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首飞推动国防工业新一轮繁荣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歼-20,国防工业,新一轮,繁荣
  • 发布时间:2011-01-17 10:44
  1月11日,国内首款具有隐身能力的第四代作战飞机歼-20首飞成功,受此影响,次日早盘军工股表现活跃。而在此前数天,《关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若干意见》(简称“37号文”)的消息又被媒体拿出来翻炒。在美国国防部部长访华、胡锦涛主席即将访美之际,其有着重要政治意义的同时,也传递了一个消息,即国防工业发展即将进入新一轮的繁荣期。

  歼-20的首飞标志着中国航空制造业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成为第三个进入到第四代战机的研发序列中的国家。目前,只有美国的F-22和F-35真正服役,俄罗斯的T-50也仅停留在研制阶段。仅从飞机制造的角度看,第四代战机的首飞意味三代战机将进入大面积列装阶段,同时,部分三代战机将出口海外。

  虽然作为防务资产的三代机和四代机的总装未进入到上市公司,但是作为两代战机的零部件供应商,仍有一部分上市公司可以从中获利。从发动机的产业链看,以航空动力为代表的发动机及其零部件供应商将从中获益,配套供应商钢研高纳、中航动控;从飞机零部件的产业链看,受益公司包括中航重机、中航精机、ST昌河、宝钛股份、中航光电等。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十大军工集团在资本市场兴风作浪,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黑马神话,成飞集成、中航精机、ST昌河在复牌后更是以一路飙升来回馈资本市场,以中航工业为代表的军工集团高调的资本运作一度让资本市场热血沸腾。

  国防工业主要面向军队,随着军费开支的稳步增长,武器装备的采购也进入了稳定增长期。上世纪80至90年代,国防工业发展让步于经济发展,整个军品采购量不升反降,转型和破产是当时国防工业体系中企业所面临的尴尬局面,进入新世纪,随着对国防整体投入的增长,国防工业的企业又面临了一次重大的战略发展机遇期。但是由于前些年的投资大幅减少,部分军工企业面临有订单生产不出来的尴尬局面,对于研发投入的下降也使得新产品减少。

  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资本市场大资金的投入可以迅速改变这种局面,未来2~3年国防工业仍会将优质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国防工业板块的上市公司仍将处于资产整合和调整的阶段,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国防工业体系,中国的国防工业仍处于市场化的初级阶段。

  中国的国防战略的变化在更高层面指引着国防工业发展的方向。2003年的国防战略为“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另外,从军方高层的多次公开讲话中也不难看出,中国的国防战略已经从“自我防御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其中,又以海军和空军的战略变化最为明显,作为诸兵种的相对短板,海军和空军的发展是中国国防实力发展的一种必然。其中,空军需要由“国土防空”向“空天一体、攻防兼备”转变,海军建设也将由“近海防御”向“远洋战略”进行转型。其背后并不仅仅是某些兵种的变化,更为重要的是受到能源安全、国防安全和地区稳定等因素的影响。

  大的格局的变化使得国防工业的子行业发展将驶入快车道。对应的上市公司中,中国重工、中航重机等既具有良好的业绩又处于行业发展的快速期的上市公司有望向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投资回报。

  国防工业的投资需要一定的耐心和信心。一种军品从论证到研制,从试验到定型,从小批量列装形成战斗力到大面积列装短则2~3年,长则5~10年甚至更长时间。国防工业的投资更多的需要从大处着眼,是一个长周期投资的品种。短期的波动往往容易博取超额的利润,但是对于大多数投资者,长期稳定的投资往往能收到更好的回报。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