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超千万元 通威鱼肠健破大草鱼养殖三大难题

  “目前,鱼肠健技术已在逐步推广中,经过实践证明,使用鱼肠健技术,能够使饲料系数降低0.1-0.2,肠炎发病率下降80%,肝胆综合症下降50%,综合计算每斤饲料多长15克鱼肉。”7月27日上午,在中山市港口镇,来自通威水产研究所的潘化祥博士介绍,当天通威股份大草鱼项目启动仪式暨通威鱼肠健技术发布会在此举行。

  草鱼是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的传统优势养殖品种,尤其是在中山,养殖技术发达,从业人群技术水平领先,其中大草鱼(脆肉鲩)养殖更是独具特色,无论是养殖模式还是技术特点,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通威鱼肠健,是一整套大规格草鱼的健康养殖技术。”广东通威总经理邓金雁在致辞中表示,鱼肠健来自通威30多年的技术积累,也是通威365养殖模式在大草鱼方面的突破和升级。

  近几年来,随着养殖环境的恶化,草鱼病害不断加重,显著影响到广大养殖户的盈利水平。来自通威水产研究所的潘化祥博士介绍,根据数据统计,在2014年,国内草鱼养殖的肠炎病发病率达到9.96%,肝胆综合症发病率10.17%,消化道疾病问题成为当前困扰行业的主要难题。

  潘化祥在演讲中提出,当前,改善草鱼肠道健康的关键点有三个,一是建立肠道的有益菌群,抵抗病原的入侵;二是强化肠道结构,降低有害物质造成的损伤;三是提高消化酶的效率,促进营养吸收。“经过试验对比,使用鱼肠健能有效提高草鱼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鱼体的转氨酶水平,同时提高肠道和肝胰脏中蛋白酶、脂肪酶的活性。”

  “我们有时候肠胃不舒服,会导致没胃口,不想吃东西,草鱼闭口也是一样的原因。”潘化祥还提出,草鱼随着规格的增加,对蛋白质的消化能力减弱,在这个时期,鱼排出的粪便很容易造成鱼塘水质不稳定,蓝藻大量滋生,除了易发生消化系统疾病,还容易使鱼感染寄生虫等病害,造成鱼群吃食减弱,消化不良,提高肠道和肝胆系统的健康水平,是扭转问题的关键所在。

  经研究发现,大草鱼在养殖环境、饲料营养和健康免疫等方面,和普通规格(2斤左右)草鱼存在较大的差异,按照常规方式养殖,并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鱼肠健技术源自通威水产研究所,在这套养殖技术中,重点关注大草鱼养殖中的肠道健康,以及营养代谢、生长速度、鱼肉品质等各方面指标。

  “除了价格行情以外,当前大草鱼养殖存在三大难题:闭口不吃料、饲料系数高和病害问题。”通威广东片区服务总监周争志提出,经过观察发现,这些困难都源自草鱼的肠道不健康,这也是鱼肠健技术所瞄准的关键点。另外,大草鱼的养殖效益,还和配套鱼的产量息息相关,再加上通威365模式的相关技术,可以在提高草鱼消化率的同时,解决好配套鱼生长、鱼类摄食后残渣、粪便的处理问题,维护优良的水质环境,提高鱼塘的整体效益。

  “通威的大草鱼专项技术研究从2014年开始,前后总投资超过千万元。”珠海海壹水产饲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贾光文介绍,鱼肠健技术是建立在通威“超肠理、高涵氧”的理念基础上,整合了内部10多个科研单位和30多位国内一线专家,综合研究而成,目标是在未来两年内,在广东大草鱼养殖行业中,达到市场占有率第一,并逐步推广到国内其它产区。

  会议当天,来自中山地区的300多位养殖户、经销商参与,探讨当前大草鱼养殖的问题与机遇,在会议现场,还举行了通威股份大草鱼项目正式启动仪式。

  文/图《农财宝典》-新渔网记者 孙岁寒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