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柯培:对虾早期护好肝 后期养殖更顺畅

  何柯培的虾塘位于湛江雷州市雷高镇,共有180多亩,目前采用白对虾+黄鳍鲷的鱼虾混养模式。过完年,何就开始按先投鱼苗、再放虾苗的方式投苗,投苗密度为经标粗至3cm的对虾大苗10万尾/亩,黄鳍鲷800条/亩,规格为5—8条/斤。其采取的养虾为主,养鱼为辅的模式,一年养两批虾,出一批鱼。年底时鱼一般可达0.7—0.8斤/条,年底价格较好,可达20多元/斤,今年第一造虾,何就卖了一百多万。由于对虾承担所有成本,算上第二造虾,每亩塘的收益可近万元。

  好料出好虾 每斤虾多赚3块

  随着这几年对虾养殖越来越难,成功率越来越低,不少有条件的养殖户尝试降低密度,或者尝试多品种混养来降低病害风险。何柯培告诉《农财宝典》记者,以前他也试过精养对虾,但近年虾病频发,精养风险越来越高,而采用鱼虾混养的方式,可以最生态、安全的方式减少虾病传播。精养对虾,不管池塘水质多好,对虾的损耗不可避免。而鱼虾混养,死虾病虾可被鱼吃掉,避免病虾死虾被健康虾吃掉交叉感染发病。

  何柯培与澳华的结缘始于网上,何柯培的儿子何耀芳,平时喜欢关注行业动态,看到《农财宝典》对澳华的相关报道后,对其功能性虾料十分感兴趣,便开始关注澳华,了解澳华产品的市场表现和养殖效果。巧的是,不久后澳华的业务员在开拓雷州市场时,找上了他们父子俩,双方在养殖理念等方面交谈得颇为投机。对澳华有进一步了解的何柯培,就开始试用澳华的虾安康。经过一段时间试用后,何发现其产品的养殖效果比预想还要理想,所以2015年,已全部转用澳华虾料,此外,看到他养殖效果后,他姐姐的一百多亩虾塘也开始使用同一品牌虾料。

  何柯培表示,使用澳华虾料,对虾壳比较硬,活力较好,虾中最喜欢这类虾,可抓活虾,成活率高,损失少。而且,打活虾的价格比冰虾要贵3元/斤。何以前养的虾,除了冬天虾中抓活虾外,在夏天基本都是打冰虾。“以前的虾活力不大好,虾中怕损耗大,不愿意,今年看了我的虾,说可以抓活虾,出了6万斤,比抓冰虾多赚18万。”

  控制投喂量 养殖过程多调水保健

  与很多养殖户先投虾苗,再放鱼苗不同,何采取相反的操作方式。因为黄鳍鲷养殖时间较长,所以尽早放苗能尽快上市,而他投放的虾苗又是大规格苗,不用担心被尚小的鱼苗吃掉,能保证1年养两造虾,1造鱼。

  “根据以前的经验,对虾早期投喂太饱,吃得越快,后期越容易死亡。”何柯培说,对虾在早期一定要投喂好料,这样对后期生长有利。但投苗后一个多月内,不用投喂太多虾料,以1.5个小时吃完为准。按此思路,当虾长到100支/斤时,何柯培才开始大量投喂。

  湛江澳华饲料技术经理杨阳对何柯培的养殖方式十分认可,他表示,如今对虾在早期出现死亡,很多是因为在对虾转肝期没有处理好而引发。他说,在对虾投苗后20—30天左右,是对虾的转肝期,在这期间,对虾不宜摄食过量过饱。“何柯培的养殖方式可以在对虾转肝期期预防保护作用,这也是他的对虾养殖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不能过饱,但也不能太少,否则对虾缺乏足够食物,同样长不好。所以,如何控制好饲料是关键。何柯培告诉《农财宝典》记者,他控制饲料的主要方法,主要是多设料台,更全面了解池塘对虾吃料的真实情况。另外,还要勤快巡塘,投完料后呆在塘边多看多观察。

  “控制好饲料,对池塘水质的调理也很重要。”何柯培表示,早期少投料也是根据自己池塘特点总结的养殖方式。何柯培的池塘是土塘,排水系统不好,较为封闭,如果早期投料太多,肯定有许多饲料、排泄物在池塘底沉积,底质过肥,对后期水质调控不好,对虾容易生病。

  为了调好水质,何柯培调水产品用得比较多。他认为,水不好,用再好的饲料,再好的种苗也没有用。在日常投料时,他还经常拌乳酸菌投喂。“虾在健康时投喂保健品,才能最有效巩固效果,维护对虾健康,对虾生病后再用,效果很差。”何柯培为了给对虾提供较好的养殖条件,还特意配底部增氧,成本虽高,但他觉得划算。“对虾是底栖生物,保持池塘底部溶氧充足,十分重要。只有足够高的溶氧,对虾才能正常摄食,而有害菌多是厌氧菌,溶氧高也可抑制有害菌。”

  湛江市澳华水产饲料有限公司技术经理杨阳:

  何老板采用的虾鱼混养模式有几大优点:

  1、充分利用池塘空间,扩大水体的容载量,这种立体养殖可以大大拓展池塘养殖空间;2、水体稳定,调理容易,相对鱼类而言对虾对养殖水体要求较高,因此通过混养鱼类对水质进行净化从而达到稳定的目的;3、病虾、死虾会被鱼吃掉,抑制病害的传播,众所周知,鱼和虾之间的病菌是不能互相感染的,因此病死虾可以被鱼类吃掉,从而降低疾病的爆发几率;4、养殖过程可控,经济效益良好,对比精养对虾,虾鱼混养的养殖过程风险小很多,而对比精养罗非鱼,混养模式也能提供较高的经济收入,可谓一举两得。养殖前期使用虾安康开口料和破碎料提高肝胰腺和肠道的发育,中期使用虾配合料拉低成本,后期使用虾安康催肥料提高对虾肥满度,增加养殖收益!

  文/图《农财宝典》-新渔网记者 吴耀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