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订制“养生”晴雨表 按部就班抵抗秋燥困扰~

  • 来源:女刊瘦美人
  • 关键字:处暑,养生,秋燥
  • 发布时间:2015-10-27 09:28

  8月23日踏入处暑,有所谓「处暑寒来」,传统上代表炎夏过去;秋天来临。但是近年来气候多变,天气转凉情况会在中秋节前后才出现。不过,当处暑节气过后,随着天气转凉,中医认为,入秋气候有机会伤及肺部,引发身体皮肤或鼻敏感问题,宜在平日饮食下工夫,多饮用补水滋润护肺气的汤水强身。

  Point!入秋后天气变化对身体影响の详解

  夏季时天气炎热,身体水分容易流失,许多人会以西瓜、冻饮或冰品消暑。但是入秋后的气候会逐渐转变,天气渐凉,中医指出,饮食习惯也要相对改变。炎夏食物常吃的寒凉食物,基于当时天气炎热,身体适合食用;若踏入秋季,再食寒凉食物反而伤身。

  ★入秋养生宜忌--每逢气候转变,温差相异,都较容易引发如风寒或感冒等病症,以下的入秋养生宜忌,可作为日常作息及饮食参考,以平衡身体加强健康。

  一、肺气弱引发气管病

  在传统历法上,中秋过后,天气渐渐转凉及干燥,身体容易出现皮肤干、口唇干及眼涩等情况。

  中医有「秋通肺、肺上皮毛」的说法。

  →这是指秋季对应身体的肺气,而肺主管皮毛,即身体最表层,包括汗腺、皮肤及毛发等。

  →涉及分泌汗液、润泽皮肤、调节呼吸,以及抵御外来病邪的作用。

  →若肺气保护不足,身体表层首当其冲率先出现状况,初期是干涸及痕痒。

  →倘肺气续弱,如有鼻敏感或哮喘等病患,复发机会大,而体虚情况亦会每况愈下。

  →先调节起居饮食,以达到预防疾病作用。在日常饮食方面,当转季时可作出应变调理。

  →应及时护肺,防止呼吸道疾病,日常可多饮用以水鱼、鲍鱼及木耳等作材料的滋阴汤水。

  →慎食寒凉食物如西瓜等水果。

  √解决办法:

  ①秋天的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主,多吃滋润水果,如雪梨、苹果、桃、枇杷、葡萄、柚子及山楂等。

  ②调理饮食也可利用中性滋阴材料作菜式,例如鲍鱼、水鱼、花胶、木耳及糯米等。

  二、早睡早起养阴护阳

  日常起居作息方面,由于秋季气温中午热,早晚凉,日夜间温度可能迅度下降,温差也较大。故昼热夜凉的气温,容易着凉,宜准备长袖衣服,保温防寒。中医指出,因秋天日照改变,夜长日短,令阴气增、阳气减,影响人体阳气也随着内收。

  √解决办法:

  ①为贮存体内阳气,注意日常不可过劳,养成早睡早起,以达到养阴护阳之效。

  ②建议平日可多外出旅游及活动,例如爬山等,有助舒展身心。

  Wonderful!老幼咸宜滋润饮品

  秋天日照时间减短,令阴气增、阳气减,宜养成早睡早起习惯,以达到养阴护阳之效。入秋之后天气渐凉、干燥,饮食方面必须调节,以滋润为先。【女刊美容】微信频道推荐糖水及汤水各一款,分别具有滋阴润燥及润肺止咳功效,正适合干燥天气。

  Tips:这两款饮料均适合一家老幼,每周可饮用一至两次。

  →雪耳木瓜南北杏糖水

  材料:木瓜一个、银耳二两、南北杏各两至三钱及适量冰糖。

  做法:

  1.木瓜去皮去核,切成大块,备用。银耳浸软洗净,南北杏洗净,备用;

  2.煮沸两公升清水,放入南北杏煲30分钟,再加入银耳煲至软烂;

  3.加入木瓜煲约15至20分钟,再加入冰糖至溶即成。

  功效:滋阴润燥

  注意:痰多湿重及天气潮湿时忌食。

  →西洋菜陈肾西施骨汤

  材料:西洋菜一斤、西施骨半斤、陈腊鸭肾两个、南北杏各四钱、罗汉果半个、陈皮四分之一个及生姜一片。

  做法:

  1.西洋菜洗净,切段;西施骨、陈肾(腊鸭肾)洗净,氽水;

  2.煮沸三公升水,将所有材料放锅内后再煮沸,改用小火煮两至三小时,放盐调味即成。

  功效:祛油解腻、润肺止咳

  注意:脾胃虚寒易肚泻者不宜。

  策划/《女刊白嫩派》全媒体部 编辑/侧侧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