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四层次、三阶段”渐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实践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内涵,实习,高中,毕业生
  • 发布时间:2011-08-05 13:37
  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院校教学基础建设的重点。

  一、“四层次、三阶段”渐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

  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具体方案,实践教学要找准理论与实习教学的结合方法,体现应用性和适度性,强化针对性、实用性。通过实习教学环节达到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专业技能提高的目的。玻璃专业以“突出职业能力、突出职业素质、突出创新能力为目标”,构建了“四层次、三阶段”渐进式实践教学体系。

  所谓四层次是指基本技能训练、专项技能训练、职业能力训练、综合职业能力训练。三阶段是指完成上述四个层次的训练必须经过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公共学习领域、国防教育、专业认知实训、课程试验、专业课程实训、专业课程设计、校内模拟实训和企业专项实训;第二阶段包括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以及顶岗实习;第三阶段包括准就业顶岗实习、毕业综合实训报告、毕业论文和答辩。

  通过“四层次、三阶段”渐进式的培养,将一个对玻璃行业一无所知的高中毕业生,培养成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一定专业技能的玻璃行业高质量专门型一线技术人才。

  二、“四层次、三阶段”渐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1.实景模拟

  实景模拟分为三步进行:

  第一步,观摩玻璃窑炉模型,学生入学后即参观窑炉模型,使学生对本专业有个初步认识,加强对玻璃专业的兴趣。学校拥有全国唯一一座玻璃熔窑模型,此模型是按1:10的日产300t/d的玻璃熔窑制作的,占地约70m2。它不仅能真实地展示玻璃的窑炉整体结构,而且能展示窑炉的细微结构。通过观摩该模型,可以使学生对窑炉的结构有一个全面细致深入的了解,使学生能够观看到窑炉的内部结构,同时可以使教学方法变得更加直观感性,易于学生理解。该模型室解决了教学过程中抽象、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学难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第二步,在学生学习了部分专业基础课后,带领学生到工厂参观,进行认识实习。学生第一次面对真正的玻璃厂,见到真正的窑炉,对玻璃工厂的环境会有初步认识。

  学生也借助专业基础知识,提出一些简单问题,增进对玻璃行业的了解,感受真实的职业氛围,以增强行业信心。

  第三步,再次观摩玻璃窑炉模型。当学生学习了部分专业课后,再对玻璃熔窑模型进行深入研究,每个学生都能说出玻璃熔窑各个部位的结构、特点、功能和常用耐火材料种类,以及这种耐火材料对熔化工艺制度的影响等。

  对玻璃行业有了比较完整的概念,可以提出更深刻的专业性问题,为后续的顶岗实习打下基础。

  2.生产情境模拟仿真

  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发了浮法玻璃故障诊断处理模拟系统,模拟仿真软件系统,有生产工艺流程演示动态屏幕和大量的故障处理模拟训练,对学生无偿开放。模拟系统包括模式示范、模拟训练、技能考核,内容包括配合料的制备、玻璃熔窑与熔化、玻璃成型与退火四个部分。这种模拟操作训练不需要真实操作所需要的耗材,也不影响生产,通过仿真练习,使学生在虚拟的生产环境里得到专业训练,学生从中可以获得高度成就感,学习兴趣浓厚。经过模拟训练,可以初步培养学生快速准确分析问题、判断问题与处理问题的能力。

  3.顶岗实习

  基于玻璃企业投资巨大的特点,一条较小规模的浮法玻璃生产线投资也在亿元人民币以上,作为培养玻璃专门人才的高职高专院校,一般没有能力建立自己的校办工厂来作为学生的实训基地。因此,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是我们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目前其主要方式是顶岗实习。

  所谓顶岗实习,就是采取学校安排和学生自主联系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实习单位,学校安排主要以供需见面招聘的方式进行。

  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专业素质获得全面提高。对企业来说,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通过学生的不断学习与实践,逐步加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和团队精神,从而拥有一支崇尚企业文化、忠于职守、团结奋进、积极创新的人才队伍。这是面对今后激烈的市场竞争而能处于不败之地的制胜法宝,实现了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要完成辅导老师布置的任务。

  根据学生所处的车间工段,专业指导老师定期下达实习任务。

  顶岗实习期间,玻璃厂的这些主要工段,通过轮岗每个学生不可能全部轮到,也可能只在一个工段实习,但都要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应该达到熟悉所在工段的日常工作,会日常的巡检,了解工艺参数的制定原则和执行情况,能够完成简单的日常操作,对工作有足够的责任意识,为毕业后的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三、实施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条件

  专业实训的效果如何,取决于实训场所的硬件,以及实训的设计和组织等软件,因此建立好实训场所是关键。

  1.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

  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实验)室原有硅酸盐分析实验室、化学分析实验室、热工仪表实训室、硅酸盐岩相实验室、玻璃窑炉模型室、新型建材展室、玻璃性能实验室及材料检测中心。热工基础实验室、玻璃性能实验室、玻璃窑炉模型室设施配套老化,材料检测中心设施配套不齐全,实验室缺少统一管理。由于实验室老化,多年没有专职人员管理,因此一些实验无法完成,教学计划规定开设的实验(实训)项目的开出率低。

  随着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入,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原有的校内“实验实训室”远远不能满足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学生“技能”培养的需求。针对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实验)室存在的问题,专业校内实训(实验)室重新进行了建设规划。

  目前,已建成2个建材生产过程模拟实训室和窑炉模型室,2个模拟实训室,玻璃物性检测实训室等9个“教学做一体化”室,日前,正在建设的有中央财政支持360万元建设的玻璃、水泥模拟生产线。

  2.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学院在加强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的同时,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以“建材职教集团”为平台,校企共建校外实训基地。

  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本专业先后选择了一批生产规模适度、技术装备先进、运行良好、管理科学规范的生产企业与之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在管理和运行机制上制订了保障措施:与企业签订了稳定的互惠合作协议,保证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的技术指导和安全,利用其设施、设备等条件开展实践教学。为使学生真正了解企业、感受现代企业氛围,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弥补校内实践教学的不足,先后与深圳南玻集团、秦皇岛耀华玻璃集团、秦皇岛浅野水泥有限公司、信义玻璃集团、金隅水泥集团等30余家著名的大中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

  为了加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选聘了多位在生产一线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学生的实习指导教师。每次实训前我们都制定详细的实训计划和安全保障措施,明确指导教师职责和任务,明确学生训练任务、组织纪律要求和成绩考核办法。实训结束我们组织校内外指导教师座谈,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使实训质量不断提高。

  课题来源:2010年河北省高等学校教育科学规划项目,课题编号:JYGH2010017

  (作者单位:孟秀华、周美茹、谢志峰,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庞晓光,河北秦皇岛北方玻璃集团公司)

  文/孟秀华周美茹庞晓光谢志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