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荒者方风雷
- 来源:投资者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拓荒者,方风雷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11-22 10:08
已过不惑之年的方风雷,比前阵子略微有些发福。
但他依旧是那种在任何场合都能吸引别人的人,在11月14日的“2010全球PE论坛”上,他还是那身打扮,出席正式的会议通常都西装革履,黑色的边框眼镜能挡住脸上的一些憔悴。
近期关于厚朴基金传闻最多的一个版本是,厚朴三位创始合伙人中除方风雷外的两位创始合伙人将要退休,厚朴的现有基金将继续投资,但将不会再募集新资金。对于媒体的疑惑,方风雷没有回避,但他的答复是厚朴基金进行内部调整,但如何调整以及未来方向没有进一步的说明。
据不少业内人士透露,方风雷所执掌的厚朴基金,是因为合伙人之间的理念不同而进行人事调整,未来也很可能会逐渐淡出。
投资出手大方
2007年,方风雷和毕马威中国前任主席何潮辉以及高盛前资深银行家王理查合作创办了“厚朴基金管理公司”。作为一家没有交易记录的PE机构,厚朴首期基金融资额突破了原计划的20亿美元而飙升到创纪录的25亿美元。
原拟投资10亿美元的淡马锡最终只获得了8亿美元多的投资额度,高盛则超过3亿美元。此外,加拿大公务员退休基金、壳牌公司、新加坡国立大学退休基金、日本中央农林金库、日本大和证券集团、大和证券SMBC株式会社等机构也参与了认购。
一时间,方风雷成为本土最大的PE玩家。
其出资额的背景,更使得该基金名噪一时。《华尔街日报》曾发表评论称,“高盛集团很少向其他机构经营的私人资本运营基金投资,此次入股厚朴基金实属罕见。这么做反映出高盛集团和其他投资者对方风雷经营能力的坚定信心。”
由于团队人手有限,而资金量又相当庞大,也就定位了方风雷出手大方的基调。2008年4月30日,厚朴联合淡马锡通过买入香港龙铭投资控股公司的三年期可转债,成为一家蒙古铁矿石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在3亿美元的总投资中,厚朴占到1.5亿美元至2亿美元,其余部分由淡马锡出资。龙铭将为这些可转债支付10%的利息。
根据一份文件显示,龙铭持有蒙古EruuGol铁矿53%的股权并是其实际的运营者。厚朴之前,一家总部位于洛杉矶的基金ClarityPartnersLP和瑞士信贷集团都已经是龙铭的投资人。
实际上,龙铭是一家以矿产资源开发建设为基本产业方向,并进行资源勘探、开发、生产、贸易等经营活动的国际矿业公司。早年曾在蒙古投资了一处铁矿,该项目的铁矿石蕴含量达3.04亿公吨,采矿权直至2037年。
方风雷也很看重该项目,此前尽管许多国企去内蒙古投资矿业,但是成功的不多,而这个项目也十分符合中国的产业政策。
对于许多老牌PE而言,三年时间能做成一笔这样的大单就很不错了,而方风雷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
之后,不论是蒙牛还是切萨皮克能源公司(美国最大的天然气公司之一),方风雷的手笔都不在少数。
偏好中资银行
投行出身的方风雷,对于中资银行更是偏爱有加。
2009年11月路演推介的民生银行(5.13,-0.06,-1.16%)H股,不仅获得了索罗斯这样海外资本大鳄追捧,更是被内地资金盯上,厚朴基金就斥资10亿美元认购民生银行H股股权。
根据民生银行的计划,其发行H股不超过38.20亿股(含超额配售4.89亿股)。如果按照询价区间的上限价9.5港元发行,融资规模将高达363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320亿元。由此计算,仅厚朴基金一家,其资金可认购规模便占民生银行总融资规模的20%以上。不过民生银行H股最终没有选择厚朴基金,而是确定了其他5家基础投资者。
此前,方风雷更是有较大手笔撒在中资银行上,早在2009年1月12日,当英国皇家苏格兰银行(RBS)大手笔配售中国银行(3.27,-0.05,-1.51%)H股之际,市场就已经揣测中国方面会有资金冒出来接盘。
而厚朴基金出手接下苏格兰银行沽出的30%中行股份无疑应验了市场的猜测,32.4亿股,55.4亿元,厚朴基金首次投资的上市公司就让同行看到“什么叫做真正的大项目”。
就在获得中行股份之后,厚朴基金又于2009年5月12日从美国银行手中以73亿美元的价格获得135.09亿股建行H股。这个时机也把握得恰到好处,当时美国财政部针对19家银行的压力测试结果报告显示,美国银行正是资本金缺口最大的银行,需要在半年内筹得340亿美元,因此美国银行也是迫于无奈转手建行股份。
方风雷的接盘也算是天上掉下的肥肉,据说正是因为厚朴在2009年初勇敢接下了苏格兰银行抛出的建行股份,美国银行旗下的投资银行部门和瑞银才盯上了厚朴基金,而方风雷当然也不会拒绝送上门的肥肉,即便是价格出现分歧尚未做出投资承诺着实让美国银行慌了阵脚,但最终还是以每股4.2港元的价格成交。
对于这笔交易,不少私募人士也暗暗叫好,“这是一笔很好的交易,不仅价格便宜,而且也有足够的赚头,在化解美国银行减持无奈的同时,也避免了一定的政治风险,方风雷的这步棋可谓是考虑周全。”一位业内人士评价。
实际上,早在此次购入中资银行股的前半年,方风雷就已经开始研究中资银行股的价值,而对于建行的转手,方风雷也表示,“中资银行股在股价下跌之后,已具投资价值。”或许接盘建行之后的方风雷对于在最后一刻放弃安联和美国运通转让的工行股份,已经产生了悔意。
合资投行拓荒者
1952年出生的方风雷经历过“上山下乡”,曾在内蒙插队,直至入伍参军,复员后,回到北京的方风雷参加了高考,并走进了中山大学中国系的殿堂,但他还辅修了一门专业,那就是经济学。毕业之后又被幸运地分配到外经贸部,负责纪检组的工作。
之后,方风雷开始和经济扯上关系,他参加咨询团调研河南体制改革,然后被调到河南省经贸厅。1985年,迎来了人生了第一个高点,他走上了河南省外贸总公司总经理的位置,直到那个时候,还丝毫看不出来他和投资银行有什么渊源。
很快,河南将推出第一期货交易所,也就是郑州商品交易所,方风雷参与到方案的早期设计和最初的筹备工作。
之后,他利用移居美国的时间开始思考中美经济之间的差异。1992年,回到国内的方风雷和经济之间的关系开始愈发紧密,在隶属于建设银行(4.74,-0.04,-0.84%)的海南银泰科公司,他策划了三亚地产投资券。而真正开始投资银行生涯,应该是在1993年,那一年,方风雷北上参与中金公司的筹备工作。
在中国投资银行历史上,中金公司算得上的一个拓荒者,并拥有着1.25亿美元的注册资本。中国建设银行占43.35%股权,摩根士丹利国际公司持有34.3%,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持有7.65%,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和名力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各持有7.35%。
就在1995年中金公司挂牌成立之时,方风雷与杨杉、汤世生同时担任副总裁;时任建设银行行长的王岐山任中金公司第一任董事长;林重庚任第一任CEO。方风雷在投资银行界的人脉由此打开。
之后,中金开始在投行界执掌大单。1997年3月北京大唐发电(6.71,-0.05,-0.74%)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香港联合交易所和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中金是中国财务顾问;1997年10月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香港联合交易所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中金是联席全球协调人、联席主经办人、联席保荐人;1999年5月,高盛首次公开发行,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中金是高级副主承销商;2000年4月的中国石油(11.27,-0.01,-0.09%),6月的中国联通(5.15,0.10,1.98%),10月的中国石化(8.30,-0.05,-0.60%),中金更是活跃其中;2000年4月新浪网首次公开发行,中金是联席主承销商。
从某种程度上说,中金的故事也就是方风雷成长的故事,而他也在一个又一个的投行生意中积累着自己的人脉。
虽然方风雷并非金融专业背景,也非传统意义上的海归,但生意毕竟是生意,对于投资银行业务的复杂性,方风雷开辟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在带领自己的团队获得一个又一个的交易机会。正是这些积累,2000年方风雷坐上了中银国际总裁的位置。
然而,这一切似乎还不能满足方风雷的胃口,他离开中银,远赴美国哈佛商学院深造,进而空降工行东亚总裁,之后由于被选为“解救”海南证券的人物,从而让另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公司诞生了,那就是高盛高华证券。
从中金转战到高盛,面对方风雷的是一个又一个的不确定,而事实上他不仅仅将荒地盘活,更让其走到了中国的前沿,只不过当这些荒地开花结果的时候,方风雷却离开了,这到底是急流勇退还是在中国投资界的风口浪尖上行走?
不管怎样,投行生涯上对于人脉资源的积累让方风雷又有机会去做另一件事情。2007年下半年,市场上又出现了关于他再度选择的传闻,方风雷终于按捺不住寂寞,杀入了私募股权的行列。
一个源于植物名的“厚朴基金”一时间成为私募股权业界的焦点。而现在,时隔三年之后,曾经给投资人带来收益的厚朴又将在“内部调整”的说辞中走向何方?方风雷又会在另一个风口浪尖之上再次转型?世人将拭目以待。
……
但他依旧是那种在任何场合都能吸引别人的人,在11月14日的“2010全球PE论坛”上,他还是那身打扮,出席正式的会议通常都西装革履,黑色的边框眼镜能挡住脸上的一些憔悴。
近期关于厚朴基金传闻最多的一个版本是,厚朴三位创始合伙人中除方风雷外的两位创始合伙人将要退休,厚朴的现有基金将继续投资,但将不会再募集新资金。对于媒体的疑惑,方风雷没有回避,但他的答复是厚朴基金进行内部调整,但如何调整以及未来方向没有进一步的说明。
据不少业内人士透露,方风雷所执掌的厚朴基金,是因为合伙人之间的理念不同而进行人事调整,未来也很可能会逐渐淡出。
投资出手大方
2007年,方风雷和毕马威中国前任主席何潮辉以及高盛前资深银行家王理查合作创办了“厚朴基金管理公司”。作为一家没有交易记录的PE机构,厚朴首期基金融资额突破了原计划的20亿美元而飙升到创纪录的25亿美元。
原拟投资10亿美元的淡马锡最终只获得了8亿美元多的投资额度,高盛则超过3亿美元。此外,加拿大公务员退休基金、壳牌公司、新加坡国立大学退休基金、日本中央农林金库、日本大和证券集团、大和证券SMBC株式会社等机构也参与了认购。
一时间,方风雷成为本土最大的PE玩家。
其出资额的背景,更使得该基金名噪一时。《华尔街日报》曾发表评论称,“高盛集团很少向其他机构经营的私人资本运营基金投资,此次入股厚朴基金实属罕见。这么做反映出高盛集团和其他投资者对方风雷经营能力的坚定信心。”
由于团队人手有限,而资金量又相当庞大,也就定位了方风雷出手大方的基调。2008年4月30日,厚朴联合淡马锡通过买入香港龙铭投资控股公司的三年期可转债,成为一家蒙古铁矿石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在3亿美元的总投资中,厚朴占到1.5亿美元至2亿美元,其余部分由淡马锡出资。龙铭将为这些可转债支付10%的利息。
根据一份文件显示,龙铭持有蒙古EruuGol铁矿53%的股权并是其实际的运营者。厚朴之前,一家总部位于洛杉矶的基金ClarityPartnersLP和瑞士信贷集团都已经是龙铭的投资人。
实际上,龙铭是一家以矿产资源开发建设为基本产业方向,并进行资源勘探、开发、生产、贸易等经营活动的国际矿业公司。早年曾在蒙古投资了一处铁矿,该项目的铁矿石蕴含量达3.04亿公吨,采矿权直至2037年。
方风雷也很看重该项目,此前尽管许多国企去内蒙古投资矿业,但是成功的不多,而这个项目也十分符合中国的产业政策。
对于许多老牌PE而言,三年时间能做成一笔这样的大单就很不错了,而方风雷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
之后,不论是蒙牛还是切萨皮克能源公司(美国最大的天然气公司之一),方风雷的手笔都不在少数。
偏好中资银行
投行出身的方风雷,对于中资银行更是偏爱有加。
2009年11月路演推介的民生银行(5.13,-0.06,-1.16%)H股,不仅获得了索罗斯这样海外资本大鳄追捧,更是被内地资金盯上,厚朴基金就斥资10亿美元认购民生银行H股股权。
根据民生银行的计划,其发行H股不超过38.20亿股(含超额配售4.89亿股)。如果按照询价区间的上限价9.5港元发行,融资规模将高达363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320亿元。由此计算,仅厚朴基金一家,其资金可认购规模便占民生银行总融资规模的20%以上。不过民生银行H股最终没有选择厚朴基金,而是确定了其他5家基础投资者。
此前,方风雷更是有较大手笔撒在中资银行上,早在2009年1月12日,当英国皇家苏格兰银行(RBS)大手笔配售中国银行(3.27,-0.05,-1.51%)H股之际,市场就已经揣测中国方面会有资金冒出来接盘。
而厚朴基金出手接下苏格兰银行沽出的30%中行股份无疑应验了市场的猜测,32.4亿股,55.4亿元,厚朴基金首次投资的上市公司就让同行看到“什么叫做真正的大项目”。
就在获得中行股份之后,厚朴基金又于2009年5月12日从美国银行手中以73亿美元的价格获得135.09亿股建行H股。这个时机也把握得恰到好处,当时美国财政部针对19家银行的压力测试结果报告显示,美国银行正是资本金缺口最大的银行,需要在半年内筹得340亿美元,因此美国银行也是迫于无奈转手建行股份。
方风雷的接盘也算是天上掉下的肥肉,据说正是因为厚朴在2009年初勇敢接下了苏格兰银行抛出的建行股份,美国银行旗下的投资银行部门和瑞银才盯上了厚朴基金,而方风雷当然也不会拒绝送上门的肥肉,即便是价格出现分歧尚未做出投资承诺着实让美国银行慌了阵脚,但最终还是以每股4.2港元的价格成交。
对于这笔交易,不少私募人士也暗暗叫好,“这是一笔很好的交易,不仅价格便宜,而且也有足够的赚头,在化解美国银行减持无奈的同时,也避免了一定的政治风险,方风雷的这步棋可谓是考虑周全。”一位业内人士评价。
实际上,早在此次购入中资银行股的前半年,方风雷就已经开始研究中资银行股的价值,而对于建行的转手,方风雷也表示,“中资银行股在股价下跌之后,已具投资价值。”或许接盘建行之后的方风雷对于在最后一刻放弃安联和美国运通转让的工行股份,已经产生了悔意。
合资投行拓荒者
1952年出生的方风雷经历过“上山下乡”,曾在内蒙插队,直至入伍参军,复员后,回到北京的方风雷参加了高考,并走进了中山大学中国系的殿堂,但他还辅修了一门专业,那就是经济学。毕业之后又被幸运地分配到外经贸部,负责纪检组的工作。
之后,方风雷开始和经济扯上关系,他参加咨询团调研河南体制改革,然后被调到河南省经贸厅。1985年,迎来了人生了第一个高点,他走上了河南省外贸总公司总经理的位置,直到那个时候,还丝毫看不出来他和投资银行有什么渊源。
很快,河南将推出第一期货交易所,也就是郑州商品交易所,方风雷参与到方案的早期设计和最初的筹备工作。
之后,他利用移居美国的时间开始思考中美经济之间的差异。1992年,回到国内的方风雷和经济之间的关系开始愈发紧密,在隶属于建设银行(4.74,-0.04,-0.84%)的海南银泰科公司,他策划了三亚地产投资券。而真正开始投资银行生涯,应该是在1993年,那一年,方风雷北上参与中金公司的筹备工作。
在中国投资银行历史上,中金公司算得上的一个拓荒者,并拥有着1.25亿美元的注册资本。中国建设银行占43.35%股权,摩根士丹利国际公司持有34.3%,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持有7.65%,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和名力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各持有7.35%。
就在1995年中金公司挂牌成立之时,方风雷与杨杉、汤世生同时担任副总裁;时任建设银行行长的王岐山任中金公司第一任董事长;林重庚任第一任CEO。方风雷在投资银行界的人脉由此打开。
之后,中金开始在投行界执掌大单。1997年3月北京大唐发电(6.71,-0.05,-0.74%)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香港联合交易所和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中金是中国财务顾问;1997年10月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香港联合交易所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中金是联席全球协调人、联席主经办人、联席保荐人;1999年5月,高盛首次公开发行,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中金是高级副主承销商;2000年4月的中国石油(11.27,-0.01,-0.09%),6月的中国联通(5.15,0.10,1.98%),10月的中国石化(8.30,-0.05,-0.60%),中金更是活跃其中;2000年4月新浪网首次公开发行,中金是联席主承销商。
从某种程度上说,中金的故事也就是方风雷成长的故事,而他也在一个又一个的投行生意中积累着自己的人脉。
虽然方风雷并非金融专业背景,也非传统意义上的海归,但生意毕竟是生意,对于投资银行业务的复杂性,方风雷开辟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在带领自己的团队获得一个又一个的交易机会。正是这些积累,2000年方风雷坐上了中银国际总裁的位置。
然而,这一切似乎还不能满足方风雷的胃口,他离开中银,远赴美国哈佛商学院深造,进而空降工行东亚总裁,之后由于被选为“解救”海南证券的人物,从而让另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公司诞生了,那就是高盛高华证券。
从中金转战到高盛,面对方风雷的是一个又一个的不确定,而事实上他不仅仅将荒地盘活,更让其走到了中国的前沿,只不过当这些荒地开花结果的时候,方风雷却离开了,这到底是急流勇退还是在中国投资界的风口浪尖上行走?
不管怎样,投行生涯上对于人脉资源的积累让方风雷又有机会去做另一件事情。2007年下半年,市场上又出现了关于他再度选择的传闻,方风雷终于按捺不住寂寞,杀入了私募股权的行列。
一个源于植物名的“厚朴基金”一时间成为私募股权业界的焦点。而现在,时隔三年之后,曾经给投资人带来收益的厚朴又将在“内部调整”的说辞中走向何方?方风雷又会在另一个风口浪尖之上再次转型?世人将拭目以待。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