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的气质
- 来源:视野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中大,气质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1-20 14:58
这是典型的“中大建筑”,追求意境,气质典雅。北临吐露港,远瞻八仙岭,130多幢建筑物傍山而立的中大,仿佛脱离世俗,专心教书育人。2006年考进中大的内地生张东山形容,这是让他感觉“最像大学的大学”。
中大校园和其他香港高校很不一样,在其他校园内随处可见麦当劳、星巴克、美心和7-11连锁店,中大内一家都找不到。因为学生会强烈抵制这些垄断企业进驻校园,认为会增添商业气息,破坏校园的人文环境。
这种强势的背后是中大一以贯之的人文底蕴。“崇基、新亚、联合、逸夫”是中大四个书院的名称,大学由前三个书院于1963年合并而来,逸夫成立于1986年。尽管在1973年改为一元化集权制后,原本有自主教学权的书院已经名存实亡,现在仅以教学区域划分,但对于学校来说,书院制是他们保留传统血脉的筋络,是秉承精神气质的标签,更是教职工和学生归属感的象征。可以说,是四个书院各具特色的研究方向和精神气质,造就了中文大学今天的成就和名望。
书院给香港中文大学带来的人文特色,一个是儒学,一个是神学。儒学的代表是新亚书院,神学的代表是崇基书院。在新亚书院的演说广场上,旧时的校友名录被镌刻在墙上,仔细阅读,发现早期即有不少日本学者慕名而来,从师新亚学习中国儒学。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张君劢、牟宗三、徐复观等先后到新亚任教或讲学,他们和港台其他一些新儒家都视新亚书院为中国儒学复兴的基地。崇基学院则是并合内地13间基督教大学而成,如今走进崇基的教堂,依旧可以看见从前的大学名号悬挂其上。
一名在香港中文大学读书的内地生描写中文大学人才济济、精英扎堆,可以遇到很多名人,经历很多趣事:“我经常遇到手牵手的杨振宁、翁帆夫妇;也有同学在超市见到经济学家郎咸平买啤酒;崇基校园中那个在草地丛林中漫步的老太太可能就是百岁高龄的植物学家胡秀英;而数学家丘成桐的办公室就在财务组所在的楼里面。你可以在这里和李欧梵探讨学问;可以参加饶宗颐、余英时的讲座;可以去听杜维明的演讲。你也可以听连战讲两岸关系;听吴敬琏讲经济学原理;找沈祖尧讨论SARS和禽流感防治……”以前听着如雷贯耳的名字,忽然走入一个学生的生活,谈理想、话家常,这种言传身教的乐趣在中大教育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在中大,最牛的教授往往教的是最基本的课程,杨振宁在中大教本科生的物理基础课,然而坐在第一排的,往往以老师居多,而非学生。课堂上,听课的老师往往会就一个问题与主讲教授辩论,令坐在后面的学生受益匪浅。
在这样强大的气场笼罩之下,谁还敢称香港是“文化沙漠”?
(张志聪摘自《新周刊》,本刊有删节)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