15.5%)等。此时,民生人寿的第一大股东,属于刘氏兄弟。

  2006年5月,民生人寿第一次股权变动发生。彼时,万向集团将所持有的12000万股转让给子公司万向财务有限公司(下称万向财务)。受让后,万向财务持股比例为13.75%。

  2007年4月,民生人寿进行成立后的第一次内部股东增资扩股,共扩股18.27亿股。增资扩股后,其注册资本金由成立时的8.73亿元猛增至27亿元,资本规模一跃坐稳全国寿(601628,股吧)险业第4位。

  但仅仅过了两个月,民生人寿的股权遭变卖。2007年6月,浙江航民实业集团将1600万股转让给万向财务,山东省企业托管公司将1500万股股份转让给泛海控股。

  转让后,万向财务共持有1.36亿股股份,占总股本15.58%;泛海控股共持有1.35亿股,占总股本15.46%。大股东的争夺初现端倪。

  2008年6月,又一位大股东杀入股权争夺中。27岁的山西年轻富豪李兆会通过旗下企业——山西海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海鑫钢铁),吸收了民生投资信用担保有限公司6186万股、上海华晨资产管理公司1546万股,共持有民生人寿41653万股,占总股本15.43%。

  至此,前三大股东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然而,海鑫钢铁却很快显露出休战的意愿。2009年3月,其将所持民生人寿3866万股转让给通联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通联资本),持股比例只剩下14%,退出了股权斗争。由于通联资本是万向集团旗下资本运作机构,与万向财务属兄弟公司,万向集团间接增加所持民生人寿股权。

  2010年2月25日,泛海控股悉数转手所持有的全部民生人寿股份,在股东中消失。变动后,万向集团一共掌握了近36%的股权,稳居第一大股东地位。这场始于2007年的股权纷争终于告一段落。万向集团总裁鲁伟鼎由此成为民生人寿实际掌舵人。

  高管几度更迭业绩过山车

  成立初期,民生人寿透露出了民营资本的冲劲。2003年全年实现保费收入3.46亿元;2004年初,总经理王耀华确立了以个人、法人和代理业务为主要营销渠道的市场战略,当年保费收入12.06亿元,完成了董事会预定计划的120%。

  在2004年底的董事会上,民生人寿遇到了第一个十字路口:要规模还是要质量。董事会在经营层“保费收入实现较快增长”与“较快盈利的萎缩”两个方案中选择了后者。但按照王耀华的想法,过早的盈利是违背寿险业经营规律的。

  2005年前7月,民生人寿当年保费收入仅3.48亿元,同比降幅超过60%。保费收入的快速下滑,也使董事会对经营状况不满。2005年8月,王耀华被董事会免除总裁职务,由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原副总经理段景泉接任。

  仅仅一个月后的9月,民生人寿总部召开大会,数个部门总经理被宣布更换。

  段景泉接任后,2006年民生人寿规模保费增长75%。2007年民生人寿总保费收入达到31.85亿元,接近2006年保费收入的3倍。但好景不长,2009年上半年其总保费规模较前一年同期减少30%,市场排名也从第10下滑到第14。

  2009年9月,段景泉被免职。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王耀华在任时的经营层与股东之间的矛盾,成为之后所有民营保险公司的魔咒。最终,规模与效益、当期亏损与长远利益看法上的不一致,引发了股东对经营层人事权的限制。

  在2010年8月23日保监会公布的《2010年1~7月人寿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情况表》中,民生人寿在32家寿险公司中排名12。虽然从绝对收入上看,这一规模与2008年同期相当,但总排名上民生人寿已从2007年的前10,逐步滑落至2008年的11、2009年的12。

  上述券商分析师对记者表示:“小股东的出局,使得股权相对集中,会有利于公司发展。但不能忽视的是,目前国内保险市场上有很多保险投机现象,场外资本涉足保险公司股权,对稳定经营形成了干预。”

  记者从民生人寿2010年6月首次信息披露的基本信息中了解到,2010年5月25日,该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聘任魏均勇为总裁,黄敏为副总裁,任职资格尚待保监会核准。

  民生人寿前总裁段景泉曾表示,民生人寿股东构成具有“投资主体多元、股权结构分散、股东实力雄厚、投资主体多为民营”等特点。股权相对分散没有决定控股股东,“给总裁留下了很大的发展决策空间”。但“一股独大”时代,总裁的决策空间是否会受到掣肘还不得而知。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