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职学生中开展岗前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中职,岗前教育,企业
  • 发布时间:2015-12-04 15:14

  摘要:岗前教育是一种引导性的教育,通过岗前教育,引导学生适应新组织的要求和目标,学习新的工作准则,养成有效的工作行为,建立符合实际的期望和积极的态度。岗前教育对提高就业稳定性至关重要,无论是对学生、企业,还是对社会,都具有深远意义。因此,本文提出,必须重视教学团队的建设、岗前教育的内容选择和具体的实施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中职学生 岗前教育 探索

  中职学生岗前教育是指专门针对职业院校学生,在顶岗实习前或就业赴岗前所进行的除了岗位技能外的其他方面内容的教育培训,侧重于对企业的认知、对岗位工作环境的认识,对企业文化的了解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沟通能力和办事说话的技巧等。

  岗前教育是毕业生理性地规划自己职业生涯的开始,教育的结果意味着毕业生必须放弃某些理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去适应新组织的要求和目标,学习新的工作准则和有效的工作行为,建立符合实际的期望和积极的态度。

  一、岗前教育的现状

  岗前教育最早见于企业,是企业为新员工上岗进行的入职教育。这种教育培训往往非常简单,内容无非是企业的历史沿革、企业文化、发展规划、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等。岗前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岗前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企业里,通常认为培训是可有可无的事,对培训过程重视不够,忽视了培训也是提高生产力的关键因素,造成培训走过场的问题。二是培训的功利化倾向明显。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终极目的是利润最大化,这就导致了培训内容上的功利化,往往不考虑员工个人的生涯发展。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学校基本上不承担岗前教育的任务,多数学校在岗前教育方面基本上是空白,即使有也是泛泛而谈,缺乏对具体问题的表述和指导,更没有专门的教材(或针对性的资料)和专职教师。对岗前教育比较重视的学校,也顶多是安排一两场毕业教育,由校长在毕业典礼上做一个激情四射的报告,由老教师给学生一点语重心长的嘱托,或者请杰出校友与毕业生分享自己工作后的所感所悟。遗憾的是,许多职校由于学生应企业要求的离校(顶岗实习或就业)时间不统一,这个环节经常被取忽略。

  二、岗前教育的紧迫性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之路——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02—2012)》指出,中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6年达95%以上,近三年,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平均为87.6%。这是一组可喜的数字,然而在如此美妙的数字背后,却是学生随意离岗、不辞而别,甚至集体返校的怪现象,流失率同样很高。那么,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究竟何在呢?

  笔者曾收到一份由6名学生集体向学校写的申请,内容如下。

  尊敬的学校领导:

  我们是今年8月中旬应聘到天津某公司的学生,被安排在京九线江西某地工作,在工地上他们不把我们当人看,我们也适应不了公司的管理,因此我们不得不返回学校。虽然我们已经毕业,学校也给我们安排了工作,但是我们还是请求学校慈悲为怀,重新为我们安排工作。

  学生:某某某等

  这6名学生是与其他14名学生一起,于2009年8月中旬被天津某公司招聘后安排到京九线位于江西某地施工现场的,但在当月月底,也就是他们工作不到20天的时间里,就把老板“炒鱿鱼”了,然后一起返回了学校。当时,笔者约见了他们,看了他们的申请,在问到公司是如何“不把他们当人看”,又是怎样适应不了公司的管理时,这6名学生开始七嘴八舌,从不同的侧面“痛陈”了所在公司的9条罪状。

  到达当地火车站的时候,公司没有派人去接;

  工地上连张吃饭的桌子都没有;

  饭菜太辣了,受不了;

  项目负责人说话太粗鲁,有时还骂人;

  有时候白天让睡觉,凌晨3点却被喊起来干活(注:铁路上封闭点施工);

  很大的铁疙瘩(注:转辙机),硬是让我们抬;

  上网不方便,工作之余生活太单调;

  有时候早上出去工作,到晚上才能回来,一干就是一天,中午吃饭也在工地;

  天气太热了,还潮湿,有时天天下雨等。

  这些问题集中反映了学生对上岗后新环境的不适应,如果上岗前获得了相关的指导,学生反映的这些“问题”或许就不是问题了。经过长期对毕业生的追踪调查,我们发现,学生虽然对未来充满期待,但却不知道如何正确面对,在走上工作岗位后,经常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不适应,有时候在小小的不顺心和挫折面前,就轻言放弃或败下阵来,导致出现在顶岗实习和就业中的高流失现象,对职业教育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也给企业带来了很多麻烦和损失。我们的学生不是技能水平达不到要求,也不是工作干不了,问题出现在其他方面。

  从学校来看,教学过分强调学生的技能培养,而忽视了帮助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我、构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教育,这反映出我们的教育还不到位。虽然我们天天在说与企业无缝对接,但教学还远未实现与企业真正意义上的对接,学校不能简单地认为学生取得了技能证,就可以上岗工作;发放了毕业证,就可以把学生送出学校大门。

  从学生角度来讲,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个人定位不准,拿自己当大牌,遇到问题缺少沟通;二是对社会环境认识不足,还没有实现从学校到企业、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三是对企业的工作特点、运作模式不熟悉,不了解企业文化;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太差,怕苦怕累;五是遇事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珍惜,意气用事。

  由此看来,学生学习了必需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不等于具备了上岗的条件,加强针对毕业生的岗前教育,势在必行。

  三、岗前教育的目的与意义

  中职学生从年龄上来看,尚处于成长期,在思想、行为、知识等方面,还处在认知期,在正确的引导教育下,是可以按照预想轨道成长的。我们相信,如果在岗前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提前打“预防针”,学生就业后的高流失状况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变,学生的“免疫力”必定增强。

  1.岗前教育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一是帮助和引导学生平稳进入社会,解除困惑,少走弯路,树立信心。让学生知道遇到问题和疑难时该如何处理,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掌握沟通的方式和方法,谦卑务实,尽快适应企业的生活、工作节奏,加快身份和心态的转变,缩短上岗后的磨合期,全方位融入企业团队。二是引导学生熟悉企业文化,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和工作特点,以及行业企业的工作环境、劳动条件等情况,让学生熟悉岗位的工作流程,以及与工作岗位相关的操作规程、干好本职工作所需要的方法和程序、岗位职责和所在岗位的有关规章制度,让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三是帮助学生从心理上转换角色。让学生明白学校与社会的区别、学校与企业的区别、课堂与工作岗位的区别、学生身份与员工身份的区别,引导学生发现并发挥自己的长处,了解企业需求,清楚自己的发展方向,建立起符合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行为方式,使其成为新一代优秀的企业人。

  2.岗前教育对学校办学的意义

  通过岗前教育,使毕业生获得了社会和企业的认可,为学校赢得了声誉,“出口畅,才能入口旺”。在当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岗前教育正是职业教育“出口”的加速器,培养出社会和企业认可的人才,学校才有生命力和竞争力。

  3.岗前教育对社会和企业的意义

  岗前教育可以帮助毕业生快速适应公司的环境,了解企业的制度、规范、历史和文化,提高学生到岗后的工作效率,降低培训和管理成本,稳定职工队伍,避免人才短期内流失。这对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对社会和谐与稳定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岗前教育的实施原则

  开展岗前教育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是引导性原则。要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二是针对性原则。开展岗前教育要针对学生上岗前后普遍存在的问题组织教学,内容要真实可信,目的明确。

  三是防范性原则。用其他人失败的经历和教训引起学生的警醒与注意,避免重蹈覆辙,要特别注意选取学生熟悉的对象作为案例。

  四是共赢性原则。岗前教育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发展,同时也是为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更是为了企业的利益和社会和谐。

  五是规范性原则。要建立一支岗前教育的教学团队,整合岗前教育的内容,把岗前教育列入教学计划,并当作一门主课来开展。

  五、岗前教育的实施要素与途径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选择什么内容和采取什么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可见,教师、内容、方法是做好岗前教育的三个关键要素。

  1.岗前教育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做好岗前教育的核心和关键。岗前教育教师是学生步入社会的启蒙老师,应该是全才,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还必须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以下几点是对从事岗前教育教师的几点素质要求。

  具备积极向上的正确的价值观,品德高尚,正直正派;社会阅历丰富;对行业企业有深刻的认识,熟悉企业管理和生产运作过程;对法律法规,尤其是对劳动合同法有深刻的理解;对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有所了解;对学生所学专业有所了解;具备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能够解释就业政策,熟悉毕业生就业流程等。

  对中职学生进行的岗前教育,不是简单的技能培训,重点是技能之外的其他东西,是人生课,是一种行为导向课。因此,必须重视岗前教育团队的建设和管理,如果对岗前教育教师选择不当,教学方式单一,上课平铺直叙、枯燥无味、讲解不清,或者观点与主流观念不一,对企业和社会缺乏认知,不仅不受学生的欢迎,而且将误导学生,对企业、社会以及学生的成长都是非常不利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涉及理念、价值观的问题,原则上不能让教师自由发挥,不同教师的基本立场必须一致,不能发生观点冲突。

  2.岗前教育的教学内容

  岗前教育的内容选择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特别要注意针对性,不能一本教材选定后,或者一份教案准备好后,对所有的学生都实施一样的教学。否则,便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和希望获得的效果。在确定教学内容时,一要考虑适应学生的特点。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他们在中学阶段没有打好基础,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而习惯形象性的思维。他们是娇生惯养的一代,在心理和行为上有许多缺点,但他们渴望得到承认。因此,在内容选择上必须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甚至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就业单位、不同的年龄段(小中专、大中专、短训班、非学历班等)、到特定工作环境中工作的学生,内容都应有不同的侧重。二要适应企业需要。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满足企业需要,就要重点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并认同企业文化。同时,还要针对企业提出的特殊要求,安排教学内容,以加强教育的针对性。三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用社会共同认可的、人们普遍倡导的道德法制和人生视角来教育学生,这些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必然选择,因此,教学内容不应偏离这个范畴。此外,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人们的观念、认知会有所不同,要注意挖掘时代的核心问题、近期学生经常出现的普遍性问题,以不断更新和调整教育内容。

  3.实施方法与途径

  方法得当,手段合适,教学活动就显得生动有趣,学生就容易理解,教学目的也更容易实现。在岗前教育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和方法,以增加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进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效果。

  (1)专题报告会。可以请企业的领导、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往届有优秀毕业生做专题报告,尤其是学生的师兄、师姐最为适宜,对学生来讲,他们不但亲切,而且鲜活。

  (2)座谈会。座谈会的形式比起课堂更随意、更自由,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同学们可以与教师或师傅面对面地交流信息。

  (3)有针对性的参观访问。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到有关单位参观访问,可以使学生从中得到启发,巩固知识和技能。

  (4)案例研讨。引导学生就工作中某一典型事件,自由发表意见,并讨论和收集解决实际问题的建议,集思广益,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就业指导课。在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中安排岗前教育内容。

  (6)互动模拟和角色扮演。通过模拟和角色扮演,说明一种现象,构成一个生动的实例,让学生通过实例明辨是非,通过交流、互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亲身参与,从中获得正确的认知、技能和正确的行为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态度。

  (7)课程渗透。在专业课教学、实训教学过程中,渗透相关内容和理念。

  (作者单位:洛阳铁路信息工程学校)

  文/王怀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