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巨资圈钱风险转嫁投资者

  本刊关于金正大(002470)股权历史问题的文章《金正大:清洗民企“原罪”的教科书》刊发后,引起了业内人士的热议以及监管层和诸多媒体的关注。有投资者致电本刊称,金正大招股说明书刻意粉饰历史的行为,突显了公司的不诚信和欺瞒投资者的本质。

  在记者进一步的调查研究中发现,除了涉及民企“原罪”的股权问题外,金正大此次IPO 融资本身出发点就是对投资者最大的不负责。时下有社会责任感的上市公司、大股东,更多的会将一些高风险的投资项目留在控股股东名下,待经过若干年的市场培育并且发展成熟产生稳定的利润回报后,再注入到上市公司,让广大中小投资者尽可能分享上市公司业务高成长期利润。很多中小公司更多地是业务快速拓展过程中遇到资金瓶颈,需要IPO 融资使企业发展进入快车道。此次金正大却是手握11 亿巨资,不愿意投资募投项目,而通过IPO 融资让广大中小投资者承担项目的风险。或许是投资者对于金正大业务发展的担忧,公司股价自上市首日收盘价27.8 元一路下行,不到一周最大跌幅超过20%。

  募资项目前途难料风险留给投资者

  金正大原计划募资7 亿元投入到60 万吨/ 年新型作物专用控释肥等项目中去,此次实际募资净额约14 亿元。扩产后,金正大的控释肥产能从现在的60 万吨/ 年扩张到120 万吨/ 年。此外,公司还有180 万吨的复合肥生产能力。从近年的产销率来看,公司复合肥的产销率一直在100%以上,但控释肥的产销率从2008 年的98.69%下降到2009 年的96%左右。公司自己也承认控释肥产能扩大后面临一定的市场风险,公司募集资金项目前途未卜。

  而多家机构的研究人员也指出,金正大此番在A 股上市更像是一场“圈钱”的表演。

  “结合控释肥产品毛利和盈利能力下滑的情况来看,金正大募集资金项目更像是为了上市圈钱才推出,圈钱的嫌疑很大。也就是说它现在并不缺钱,而计划投入的募资项目又并非处于盈利提升期。其实可以看金正大的资产负债表,2009 年末它还有11 个多亿的货币资金,短期借款才4000 万,长期借款也只是1.5 亿,它的现金流很充足。”某券商分析师质疑道,“在现金流如此充裕的情况下,同时公司已有业务对货币资金占用并不多,这样的背景下大规模募集资金来投项目,显得很不合理。打个比方说,你口袋里装满了自己的钱,要投一个项目绰绰有余,但你自己偏偏不用自己的钱来投,却要募集资金用投资人的钱来投,说明了什么?是项目的不确定性较大,大股东不愿意承担项目失败的风险还是本身就计划好的圈钱行为?这就需要投资者自己琢磨了。”

  公司手握重金,现金流一直都没有大的问题,但最近几年却未将自有资金提前投入到项目发展建设中去,而是一直在积极谋求上市,意图利用中小投资者的资金投资。

  金正大此前一直想办法在海外上市“圈外资”,可惜未果,这才将目光投向了国内A股市场,并成功“圈内资”。

  产业链上的尴尬

  金正的业务是否真像自己在招股说明书中所说的那样“美好”?处于化肥产业链中间段的金正大,在上市后是否能持续增长并给投资者带来回报?记者在调查研究中发现,金正大的业务发展前景实际上存在诸多隐忧。

  金正大在整个产业链中处于中间的位置,上游是氮肥、钾肥、磷肥等原材料生产商,下游则要面对广大的化肥使用需求方。尽管金正大在招股说明书中以大量的篇幅描述了自己在技术上的优势、已经构建的品牌壁垒、资金壁垒,但却对自身所处产业链位置的“夹心”状况少有提及。

  “这个公司(金正大)的情况我们之前也有所了解,”深圳一家私募基金的魏先生向记者表示,“从技术的角度看,并没有什么问题,它的控释肥技术、它已经形成的一些品牌,这些是亮点。但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说,可能会看得长远一点,也会看得全面一点,不是说有了技术,形成了一些品牌,它就一定具备扩张的潜力。我们担忧的是金正大对上游和下游的控制力的问题,原材料这块没有一个很好的成本控制能力,单质肥(指氮、磷、钾肥等)价格的波动对它的影响其实是很大的,但我们看不到金正大能够形成管控成本的模式。另外,在下游需求上,笼统的讲,你可以说我国农业的发展会对控释肥有一个需求提高的过程,但这是很朦胧的,很难量化,包括业内现在对控释肥的需求增速也只是一个大致的估测,真正把产能迅速提升,将来是否面临销售风险,这个谁也说不清楚,多少带有点赌博的意思。”

  “金正大在产业链中的位置有些尴尬,面对上游资源型生产商,它在价格上是比较被动的接受者,而下游需求是否提升,也带有靠天吃饭的味道。”魏先生如是总结道。

  毛利、盈利下滑之忧

  金正大上市后能否延续其成长之路,产业链上的天然劣势在上市后是否会凸显?这是投资者不得不引起重视的问题。事实上,金正大在2007-2009 年这三年中的盈利并非逐年增长,毛利率也是波动不定。在2009 年,公司的毛利率和盈利都出现了下滑,个中原因则非常复杂。

  招股说明书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从2007 年到2009年,金正大的营业收入逐年增长,26.09 亿元、36.17 亿元和41.48 亿元,增长较为明显。而同期金正大的净利润分别为1.96 亿元、2.35 亿元和2.12 亿元。如果单纯的看公司盈利的变动,实际上我们并不用“过分担忧”,因为2009年的净利润也仅仅是比2008 年下降了2000 多万元。但倘若结合2009 年的营业收入实际上比2008 年增长5 亿多元的情况来看,净利润的下滑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事实上,营业收入的增长和同期净利润的下滑,必然意味着公司毛利率的下滑。2008 年金正大的主营业务毛利率为13.75%,到2009 年下降到10.98%,下滑了2.77 个百分点,对于毛利率绝对值并不算高的金正大而言,这个下降幅度并不小。

  细分来看,复合肥的毛利率从2008 年的11.35%下降到9.57%,而控释肥的毛利率从18.64%下降到16.29%。其它业务的毛利率从9.93%下降到4.07%。可以说,金正大2009 年净利润和毛利率的下滑并不是某个产品导致的,而是从复合肥到控释肥,再到其它业务的全面盈利能力下滑。

  “金正大在招股说明书中其实也解释了毛利率和盈利下滑的原因,但明显的让人感到语焉不详,让投资者忽略了其全面毛利下滑的本质。金正大在招股说明书中是把毛利下滑原因主要归结到公司2009 年利用代其他单质肥生产企业异地库存的机会进行了大量的原材料贸易。具体的说就是,因2009 年度金正大成为盐湖钾肥等基础单质肥在临沂及周边市场的物流中心,开展了大量的原材料贸易。因原材料贸易毛利率仅为4.07%,远低于复合肥、控释肥毛利率水平,大量的原材料贸易导致金正大整体毛利率水平的下降。”北京一家知名券商的研究员在看了金正大招股说明书后分析道,“不可否认原材料贸易拉低了毛利率水平,但如果仔细看细分产品的情况,其实是各个产品毛利率全面的下滑。而复合肥和控释肥毛利的下滑带有两头受压的情况,一方面是部分原材料存货采购成本较高,一方面是为了保持一定的市场份额,不得不下调售价,但这种两头受压导致毛利率下滑的情况,公司并没有特别的强调。”

  该研究员进一步表示,金正大对毛利和盈利下滑的情况有所遮掩,在公司谋求在A 股上市之际也属于“可以理解”的行为,但如果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则应该全面而审慎的分析。■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