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京初冬一起到来的,是公募总经理被“双规”的传闻。
虽然是个没有丝毫证据,没有得到当事方、监管方任何一方证实的传言,但《投资者报》一行在上海的访问中,深切地感受到,即使在远离寒流的黄浦江两岸的公募、私募中也激起不小的波澜。
公募敏感至此,脆弱至此,值得反思的地方太多。
在一个好娱乐而暗含伤疤的行业,大多时候习惯以这种羞羞答答的方式来表现。诸多利益方用“绑架”手段达到某种目的的方式,对公募基金行业而言,影响是毁灭性的。
因为这直接关系到这个行业赖以存在的本质--信任。
对于这个行业,不止一位基金高层表达出要爱护、要珍惜。但谁有这样的爱心与胆识呢?每个行业有每个行业的潜规则,但这个行业的潜规则却暗藏于写着“透明”二字的匾额之下。因为新奇,所以一个传言便能引来围观。
11月11日,基金界的光棍节有了两条虚拟光棍。一条“公募基金公司总经理被监管部门调查,并有一家资产规模排名前列的公募基金总经理被双规”的传言开始蔓延,次日,一些网站的微博迅速传播该消息,猜测成风。
传闻始末
传言中怀疑的对象之一是公募大佬华夏基金公司总经理范勇宏。
消息一出,上海滩的公募人士普遍表示质疑,觉得这样一位对公募行业做出巨大贡献的领袖,有如此的行踪不大可能。
如何理解?是空穴来风,还是无风不起浪?对这个行业有危机感和爱看热闹的人而言,宁愿相信后者。但目前看起来,风波正在平息。
都是“全天关机”惹的祸。
11月11日,也就是传言隐约出现的当天,范勇宏在北京的一家医院做喉咙息肉手术,手机全天关机。这成为支撑传言的有力证据。
一位与范勇宏交往较多的投资圈人士是当天不多的第一时间听到了传言的人,他打电话给范,对方处于关机状态。
这位人士敏感地意识到,“出事了”,并在微博上含糊其词地描写了此事,这成为传言较早的源头之一。
次日,传言进一步放大,更多的媒体、圈内人士互传。
当天晚间,该传言以报道的形式出现在网络上,并被看做是当天股市大跌5%以上的罪魁祸首。
11月15日,没有进一步可以证实传言的信息,多家媒体继续报道,传言被进一步放大。
11月16日,包括传言的源头、当事方,都纷纷出来解释、平息传言。当天,上述与范勇宏交往较多的人士告诉《投资者报》,“老范今天给我打电话了,确认‘没这事’”。
当天,他的微博中写到,“刚与被传出事的基金老总通过电话……我们还谈起二十年的风风雨雨……谈设定边际地在这市场生存,二十年了,在这市场呆得越久越有敬畏和诫忌。”
11月17日,一向低调的公募老总在媒体露面,算是侧面回击,下午时分,在公募基金行业享有威望的王连洲在微博中写道,“据我向主管单位探寻,最近没有一个基金公司总经理出现这个情况。无中生有势必隐含着一种目的和企图,是什么企图大家可以分析。市场秩序需要大家共同维护。”
晚间,《投资者报》记者收到华夏基金官方声明:针对华夏基金和范勇宏总经理的谣言完全是无中生有,纯属恶意中伤,没有任何事实依据。
至此,传言告一段落。
脆弱的公募业
一个传言,尽致满城风雨。
“最近风声很紧,我们感到很不安。是真的吗?”刚打完照面,尚未坐定,一位私募总经理迫不急待地问到。上海滩的诸多老总们也纷纷多方求证。一位约好周四见面的基金公司副总一听到消息,就急急打电话过来询问。
这是11月15日,公募、私募重镇上海滩听到消息后的反应。
私募大佬被查乌云尚未散尽,阴云即至公募老总,很多人依稀记得监管层曾经敲过秋后算账的警钟。诸多的偶然与必然,使得这个行业敏感而脆弱,即使一个小小的传言,也能迅速掀起千层浪花。
之所以脆弱,是不安全感造成的。
上期《投资者报》一周基金观察写道《瓶颈:公募基金的流行词》,其中讨论到这个行业人员流失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监管太严(相较私募、券商理财而言),而这是公募基金上上下下都持有的观点。
很多投研人员觉得,这个行业缺少一些安全感和认同感。透明,但没有安全感。在公募基金行业,不是因为前者而产生后者,二者之间并无因果。
监管严,是好事;行业太透明,也是好事。这些都是行业的福音。然而,不能不说,行业的制度缺少一种胸襟。
珍惜她!爱护她!这是行业以及监管者的呼声。但远远不够,无数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当一个行业发展遇到瓶颈的时候,制度层面的突破才是最根本最有效的。公募基金并不例外。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