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太关心大盘,它会涨的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关心,大盘,决策
  • 发布时间:2011-01-17 10:00
  新年后股市做了一个小规模上行的试探,很快又回到了年底前的样子——缩量整理。我看到很多市场评论在警告投资者,这样的盘整可能正蕴孕着大幅下挫。

  没那么可怕。过去二十年的历史已经告诉我们,股市涨过后会跌,跌完后还会涨上来。看上去如废话一般,但如果你能视股市涨落如日月东升西落一般平常,那你在获得好心态的同时也一定会分享到人类社会进步、财富增加的成果。这一点,过去五千年的历史也已经证明了。

  具备平常心是必需的,同时,还应该提醒自己几件事情。首先,不应该把你用在股票、基金里的投资,当成你日常收入的来源。换句话说,你平常的开支用度不能靠股市提供或维持。投资确实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如果它成了你必须要做的事情,那么你最容易失去的就是好心态,从而让你不但积累不起财富、十有八九还会帮别人积累财富。

  是的,世上有一些人是在以“投资”谋生,比如股票分析师、基金经理们。但请你注意,他们自己并不是投资者,他们谋生所需要的钱其实是你——一个个普通的投资者给的。说白了,他们赚的钱是在帮投资者打理财富时获取的酬劳。就像医生不能给自己看病一样,基金经理如果靠自己的钱投资谋生,开出的“药方”恐怕自己也不敢吃。

  其次,做投资就如同看医生,专家的意见是参考和辅助,真正决策的是自己。不管是感冒发烧,还是大病手术,很多人都愿意把自己交给医生,以为只有医生才懂得如何诊治。但实际上,我知道,即使在医学界内部也会有相当一些有识之士主张,治病者应该是病人自己。医生要做的,只是帮助病人认识病因、了解病理,至于最终采取何种治疗手段,那就要病人自己来决定了。

  做投资时一样,分析师和投资理财专家的话要听,但从不从就是投资者自己的事了。充斥在网络、报章中的“业内权威”除了少数可恨的,大多数能起到的作用还是建议和提示,把投资领域中专业的东西以投资者容易理解的方式讲解出来(当然了,我们现在看到的专业人士令人哭笑不得的就是他们只会把事情越弄越复杂、越弄越难懂)。

  第三,做投资时还是要用一点逆向思维的方式兼具执着的心态。有关这些,你一定也听得多了,巴菲特这样大师的事迹几乎可以说人尽皆知。但很多国人喜欢为自己不善“逆反”、无力坚持开脱,以国情不同自慰。实际上,不论是“众人贪婪我恐惧、众人恐惧我贪婪”,还是二十年持股不卖,这样的段落在被称道的同时,嘲笑的正是众人。

  第四,实事求是的精神。一个最普通不过的道理,真实地了解你所投资的对象,不要被别人,也不要被自己欺骗。

  回到当下,热点是大盘会不会因政策而调头向下?股市会不会因为货币收紧而一蹶不振?我们的策略分析师们和形形色色的首席经济学家们,都在替投资者猜测政府和货币管理当局。相信我,他们只是因职业的原因而在那儿猜,就像我因职业的原因而必须要写文章一样。专业人士既不能替代当局决策,也不能替代你自己决策。

  对于货币当局,正如同它自己所表达的,今年它的目标是物价上涨的幅度是否能控制住。其实物价上涨控制不住,则意味着货币泛滥、经济膨胀,这种情况既有高风险(泡沫随时破灭、浪费巨大),也可能会使投资出现阶段性的高收益;为控制物价大涨而收缩流动性,既可能会使投资收益收窄,也可能会令经济运行平稳从而收益更可预期。

  你说,上述的局面你如何选择?在我看来,你无法选择,你能做的就是让可以做选择的人去选择,然后你平静地等待事情的发展。

  我们的政府可能做错事,那又如何呢?谁都有可能。但人类又总会从错误中走出来,这又是颠扑不破的道理。其实人类不怕做错事,只怕做傻事。不允许别人做错事,就是“傻事”,在别人做了“错事”时,跟着他继续做那就更是“傻事”了。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