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面酒会

  • 来源:视野
  • 关键字:酒会,假面,兴趣
  • 发布时间:2011-01-20 15:35
  欧洲人开舞会,恰恰、华尔兹、伦巴都玩腻了,就要出花头了,比如假面舞会。面具的好处是明摆着的,如果你是一个胆怯的人,面对心仪已久的女子而一直不敢靠近,那么面具会给你勇气。伪装的你邀请她跳一支舞,她非常乐意,因为她多半以为你是个阿拉伯王子。反过来也一样,那个可能长得很干瘪的老姑娘,一直不愿意在社交场合露面,面具给了她重新做人的机会,她可以选一只克莉奥佩屈拉的面具,与一个帅哥在舞池中央转上几圈,并赢得一片喝彩。接下来,故事可能引向喜剧的结尾,但是据我看过的外国小说,更有可能的是一场悲剧。如果你一激动,突然摘下面具的话,现实就像一只失手掉在地上的香槟酒杯。

  假面舞会引进上海,大约是在上世纪20年代末。再次为上海人操练,则是在新世纪的今天,最先出现在电影上,然后落实到私人舞会。不过话说回来,务实的上海人并不怎么热衷假面舞会。一方面呢,中国人有个禁忌,戴面具形同神汉巫婆,晚上做噩梦做到一身冷汗是比较可怕的。另一方面,戴了面具固然可以恶形恶状、痴头怪脑,但你总是找不准心中的目标,这也很让人抓狂的。特别是自己的心上人,在面具的伪装下可能逃离自己的监控。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对假面酒会,上海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前不久,外滩某酒家适逢开业周年庆,搞了一次假面酒会。那天晚上也实在好玩,老外不仅戴了面具,而且玩起了路易十四的浪漫情调,男的头戴金色披肩假发,卷得跟狮子一样。女的身穿丝质的束腰拖地长裙,高傲得像公主。盛大的场面,真个珠光宝气,觥筹交错,随时飘来一两句絮絮叨叨的法语,真让我恍惚置身于巴尔扎克的小说场景中。那几个窈窕女子,倒真有几分欧也妮或包法利夫人的绰约风姿了。

  不过我又发现那几个黄皮肤的哥们,表现出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劲头,波尔多酒庄的美酒一杯接一杯地灌,一副千杯不醉的豪迈气派。本埠美眉也不示弱,烤牛排、烤羊肩、烟熏三文鱼、法式鹅肝,不停地往嘴里塞。反正吃相难看的是张牙舞爪的面具,是斯巴达克人、是蜘蛛侠、是魂斗罗,不是我本人。

  看官也许会问:戴了面具还能吃吗?能,这面具是专门为酒会设计的,只将上半张脸遮得严严实实,留出血盆大口让你大嚼一番,相当地人性化。

  忙了小半天,有点内急,找到香气扑鼻的男用卫生间轻松一番。正在我收拾残局时,身后安有坐便器的小房间一阵响动,门被“砰”地一下推开了,蹿出一个水桶般腰身的老外。当我们同时在大理石水池前洗手时,不约而同地打个照面表示友好。虽然对方戴了一个巴洛克风格的面具,但是那身仿18世纪贵妇人的妖艳装束明确无误地告诉我:那是一个正版的欧洲女人。面具上两个圆孔后面,是一对瞪得像蓝宝石似的眼珠子。

  那个女老外大叫一声,像一只烤肉丸子一样滚了出去。我与她一起哈哈大笑。谢谢面具,我没有看清她的脸,想必她也没有看清我的脸吧——我当时就这么自欺欺人地想。

  到了大堂,我意犹未尽地又呷了一小杯加冰块的红酒,为自己定定神,此时看到四个正装男士将一个戴面具的中国人护送出去,那阵势使人觉得一个VIP中场离席了,他有更大的场子要赶。但到了门外,一位服务员脸色突变,一把将对方的面具掀掉,轻声却异常严厉地嘀咕了几句。我明白了,那是一个吃白食的人,而且是老手。

  被推到电梯里,这位老兄意犹未尽地扔出一句:你们吃不完,也是要扔掉的。

  (李光山摘自《新民周刊》)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