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现代礼仪教学中增添国学的魅力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礼仪,国学,孔子
  • 发布时间:2015-12-04 14:39

  摘要:“礼”,是体现儒家“仁”与“德”思想的社会规范,在中华民族史上曾是维系社会人群生活秩序的重要因素,是我国传统文化中色彩最浓厚、影响最深远的重要内容。现代礼仪教学在与西方文明接轨时往往注重形式的标准化、国际化,却忽略了礼学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涵养君子的德行。本文提出,我们应将博大精深的国学知识渗透到现代礼仪教学中,教会学生领略礼仪之美,从而产生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礼仪之邦”美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达到自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人生境界。

  关键词:礼 国学 现代礼仪教学 融合

  翻开任何一本现代礼仪方面的教科书,你都会发现里面的主要教学内容基本上是在参照西方实用礼仪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融合西方宗教和人文思想的西方礼仪,更注重外在形式的规范化和有序。这就导致很多礼仪老师以为只需要将学生的动作要领和步骤训练得规范标准即可。这其实是走入形式化教学的误区。要知道,中华民族自有的一套传统礼仪即使是到现在也仍具有现实意义和人文价值,其倡导的“修身进德,勉为君子”的宏大思想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根基。目前广为流行的微笑训练标准是“露出八颗牙齿”,这实际与中国传统要求的“笑不露齿”是相矛盾的。大家想想,没有来自内心的平和喜乐,只剩下考核标准的微笑还有什么意义呢?没有深厚国学文化的熏陶和涵养,“邯郸学步”式礼仪教学与涵养君子之风的目的完全背道而驰,礼学的真正目的反而被掩盖了。

  一、现代礼仪教学中增添国学的意义

  2013年10月教育部发布“1号文件”《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从方案中我们看到北京中考语文总分值由120分增加至150分,高考总分值由150分提高到180分。其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充分体现语文的基础性和作为母语学科的重要地位。这里反映出对传统国学的重视,足以引起每位教育工作者深思。国学知识博大精深,需要我们撷取精华,将传统礼学之“魂”与现代礼仪之“形”完美结合起来,塑造中华民族自有的道德风范。

  二、授课环节中增添国学魅力的操作步骤和方法

  1.吟诵

  教师在讲述新课之前可安排学生用3~5分钟时间吟诵一些耳熟能详、朗朗上口的国学经典词句,要求他们在吟诵时态度中正平和,精气内敛,荡涤乖戾之气,涵养君子之风。如在讲述“礼”的核心和特点时可选用如下语句。

  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荀子》)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

  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

  礼者,理也。(《礼记》)

  在讲述沟通技巧这一章节时,可补充一些修身养性的句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夫礼者,自卑而尊人。(《礼记》)

  在讲述餐饮出行等礼仪时可选用如下语句。

  食不言,寝不语。(《论语》)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

  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礼记》)

  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礼记》)

  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礼记》)

  吟诵便于记忆,便于理解。在吟唱朗诵的过程中反复琢磨作者的原意,体会其丰富的思想内涵,终有一天,心胸必会豁然开朗,与作者越千百年而相通。这不仅是学习传统文化的有效手段,还能引发触动学生的追思情怀并深刻领略国学的魅力。

  2.研典

  被称作20世纪最知名的历史学家和伟大智者的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博士曾说过,古典教育是一种无价的恩惠。《周易》亦有云:“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展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就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可恰当地节选一些通俗易懂,紧扣主题的国学小故事、趣闻、掌故等,课后还可布置相应的选读内容来加以精进和巩固。

  在讲到礼仪修养的重要性时,可以将《子路见孔子》和孔子有关“文质彬彬”的描述结合起来:

  子路见孔子,孔子问曰:“何好?”曰:“好长剑。”子曰:“以子之能,加之学,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有益哉?”子曰:“狂马不释策,操弓不反檠,木受绳则正,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何学之为?”子曰:“括而羽之,镞而厉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命。”(选自《孔子家语》)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选自《论语雍也》)

  在这里可安排学生认真思考孔子究竟用了什么方法让子路从开始的拒绝教化到“敬受命”的,帮助学生理解接受礼仪教育也许并不能和普通的技能知识一样使自己马上获益,但其在潜移默化中却能使自己的慧识和智识同步上升,达至“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佳境。课后还可安排《张良拾履》《周公吐哺》等阅读作业,要求学生认真翻译后写好读后感,并且着重说明自己从中学到的礼仪知识是什么。

  此外在讲述仪态这章节的内容时,可引用《孟子休妻》一文:

  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谓其母曰:“妇无礼,请去之。”母曰:“何也?”曰:“踞。”其母曰:“何知之?”孟子曰:“我亲见之。”母曰:“乃汝无礼也,非妇无礼。《礼》不云乎?‘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不掩人不备也。今汝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也。”于是孟子自责,不敢去妇。(选自《韩诗外传》)

  在这里可先安排学生想想孟子妻子这个“踞”的姿势究竟是怎样的,怎么可能会引来被“去”的严重后果,然后以利用图片详细说明中国古代“坐”“跪”“跽”“踞”之间的区别。因势利导地指导学生发现认识身边还有哪些不雅的姿势需要我们多留心和注意,以免留下不好的印象。课后可增加《曾子避席》《陈亢问伯鱼》《王孙满观秦师》等阅读要求,提供更多的图片指导帮助学生加深了解更多仪态方面的知识。

  在上到沟通技巧这节课时,教师可精选一些历史上经典的沟通技巧文章来让学生自己预习,诸如《触龙说赵太后》《烛之武退秦师》《鲁子敬力排众议》等等。这样正式上课时教师通过细节的解读帮助学生去掌握沟通技巧的核心。成功经典的案例在教师巧妙地指导运用下会大大增加学生学习模仿的兴趣,在不自觉中感受到国学的魅力。

  3.赏乐

  “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乐”在中国古代是指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艺术。周朝统治者的“制礼作乐”,是想用礼乐互补的方式来治国治民,以保持社会有序。“礼乐文化”追求的就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理与情的统一、伦理观念和审美意向的统一。儒家认为那些节奏庄严平和,内容健康的德音雅乐会从内心来扶正性情,人的性情就会趋向于“中”与“和”,从根本上收到修身的成效。在授课间或课间休息时都可适时播放一些中国古典曲目,在松缓紧张学习情绪同时,又对礼仪增进了解。例如古曲《文王操》《怀古》,新雅乐的《子衿》《上邪》和《孔子曰》、谭盾的《风雅颂》《离骚》以及台湾林觉民的《云门舞集九歌》都是非常经典的曲目。其中哈辉演唱的《礼》这首歌节奏简洁精炼,甚至可以教会学生吟唱。

  礼是敬,敬我身影,笑相迎。礼是雅,雅出风情,好风景。礼是净,净我言行,行致远。礼是静,静我心灵,心相映。花儿脸上开,礼从笑中来。头儿点一点,礼从爱中来。手儿牵一牵,礼从心中来。有朋自远方来,乐开怀。

  4.观演

  “演”在这里包含演讲、影视及现实礼俗展示等多种形式。比如演讲类的有清华大学彭林教授的《百家讲坛国学与礼仪文化》、翟鸿燊的《国学应用智慧》以及国学大师南怀瑾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大众传播》等。影视如胡玫导演的《孔子》、吴宇森导演的《赤壁》以及陈凯歌导演的《荆轲刺秦王》等,电视连续剧有《甄嬛传》《三国演义》《红楼梦》《汉武大帝》《雍正王朝》等优秀作品,其中有许多关于仪礼方面的片段都可以拿来借鉴和学习。在复兴和回归的主题召唤下,从2004年开始陆续有各种形式的礼俗展示和表演,如奥运开幕式、陕西黄帝陵祭、台湾祭孔礼、学生们的开笔礼、成人礼等。老师可以精选一些肃穆、典雅、规范的现场来指导学生欣赏,讨论研究其现实借鉴意义。

  5.践行

  实训课是教师指导学生将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和途径。礼仪实训课一般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单一任务训练,比如站姿、坐姿、走姿和蹲姿及微笑、首语和手语的练习;第二种是综合任务训练,如介绍礼——其中包括敬语、握手礼及名片礼等内容;第三种是场景模拟训练,安排社交、商务或会务的某个场景要求学扮演其中不同角色,其中可能包括妆面、服饰、仪态、介绍、指引等许多内容。在实训课中同样可增添国学知识的内容,使学生的动作表情不仅仅是规范和标准,更有气质和风度。

  比如在单一实训任务鞠躬礼课上,一般礼仪老师会将课堂的重心放在演示鞠躬的动作要领和角度上,可如果学生并不理解鞠躬礼为什么能表示对别人的敬意、歉意甚至悔意的话,做起来也就马虎随意了。这里就可以增加鞠躬的起源知识,帮助学生理解鞠躬的深刻内涵。“鞠躬”起源于中国商代的一种祭天仪式“鞠祭”,即在拜祭祖先天地时,将祭品牛、羊、鸡、鸭等不切成块,卷成圆形,或把头尾相接,古时称之为“鞠形”,以此来表达祭祀者的恭敬与虔诚。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逐渐援引这种形式来表达自己对地位崇高者或长辈的尊敬。

  再如在见面礼的综合任务实训课上,实训任务一般包括现代见面礼当中常见的点头礼、握手礼和鞠躬礼,西方文明盛行的拥抱礼、贴面礼、接吻礼以及东方传统的拱手礼、作揖礼、跪拜礼。其中拱手礼具有能避免身体直接接触、受众面广、动作优雅等特点。直至今日,华人在拜年、致敬、探望等很多场合可以看到。为使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拱手礼的优雅和静之美,教师可对拱手礼作更为详细的解读和介绍。拱手作揖可以上溯到先秦时节,其中“拱”这个字在说文解字中叫“沓手”,即指两手重叠,形成“拱形”,有谦逊守礼之意。一般而言,“拱手侍立”比“垂手侍立”显得更恭敬和谦虚,在《论语微子》中有“子路拱而立。”在《礼记曲礼上》中也有“遭先生于道拱手而立”这样的记载,就很好地体现出古代圣贤知书达理的一面。通过学习清孙希旦的《礼记集解》,上面有“凡拜,男尚左手,左,阳也。其拱亦然。凶事则尚右手,反吉也。妇人则吉事尚右,凶事尚左。”因此,男左女右的手位是实训课上礼仪老师必须要提醒及说明的地方。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要使礼仪教学和国学结合起来。礼仪教师自己要有较为深厚的国学修养,能自如地采撷其中经典词句、片段、场景等和现实教学内容的巧妙融合。这首先需要礼仪教师热爱中华民族的国粹文明,努力提高自身学养,广泛地吸收国学知识,其次还要克服资料收集繁杂、课件制作工作量大等困难,才能将国学的魅力真正融入进去。

  第二,国学知识的添加要恰到好处。目前,大多数学校的礼仪教师是从其他专业转来的,其中语文、文秘类尤其居多。在不熟悉课程的情况下,有些教师图省事直接上成“类语文课”或“类文秘课”。这就需要礼仪教师了解课程设置的目的和培养目标,发挥礼仪课应有的作用。

  第三,国学魅力不能只停留在典籍的诵读和理解的层面上,更需要礼仪教师将理论化为践行层面上的领悟和升华。礼仪课应该理论和实训并重,在中职中技学校,由于学生本身文化素质不高,对理论课理解能力差,实训和践行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需要礼仪教师具备组织实训课的能力,身体力行,引导学生将国学的魅力真正融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1]季羡林,文明国.东方文化与人类发展前途[G].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

  [2]陈少松.古诗词文吟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高建华,刘文金.中国古代“坐”姿与坐具形式的演变[J].家具与室内装室,2007.

  [4]罗韬.浅谈传统文明礼仪的借鉴意义[J].韶关学院学报,1999.

  [5]彭林.礼乐人生:成就你的君子风范[M].北京:中华书局,2006.

  (作者单位:东莞市技师学院)

  文/钟娟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