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促成新格局 大宗商品国际化时代即将来临

  • 来源:新产经
  • 关键字:自贸区,大宗商品
  • 发布时间:2017-05-26 10:09

  2016年8月底,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等省市再设立7个新的自贸试验区。2017年3月底,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这7个自贸试验区,并分别印发了总体方案。

  本次自贸试验区的建立意味着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格局的形成。地域格局上由沿海经济繁荣城市深入内陆城市,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仅仅集中在沿海地区,利于形成新一轮产业的集聚。同时自贸区战略与“一带一路”战略对接,构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东西互济、陆海统筹的发展局面,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而采取的重大举措。

  新的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一是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总体要求,聚焦提升大宗商品全球配置能力的重大命题;二是体现了制度创新的核心理念,提出探索大宗商品投资便利化和贸易自由化等特色试点任务;三是体现了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使命,围绕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区的战略定位要求,力争成为东部地区重要海上开放门户示范区、国际大宗商品贸易自由化先导区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资源配置基地。

  自由贸易与交易市场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自由贸易可以增进各个市场参与者的福利,交易市场是市场参与各方的纽带,为其提供交易信息和其他配套服务。可以说,交易市场为贸易提供场所(物理或者观念上的),而丰富的贸易需求又促使各类市场的诞生和发展。

  从刚刚出台的国家第三批7个自贸试验区的《总体方案》可以看出,要素、交易、市场等词汇频频出现。有5个自贸区的《总体方案》提到,要发挥拓展文化艺术品交易市场的功能,鼓励开展文化艺术品交易业务。这其中有国家通过“一带一路”战略输出文化软实力的目标,也有引导文化消费产业升级的考量。浙江自贸区利用港口贸易优势,凸显打造“大宗商品现货”贸易市场的特色目标,并涵盖一系列配套服务方案,具体到“交易保证金存放”等金融政策。四川自贸区着力打造几个特色要素交易市场,充分体现要素市场要立足本地优势,立足实体经济的目标:中医药贸易大平台、酒类产品国际交易平台、长江上游生产要素国际交易平台。湖北自贸区突出区域市场辐射功能,提出:探索构建区域商品交易集散中心、信息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增强对中部地区的市场集聚和辐射功能。

  自贸区的建设将为大宗商品市场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自贸区要素市场的政策突破将对经济、金融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可以更好地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商品资源跨境流动,实现国内产能、资本对接,能够进一步提升交易所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为积极争夺商品定价权、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避免企业利润被侵蚀,满足实体企业对商品交易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我国加快完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的体制机制是必然之路。

  大宗商品市场国际化发展是大势所趋。中国大宗商品市场需要真正的改革开放,加快改革对外开放,让我们的投资者能到国际市场上运用国际市场的风险投资管理工具,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同时也让海外的投资者更多参与到国内市场上交易,让我们的大宗商品价格更有国际代表性。在国家的鼓励和支持下,大宗商品市场可以积极与国际贸易接轨,抢占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份额,当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部正式落成后,随着其完善并发展,对国内大宗商品贸易来说,这或许将是一块与国际大宗商品接轨的跳板,说不定这也将为大宗商品行业带来又一个新的增长点。中国大宗商品市场迈向国际化的时代即将到来。

  文/张春亮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