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今年饲料企业集体发动价格战?

  对大部分水产企业来说,水产饲料暴利年代也渐行将远。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我国饲料早已进入产能严重过剩阶段;而水产料在2013年也进入快速发展的拐点,开始减速甚至局部地区出现负增长。

  饲料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无论站在饲料发展历程还是工业发展角度看,以降价为主要特征的价格战是市场经济下买方市场的必然产物,实质上就是产能过剩,这种场景在家电等行业早已上演,其作用具有两面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

  价格战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其一,可促使企业加强管理,改进技术,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价格战直接表现为抢占市场,背后则是企业之间通过管理的创新、技术的提高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竞争。最先发动价格战的总是那些具有成本领先优势的企业,它追求全行业最低的总成本,力求以成本上的领先地位来取得在本行业的领导权,因此价格竞争的实质就是成本竞争。要取得价格优势就需要在规模经济、自动化组装、原材料的优惠待遇、低成本设计、低管理费用、廉价的劳动力、一流的管理水平上精益求精,这必然会促使企业加强管理,改进技术。

  其二,可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目前国内饲料产业分布不均、产能严重过剩,既造成产业结构不合理,又浪费了大量资源。通过价格战的竞争,可淘汰部分不合市场需求的小企业,促使企业进行升级重组,形成较为合理的产业结构。

  当然,价格战的消极作用也是很明显的,这主要表现为:其一,会造成企业利润下降,行业效益滑坡,甚至造成大批企业倒闭及全行业亏损。其二,企业为弥补降价造成的损失,很容易以偷工减料等方式来降低成本,这必然会造成产品质量的下降。其三,企业为应付价格战,往往会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进行恶性竞争,从而扰乱市场秩序。

  饲企的行为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在卖方市场下,因产品供不应求,企业往往谋求涨价;但在买方市场下,企业之间竞争激烈,提高市场占有率成为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降价是抢占市场最有效和最灵验的手段,于是众多企业不惜一次次地举起降价大旗。迫于竞争的压力,一家企业降价就会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其他的企业不得不纷纷跟进,价格战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商品严重短缺,没有爆发价格战的条件。但进入21世纪后,我国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逐渐由暴利时代走向微利时代,降价成为必然;同时国内市场又面临着国外企业的挑战,在科技含量不高、高度同质化下的饲料工业,价格战更是在所难免。

  事实上,我国饲料价格战最先由鸭料、鸡料开始,然后到猪料,最后蔓延至水产料,这是由产业集中化程度及利润水平高低决定的。水产养殖业散户居多、经济规模有限,所以整合速度和价格战是养殖业中最缓慢的,但是面对工业产能过剩时代,水产也不可避免;尤其是市场容量最大的广东市场,往往是价格战的源泉。

  总的来说,适当的价格战、良性价格战利多弊少,而过度的价格战、恶性价格战则弊多利少。即使是通威、海大、粤海、恒兴这样的巨头,也逃不过“以牺牲饲料质量降价促销”的猜疑。但是,目前水产饲料价格战仍处于初级阶段,未来还很精彩,且行且看。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