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小说的前世今生

  • 来源:书屋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7-10-25 10:28

  2016年10月,一则“金庸诉江南侵犯著作权”的新闻传遍大江南北。作为案件主要当事人,原告金庸是举世闻名的新派武侠小说泰斗,被告江南也是拥有大量粉丝的当红作家,因而这个案子相比其他著作权案,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此案的焦点是江南的知名校园小说《此间的少年》,该书将金庸武侠小说作品中的著名人物——郭靖、黄蓉、杨康、令狐冲、段誉等糅合在一起,时空设定在宋代的汴京大学,构建了一个与武侠无关的校园故事。2015年还有律师撰文称:“金庸并没有就《此间的少年》的版权问题找江南的麻烦,想必金老爷子也注意到如此夸张的异时空设定,主张侵权的成功概率也不大,干脆就懒得管了。”岂料转年“老爷子”就出手了。

  在“三联版”《金庸全集·序》中,金庸曾说其作品“出版的过程很奇怪,不论在香港、台湾、海外地区,还是中国大陆,都是先出各种各样翻版盗印本,然后再出版经我校订、授权的正版本……不付版税,还在其次。许多版本粗制滥造,错讹百出。还有人借用‘金庸’之名,撰写及出版武侠小说。写得好的,我不敢掠美;至于充满无聊打斗、色情描写之作,可不免令人不快了”。那为什么金庸之前能隐忍不发,时至今日忽向一个冒犯程度显然远逊于那些冒名者的后辈出手呢?个中因由后文再谈。不过,随着“金庸诉江南”新闻的传播,一个在很多人看来不明所以的名词——“同人小说”也瞬间提高了知名度?那么什么是同人小说?其发展源流如何?就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

  一

  “同人”一词我国古已有之,据《辞源》解释,其最早出处可溯至《易经》同人卦,是与人同和的意思,“后因称志同道合的友人为同人,旧时也称同事为同人,又写作‘同仁’”。此处所指的“旧时”,大约主要是指民国时期,特别是在新闻出版界,该词非常流行。比如,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周作人等曾使用“同人刊物”一词来称呼他们所创办的《语丝》周刊,其意为非商业性“自编自写”的刊物,当此时,同人刊物风行,陈独秀、胡适等众多知名文化人物参与其中。但现在多数人认为,时下国内流行文化中的“同人”一词来自日本。日语中的同人原意也是指志同道合的人,同人作品就是用来与志同道合的人分享的作品,当然也有人说同人是指“相同人物”。而这两种解释恰好能代表同人作品的创作动因和直观印象。近年来在年轻人中风靡的同人文化,主要起自动漫领域,并向其他文化领域延伸,形成了同人游戏、同人音乐、同人漫画、同人小说等多种同人作品类型。小说因为进入门槛最低,所以成为同人作品中最常见的类型。目前同人小说主要通过网络创作发表,其创作规模正以惊人的速度扩展,同人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时代文学潮流,影响着当代青年尤其是青少年的文学阅读与写作。

  当代大陆读者通常认为同人小说是舶来品,即欧美粉丝小说和日本同人创作的本土化发展。同人小说英文称谓是Fan fiction,我国一般翻译为粉丝小说。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随着科幻电视剧的热播,欧美出现了大批电视剧粉丝,例如1966年起美国播出的电视连续剧《星际迷航》,在其长达三十九年的播放时间里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的“航迷”。被动地观看电视节目已经难以满足这些电视剧迷们的心理需求,于是粉丝小说便应运而生并越来越兴旺火热了。据说《哈利波特》的粉丝小说已经达到数千种。粉丝小说中也不乏成功者,近几年大热的美国小说《五十度灰》,就是一篇受《暮光之城》启发创作的同人小说。与此同时,日本的同人小说和漫画也开始兴起,至今方兴未艾。而中国当代的同人文化更是直接受到了日本文化的影响。有人考证,1998年发表在“水木清华”BBS上的《幕后》,是中国大陆最早的当代同人小说,这篇作品即是以日本动画《新世纪福音战士》为创作背景的。

  二

  目前对同人小说接受程度较高的一种定义是:“利用原有的漫画、动画、小说、影视作品中的人物角色、故事情节或背景设定等元素进行的二次创作小说。”有人认为,“从宽泛的意义上说,所有的演义、演绎作品都可以称之为‘同人’创作……甚至可以生发出一种想法,最早的‘同人’文学应该出现在将口头文学(没有文字的时候口头流传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用文字符号总结、整理、修改、加工成文字文献的时代。”此说虽有一定的合理性,却失之泛化。也有研究者把同人小说的标准划得过严,提出同人小说最重要的三要素:承认尊重原作、表达对原作的喜爱、与同好之间的交流。若按其标准,恐怕当代网络同人小说中都有一些要“迷失身份”,更别说历史上的同人小说了。此外,还有一种说法,称目前“同人小说圈内主流意见是涉及真实人物的同人小说不应该归类到同人小说中”。

  从历史的角度看,是否涉及真实人物并不应该成为同人小说的门槛,只要二次创作的背景和对象是包含大量虚构的故事人物、人际关系、故事情节和故事背景等的小说或其他艺术作品,即可认为是属于原作品的同人小说。其中有几个关键点需要解释:第一,同人小说创作的前提是要有成熟、稳定的原作品,在古代主要是书面化的小说、剧本等文学作品,在现当代还可以包括影视、动漫、游戏等艺术作品,口头表达的传说、故事等不在其内;第二,原作作品必须是故事性的,并包含大量虚构内容,甚至以虚构人物、情节为主。比如《三国演义》及其续书《续三国演义》可以构成“原作—同人小说”的对应关系,但《三国演义》与其重要的材料来源——《三国志》,却无法形成这样的关系。简单说来,同人小说必须要有“原作”,而且无论是否追求与原作神似,都必须通过“形同”的基本设定让人一望便知与原作的联系,其中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直接使用原作中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人物。这其中还有一个隐含条件,也基本上属于必要条件,就是原作也需要有一定的知名度。

  有人把同人小说内容对于原作的忠实程度分为演绎类和非演绎类两种。演绎类是以原作为基础,人物关系、情节设定、世界观等与原作尽量保持一致,其终极目标是以假乱真(有恶意的,有非恶意的);非演绎类则是借用了原作中的一些元素,主体内容另起炉灶,让人一看便知与原作本非一类,其终极目标是“挂羊头,卖狗肉”(当然也有恶意的,有非恶意的,不过即使是恶意的也摆在了明处)。从现代著作权利认定上看,同人作品属于最直白的“抄袭”。而那些偷梁换柱、更名改姓之作,可能侵权的性质更加恶劣,却不能视为同人作品。正如“金庸诉江南”引发了同人作品著作权的大讨论,而“琼瑶诉于正”一案,虽法院判决于正侵权,但并不会把战火引到同人文化圈中来。

  为了便于区分,可以把我国的同人小说划分为当代同人小说和传统同人小说。前者主要以网络平台为创作、发表、互动交流的媒介,并深受美国粉丝小说和日本同人文化的影响,在我国的逐渐兴盛不过一二十年;而后者则根植于我国悠久的文化环境之中,有着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从传统同人小说到当代同人小说,并不是替代与被替代的过程,而是在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下发展与新生的过程,具有很强的传承性。当今仍然有一些作者在用传统的表现方式创作古典小说的同人作品,还有更多的作者在用现代的方式对古典名著进行同人创作。相对当代同人小说而言,传统同人小说的总量要少很多,创作手法和类型也相对简单,主要有三类:其一是改编、改写,如宋人改编唐传奇,其基本特点是保留了原作的主要人物角色和故事框架,属于同人创作的早期形式;其二是续补、仿作,这是明清以来最主要的类型,其基本特点是与原作拥有相同或相近的世界观,并以模仿原作的笔法思想为多;其三是借用、翻新,借用指同人创作时直接使用了原作中的人物或背景设置,古典借用作品不多,影响却不小,翻新属于借用的一种,本文中专指清末的翻新小说,这些小说虽然借用了古典小说的壳,却往往包含了新的社会背景、思想意识,一望便知与原作的不同,属于“新小说”的范畴,这也是为什么在这里统称为传统同人小说而不是古典同人小说的原因。

  三

  如前所述,同人小说的创作的基础和前提也应该是小说或其他以虚构为前提的作品,因此从原始神话传说中发展出来的《穆天子传》、《山海经》之类不符合要求;主要取材史书《三国志》,又兼收了历代传说故事、话本、杂剧的《三国演义》也难称同人,此类历史小说家族也颇为庞大;那些只借鉴情节,未直引人物的作品,也不算是同人作品。

  从我国小说发展历程来看,魏晋时期的笔记小说无论看着多么荒诞,但总是记录的产物,不是作者自己凭空构思出来的,因此某种意义上讲谈不上创作,直到唐传奇兴起,虚构手法方得大行其道,如明代胡应麟所言:“凡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幻化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所以要想找到作为二次创作的同人小说的蛛丝马迹,最早也不能超过唐代。然而,唐代传奇虽吸收借鉴前代小说故事者有很多,然而基本上都只取其意,另创其形,不符合同人创作的基本要求。在其中,梳理元稹名作《莺莺传》的流播,可能会让我们寻找同人小说起源的努力有所收获。

  《莺莺传》初名《传奇》,宋人曾慥编《类说》,选载此篇,用的依然是其初名,虽然后来习称《莺莺传》,但这篇小说影响巨大,到了宋代便成了一切叙述此类故事的口头文学及其书面文本的代名词。后世许多作家、作品都纷纷对《莺莺传》进行重新解读和对张、崔爱情故事重新结构,在莺莺叛逆性格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确立了反抗封建礼教的主题思想,从而取得了新的成就。宋代秦观、毛滂的《调笑令》以一诗一词咏唱这个爱情故事,使它成为歌舞曲词。而南宋皇都风月主人《绿窗新话》中有小说《张公子遇崔莺莺》,罗烨《醉翁谈录》“小说开辟”中记有小说《莺莺传》,它们都删去了传奇小说文中张生诋莺莺为“尤物”、“妖孽”的部分,赞赏莺莺的真情,同情她的命运,并对张生的行为颇有微词。故此,可以认为这两种小说都是在元稹原作基础上的二次加工,首先主人公不变,其次主要故事情节不变,这与其他为主角更名换姓的改编作品有显著的不同,称之为元稹《莺莺传》的同人作品当无问题。在尚未确定其他更早的同人小说前,这两种宋代小说(可能当时还有更多类似作品)就可暂视为我国传统同人小说之始了。当然,元稹《莺莺传》的同人创作远未就此终结,金董解元作《西厢记诸宫调》,自此改为团圆结尾,后元王实甫作《西厢记》,张生得官归来,与崔莺莺结婚,也改元稹原作的悲剧结尾为喜剧,让“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也让张生崔莺莺的故事变得家喻户晓,经久不衰。

  唐代传奇小说为后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仅就同人创作而言(此时多为改编),也并不限于《莺莺传》,就现有材料来看,还有一些较为著名的作品得到了同人创作。只是原作时间先后易明,而时代较近的同人小说则较难定其早晚。比如晚唐裴鉶的传奇小说集《传奇》,它的许多作品被宋、元、明、清历代戏曲作家搬上舞台,名篇《聂隐娘》在宋代曾被改编为话本《西山聂隐娘》,《裴航》在宋代也有《裴航遇云英》、《裴航遇云英于蓝桥》等同主题话本,这些话本小说也收录在《绿窗新话》和《醉翁谈录》等书中,很难弄清楚这些宋代话本小说和前述《张公子遇崔莺莺》等小说出现的先后顺序。事实上,也没有必要如此斤斤计较。可以说,正是唐代传奇小说的勃兴,才让继之而起的宋代成为我国同人小说的渊薮。

  四

  同人小说虽然在宋代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过程,但整体上看,名作并不多见。然而,正是有了宋代话本小说的蓬勃发展,才为同人小说的第一个高峰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其中,又以《三国志平话》、《宣和遗事》和《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尤为重要,因为它们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的创作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故事来源或内容。

  传统同人小说的第一个高峰期应该属于明中叶至清中后期,同人小说作品主要是所谓明代“四大奇书”(冯梦龙语)的续作。《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诞生于元末明初,属于乱世之作,明朝初期,文艺创作受到严厉的压制,以至于在这两部巨著之后将近百年间小说创作几乎为零,到明中叶,文学创作才又逐渐恢复了生机,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此时《西游记》问世。这一时期,还有一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小说问世,这就是被称为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白话世情小说——《金瓶梅》。必须强调的是,《金瓶梅》正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同人小说,也可以称为历史上最成功的同人小说,它借用了《水浒传》中西门庆、潘金莲等人物和故事情节,又铺排出一部完全不同风格的旷世奇书。

  除催生了《金瓶梅》之外,《水浒传》的续书也颇不凡,在四大古典名著中,续书数量在《红楼梦》之后,居于次席,但整体水平很高,非其他三部著作的续书可比。其最主要的三部续书中,陈忱的《水浒后传》创作于清初,于康熙三年(1664)完成并刊行。其后不久,青莲室主人的《后水浒传》问世。至道光年间,另一部续《水浒》而反《水浒》的《结水浒传》(即《荡寇志》,俞万春著)创作完成。这三部书全是以《水浒传》为原本进行的再创作,人物相通,情节相连,称为《水浒传》的同人小说毫无问题。特别之处在于,前两部创作的前提是爱《水浒》,而俞万春则是恨《水浒》,对于原著的负面态度和评价,也属于同人创作的少数另类。由于《水浒》传版本众多,有金圣叹的七十回本,有一百回本,还有一百二十回本等,从而给了同人续写广阔的舞台。1938年,曾有一部姜鸿飞写的《水浒中传》问世,该书上接金圣叹评本《水浒传》(即七十回本),下接陈忱的百回本续书《水浒后传》,并且将出自《水浒传》百回本后半部分和《荡寇志》等来源的一些人物改造融合,可谓别出心裁。还有一部流传甚广的、以《水浒传》续书自居之作,经常被论者忽视,即清乾隆年间问世的《说岳全传》。该书继承了《水浒传》忠义和民族斗争两大主题,承袭了其写人状物的笔法,借用了《水浒传》中许多情节背景及重要故事人物,比如卢俊义,燕青、呼延灼等等。因为关于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早有渊源,自成体系,因此《说岳全传》最多只能算半个“《水浒》同人”。《水浒传》中的民族意识,也被后来的作家所继承发挥,民国著名作家张恨水就曾作《水浒新传》,意在“激励国人的抗日意志”,后又有嘉鱼的《戏续水浒新传》续接张书。张恨水还曾作《水浒别传》续接陈忱的《水浒后传》,也可算是《水浒传》的忠实“同人”了。如果再把眼光放开些,我们会发现,明清传奇小说中也有许多《水浒传》的同人作品,如李开先的《宝剑记》、陈与郊的《买宝刀》、沈璟的《义侠记》等。

  《三国演义》的古典小说续书至今所见不多,影响力也不及《水浒》续书,但出现时间较早。酉阳野史的《续三国演义》最早有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刊本。或许是《三国演义》历史气息过重,续写发挥空间太小,才导致续书寥寥。但《三国演义》对于同人创作的影响力却经久不衰。比如民国年间周大荒不满《三国演义》的结局,撰《反三国演义》,从徐庶进曹营一节开始改写《三国演义》的剧情,褒刘,抑孙,贬曹,加大了赵云与马超的戏份,最终攻陷魏国首都许昌,助蜀汉统一全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三国演义》在当代同人文化中影响尤甚。有人统计了原创小说网“幻剑书盟”一家网站,就发现有超过四百部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网络小说,这可能与近年日本丰富的“三国文化”产品对我国青少年产生的影响有关。当代还有一部奇特的《三国》《水浒》“双同人”网络小说——《贼三国》,是由当代作家巴孤撰写的一部古白话风格的章回小说。小说描述了《水浒传》中的一百单八将穿越到了《三国演义》中,与刘备、曹操、孙权争霸天下的故事。作者文法古朴,采用了古典小说中古白话的写作风格,使人看起来有一种在读明清通俗小说的错觉。

  《西游记》问世后,流传很广,影响甚大,在明末清初,改编、仿作、续书迭出,形成独具特色的“西游”文化系列。这些续书中比较知名的有创作于明代的《续西游记》、《后西游记》、《西游补》和清代的《天女散花》。其中《续西游记》似创作时间最早,也是《西游记》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一部续作,今存最早刊本是清嘉庆十年(1805)金鉴堂刊本。《西游补》和《天女散花》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续书,而是脱离主线剧情,另起一段故事,与原著并无必然联系,属于“节外生枝”。《西游记》成书后不久,就出现了仿作的神魔小说《东游记》、《南游记》和《北游记》,这三部书与《西游记》的节本被合编为《四游记》。这三部小说虽然与《西游记》拥有类似的佛道神魔背景,有的还借用了《西游记》的人物,但称之为《西游记》的续书却很勉强,因为其主线故事各有宗教渊源,也难称为《西游记》的同人小说。和《三国演义》类似,《西游记》的同人创作到了近二十年间又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在电影方面,周星驰的《大话西游》经久不衰,跻身经典;在小说方面,今何在的早期网络小说《悟空传》红极一时,以致《沙僧日记》等大量仿作步其后尘。

  研究者认为,《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代表的历史演义小说、英雄侠义小说和神魔小说虽然曾经与市民文化血脉相通,但至明中叶已走上了巅峰,并逐渐衰落,其后再无能与之相媲美的作品。只有“关心当前经验世界,表现现实中的人情世态的人情小说在历史发展中才不断闪现生机。”

  五

  一波未平,一波继起,传统同人小说的第一个高峰期尚未过去,第二个高峰期又已到来。这主要归功于四大古典名著中成书最晚,被称为“古典小说顶峰”的《红楼梦》,正是它引发了一波新的同人小说创作浪潮。晚清陶祜曾曾言:“自曹雪芹《石头记》出现后,大受社会之欢迎,纸贵洛阳,名驰东岛。而吾国一般操鬣之士,心蔫羡之,不虑贻讥,亦厢然续貂而学步,后先迭出,名目渐繁(如《风月梦》、《红楼再梦》、《红楼重梦》、《红楼绮梦》、《红楼圆梦》、《续红楼梦》、《后红楼梦》、《疑红楼梦》、《疑疑红楼梦》之类)。试调查其内容,非记潇湘馆主之还魂,即称怡红公子之还俗。况言辞错杂,事迹荒唐,陈陈相因,毫无特色。较之曹著,不啻天渊,似俚似文,殊乖体例。有如此之好材料,而运用不得其当,良可惜哉。”这段话反映出《红楼梦》问世后,续书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文学现象。

  《红楼梦》续书自从在乾隆、嘉庆之际形成高潮后,续作现象终清之世而不绝,在现当代仍然时有问世。当代学者赵建忠曾考证出《红楼梦》续书九十八种,显然这并没有包括数量惊人的当代网络同人小说。一般认为,至今所见最早的是《后红楼梦》,作者署名逍遥子,大约产生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到嘉庆元年间(1796)之间,共三十回,接续百二十回“程刻本”。由于“程刻本”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续作(近年研究认为高鹗做的是整理工作,续作者另有他人),所以《红楼梦》最早的续书至少应该提前至这“后四十回”。从同人小说创作角度来看,这“后四十回”属于典型的同人创作,甚至可以称为《金瓶梅》之外最成功的同人小说,只不过二者走的是相反的路数,《红楼梦》的“后四十回”向着原作无限接近,而《金瓶梅》实际上离《水浒传》非常遥远,二者在同人小说创作“像”与“不像”的两个方向上各臻其极。作为文人独立创作的世情小说,《红楼梦》后来居上,完成了对《金瓶梅》的超越,但其同人小说虽然众多,但除了基本上已经融为一体的“后四十回”外,仅有《后红楼梦》和秦子忱的《续红楼梦》(俗称“鬼红楼”)稍有可观之处,其余皆不足道。作为主要描写儿女情长的作品,《红楼梦》一直受到女性读者的喜爱,后世还有一些女性作家进行相关同人创作。比如1934年,年仅14岁的张爱玲就创作了她的小说处女作《摩登红楼梦》。再如,时下知名女作家安意如,创作的首部言情小说《惜春记》,也是一部典型的《红楼梦》同人作品。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红学”的繁荣,当代一些研究学者也在尝试撰写离曹雪芹原版《红楼梦》思想精神更加接近的同人小说,如张之的《红楼梦新补》,刘心武的《秦可卿之死》、《续红楼梦》,周汝昌的《红楼梦的真故事》等,当然评价如何,则属见仁见智了。

  六

  现在一般把1900年作为我国古代小说与近现代小说的划界。1902年11月,梁启超创办了《新小说》,并提出了“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的口号。在他撰写的《新中国未来记》的影响下出现了一批书名以“新”字打头的小说,新小说家以鼓舞人心的笔调,展望着“未来中国”的美好前景,其中就包括袭用古典名著的书名并且冠以一个“新”字的“翻新小说”(又称为“拟旧小说”)。自此,以翻新小说为代表,传统同人小说也迎来了第三次创作高峰期。

  有研究者考证,1903年9月,《新小说》杂志刊载的《新聊斋·黄生》,可能是最早的一篇翻新小说。这篇小说以《聊斋志异》的故事模式与哀婉笔调,叙述了一则感人的现代爱情悲剧。小说的基本主旨,是借一个现代版的聊斋爱情故事,来宣扬“保国存种之大义”,但该小说影响甚微。直到1905年9月,吴趼人的《新石头记》在《南方报》上开始连载才打开了风气。小说的开头便独出心裁引人入胜:贾宝玉苦修梦醒,来到了清末上海,见识了轮船、火车、电气灯等新鲜事物,震惊之余,眼界为之大开。该小说“甫出版,人争购观”,报纸发售量的提高,促使作者不断地写下去,结果《新石头记》连载了半年之久,直接激发了其他作者的创造热情,《新西游记》更是创下了连载两年的纪录。

  据统计,“从1903年到1909年短短数年之间,《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儒林外史》、《金瓶梅》等几乎所有古典白话小说名著都遭到令人啼笑皆非的戏谑式的改写与重写,总数达到几十种之多”。有人称这一时期的翻新小说为“真正大规模的有意识”的同人创作。翻新小说的主要创作手法就是时空错置,在借用了原著主要人物角色及人物关系之后,大量引入当时世界的新鲜事物、社会思潮、政治制度等,用以表达与原著毫不相关的新思想和新观点,其本意在于通过使用民众熟悉的故事人物来开启民智。在翻新小说作者中,陆士谔是其佼佼者,他先后创作了《新三国》和《新水浒》等多部翻新小说,其《新三国》被研究者评论为“对政治体制改革方案的清醒抉择”,《新水浒》则被称为“对社会经济改革的超前描摹”,变法、报馆、女学堂、天足会、银行、咨议局等等“时事”热点尽在其书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研究者考证,另一部《三国演义》的翻新小说《新三国志》,虽署名“珠溪渔隐”,但其真身可能也是陆士谔,而《新金瓶梅》的作者慧珠女士,则很有可能是陆士谔的夫人李友琴。清末的翻新小说虽然从外表上看与古典名著关系紧密,但从实际内容上看已经和传统的名著续写分道扬镳了,反而是与当今网络同人小说在创作思想上更为相似。

  在诸古典名著中,《水浒传》以其重要人物多(一百单八将),人物关系简单平等(结义兄弟),有独立的政治社会环境(水泊梁山),尤其受到翻新小说创作者的青睐,除西冷冬青和陆士谔的两部《新水浒》外,还有多种以“新水浒”为题的翻新小说发表,甚至蔡元培在写给吴稚晖的信中,亦曾透露计划写作《新水浒》,“拟即梁山泊地方建设世界新社会之雏形”,可惜最终并未成书,遂使《新年梦》称为其毕生唯一的白话小说。几乎与蔡元培构思《新水浒》的同时,保定直隶官书局出版了燕南尚生的《新评水浒传》,该书封面顶上小字直书“祖国第一政治小说”,也是借《水浒》之外壳来阐述其政治思想。政治性解构,仿佛成为《水浒传》的宿命,“文革”末期的空前绝后的“评《水浒》运动”,更是将这种趋势发挥至极致,只不过,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已经没人有心境来创作一部“配套”的同人小说了。

  七

  建国后,中国社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生态都发生巨大变化,在蛰伏了三十多年之后,同人小说的创作再次迎来“春天”,其背景则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由现代武侠小说掀起的全民阅读热潮。

  武侠小说向来被视为文学领域的旁门左道,虽然一度大红大紫,至今犹有余威,但长期以来难入正统文学界的法眼,而武侠小说的同人小说则更加等而下之,被视为不入流的角色。事实上,这类作品的质量大多拙劣,名声的确不佳,到如今多被冠以“伪书”的名头并遭嗤之以鼻。虽然“正统”的同人文学界恨不能与之划清界限,但武侠小说的同人创作在武侠小说的黄金年代里,依然让人无法忽视。金、古、梁、温等武侠大家的名著无疑是这一时期同人创作的首选,尤其是金庸作品,其被“同人”的情况简直叹为观止。

  相信在当年,有很多人读过类似《飞狐后传》、《射雕英雄前传》的小说,有的谎称作者是金庸本人,有的署名全庸、金康、金庸名、金庸巨等大玩障眼法。甚至还专门发明了一个名词来称呼这个同人金庸作品的作者群体,称为“衍金庸派”。其中,最“成功”的当属“金庸新”,曾续写金庸名著《倚天屠龙记》,起名《九阴九阳》,发行量号称超过400万册,另外还创作有《大侠风清扬》、《剑圣风清扬》等金庸小说同人作品。另外还有一位与之齐名的作者令狐庸,作有《风流老顽童》、《剑魔独孤求败》、《续鹿鼎记》等。

  武侠同人小说恰好处在了传统同人小说和当代同人小说的交口。在其创作的高潮时期,依然是借助传统的出版方式把作品推向读者,就像是传统同人小说的最后回响。待武侠高潮逐渐退却的时候,恰是互联网技术兴起,美日同人文化大肆进入中国之时,武侠同人创作顺势融入了新的历史潮流之中。

  网络给了更多文学爱好者——尤其是青少年——一展身手的平台和机会,同人创作的对象也突破了古典和武侠两大范畴,逐渐多元化,时尚化。同人小说的来源不再限于小说,电影、动漫、游戏逐渐成为主要的同人灵感来源,并成为这些文化产品的“周边”。网络让志同道合者联系更加方便和密切,同人创作的对象也更加分散,在一个大的同人文化圈名义下,包含了无数个亚文化圈,同人小说创作门槛变低,作者个性得以宣扬和彰显,不再借由同人小说创作表达隐含的政治或思想诉求,喜爱成为单纯而明了的理由,娱乐精神得到最大程度的宣扬,同人小说的创作手法也实现了扩展和进化。

  当代网络同人小说理论中有一个关键的写作手法,叫作“架空背景”,就是对原作的故事背景进行一定的修改。架空背景又分两种,一种是基于叙事需要在原作中进行有限度的调整,近似于传统同人小说中的改写、仿作、续作等;另一种是让原作角色脱离原来的故事背景,时空措置,其实就是借用,并有研究者细分为时间跳跃、平行空间穿越和完全架空等几类。其实,这几类借用创作手法,我们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近似痕迹,比如时间跳跃,我国古代传说“王质烂柯”便庶几近之;完全架空,则在清末翻新小说那里进行了初步的实验;而穿越,则已成为一种时尚的小说类型,很多同人作品都通过穿越的方式实现了与原作品世界的对接,但这也并不算是新的故事接入方式,我们在清末的翻新小说中大可以找到很多相似的设定,再向前追寻,其实中国小说中常见的“入梦”方式,很多都带有穿越的影子。唐代沈亚之曾作有传奇小说《秦梦记》,小说以第一人称记述了其梦入秦国,得到秦穆公赏识,建功立业,并迎娶了寡居的弄玉公主,尽享荣华。这样的故事情节与当今许多穿越小说何其相似。

  当代网络同人小说中,还有一类特殊的类型,叫混合同人,即小说作者同时利用了两种以上原作品的内容作为自己创作的资源,从而起到“关公战秦琼”的效果。这种突破原作故事框架,任意撮合故事、设置情节的手法,正体现了网络同人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反经典性,《荡寇志》、《反三国演义》等传统同人小说的精神所在,终于在这个网络狂欢的时代发扬光大,遍地开花了。

  八

  网络同人小说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著作权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同人小说都是一种“涉嫌侵权的作品”。而且相对于游戏、动漫、影视等类型作品的同人小说而言,“从小说到小说”的同人创作受到了越来越严格的限制,“坐实”侵权的风险也最高。《著作权法》构建起了保护原作者权益的森严壁垒,无论“神似”,还是“形似”,都有可能构成“抄袭”。从这个角度看,同人小说的边界是在缩小的。当然许多人在研究探讨同人作品著作权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平衡原作者与同人作者利益诉求的解决方案。而其中最关键的所在就是商业利益问题。是否利用原作著作权所有人的作品内容从事商业行为,往往成为权利人态度的分水岭。“金庸诉江南”,就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例子。金庸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文学一定要原创,有些网民拿我小说中的人物去发展自己的小说,是完全不可以的。你是小孩子,我不来理你,要真理你的话,你已经犯法了。在香港用我小说人物的名字是马上要付钱的。”这说明金庸并不是不了解同人创作的情况,只是该小说只在网络发表时,尚未触及商业行为红线,虽然明知该作品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权,却能保持风度,不予计较。但该作品后来通过传统渠道出版发行,从线上到线下,实际上已经越过了非商业性、非营利性这条同人文化的禁忌和法律红线,其被起诉可以说也是一种必然。

  当代网络同人小说反经典性的特点,也是另一个容易引起著作权纠纷的“定时炸弹”。同人小说不是文学研究,不具备文学批评的“免死金牌”,从著作权保护的角度看,那些对原作内容或精神进行翻转篡改的同人小说在当今时代是非常危险的存在。一般来说,有资格被他人“同人”的作品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同人作者出于喜爱的个人创作对于原作也是一种变相宣传,原作者一般也不会与这些行为较真,免失身份。但如果同人创作对原作持批判或反对态度,就很容易引发原作者的“维权”行为。比如,网络同人小说重镇——晋江文学城中,就有一个子版块,专门收集“反琼瑶”作品,这些作品中很多都“对琼瑶小说里面的三观持反对态度”,虽然暂时相安无事,但还是让人担心这类小说头顶上的那柄达摩克利斯之剑。

  在著作权保护的“正正之旗”下,当代同人小说创作的确具有相当大的风险。此时,那些选择古典名著作为原作进行二次创作的作者们就显得非常“明智”了。鉴于古典名著本身的巨大魅力,其同人创作在当下依然能够与其他类型的原作分庭抗礼。除前述的“三国同人”之外,《红楼梦》的同人创作也保持着极高的高产量。据粗略统计,仅晋江文学城、潇湘书院两家网站,关于《红楼梦》的同人小说已达三千余部,《红楼梦》在传统同人小说时代保持的创作记录与之相比,简直小巫见大巫了。

  结语

  同人小说是一种独特类型的小说,涵盖了改编、改写、续补、仿作、借用等多种小说创作手法,作为二次创作,与原作之间具有特别的联系。传统的同人小说与当代的同人小说,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就像有人说当代的网络小说和明清的通俗小说,本质上也是一回事。但是,传统同人小说的思想性、政治性要比当代同人小说要强,后者的娱乐性更强,而且更多表现为自娱自乐。带有政治性的小说,必然具有一定的风险,比如《续金瓶梅》,虽然经过作者大力包装,却还是没有逃过迅速被禁的命运。而当代网络同人小说,虽然只为娱乐,但其中一个重要类型,同性爱恋小说(即所谓的耽美和百合),以及一些涉嫌恶搞和人身攻击的同人小说,同样对传统社会观念和认知带来了挑战和冲击。至于著作权方面的问题,可能会成为同人小说的“原罪”,永远相随,挥之不去。

  王喜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