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人才最好用等三则

  • 来源:人力资源
  • 关键字:人才,教育,七匹狼
  • 发布时间:2011-08-24 15:30
  中等人才最好用

  并不是所有人才都是“千里马”。有些人本领高却没有实干精神,才能大却没有忠义之心。这种人极难驾驭,感情约束基本无效,除非你能满足他的野心,否则,他绝不会对背叛抱有任何愧疚之感。如果你已经成为大商人,或许能笼络住他。若无把握,则不如使用中等人才。这就像乘坐马车一样,与其追求速度被一匹烈马掀翻车子,不如追求稳妥,让一匹普通的马平平安安地送到目的地。

  台塑胶集团王永庆早年对人才要求极高,务求优秀。那时,台湾人才资源匮乏,虽费尽心机,优秀人才也只是偶有所得。后来,他诚心聘请了一批外国留学生,谁知这些人在台塑“水土不服”,工作不安心,业绩尚不如普通人。如何找到合格人才呢?经过多年摸索,王永庆总结出两条经验:其一,人才要靠自己培养;其二,用中等人才。就是说,在某个领域的某一职位上,王永庆并不刻意选顶尖人才,而是选取中等人才来使用。为什么要用中等人才?王永庆认为,顶尖人才可遇而不可求,绝不是经营者只要有强烈的爱才、求才的愿望就可以得到的。既然可遇而不可求,只好退而求其次,用中等人才。

  得到中等人才比较容易,他们经过培养训练,对工作也能完全胜任,因此,大可不必只去争抢那些“一流”人物。此外,中等人才比顶尖人才更容易培训。那些聪明自负的人,一旦工作不顺心,就抱怨自己的公司,抱怨自己的职位。带着这种心态做事的人,责任心和工作热情都不足。尽管才能一流,若不发挥出来,还不如一般人才。相反,中等人才没有骄傲的资本,谦逊好学,勤恳务实,为工作尽心竭力,这样反而可能取得比顶尖人才更好的业绩,对公司的作用更大。

  ( 据《领导选人用人之道》)

  教人作师,教人作范

  在美国大学中,宗教仍然履行着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的重要职能,许多美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均出自宗教,以至美国许多人把德育等同于宗教,把思想教育等同于宗教教育。

  著名的净空法师也常在美国、新加坡等地讲学,他用佛学的理念教化人生,受到人们的尊敬。他曾到北京师范大学参访,并对社会上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如:儿女为什么不听家长的话?学生为什么不听老师的话?员工为什么不听老板的话?做了精彩的演讲。净空法师说:“北师大有一个牌子,竖立在校园里面的客厅里,上面写着‘学为人师 身为世范’八个字。校长告诉我,这八个字是全校老师共同拟定的。我看了非常欢喜,告诉校长,这八个字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他们听了很惊讶。一部《华严经》就是讲八个字:教人作师、教人作范。校长要我讲几句话,我就用了这个题目,讲了中国古圣先贤的教诲。我当时讲到,现在社会问题相当严重。在中国,在外国,各地区几乎都不例外:家长常常抱怨儿女不听话,不听管教;当老师的说学生不听话;企业的管理者说员工不听话。现在做事困难太多了!当老板的要迁就员工,要讨好员工,要不然他就罢工、他不干,你有什么法子?我就针对这个问题,给他们分析毛病出在哪里?”

  孔老夫子教学,有一句话很重要:“作君、作亲、作师”。我在小时候,童年在福建建瓯住了六年,念小学。那时候,福建每个家庭都供着一个有祖先的牌位,祖先牌位上都写着:“天地君亲师”。都是这么个供法,我这个印象非常的深刻。所以儒家教给我们:作君、作亲、作师。这个教学不是特定的对象,是普遍的对象,人人都要作君、作亲、作师。你能够把这个意思明白了、通达了,你去做了,你的问题就解决了,你的儿女会听话,你的学生会听老师的管教,你的员工一定会服从老板。今天问题出在哪里?“君、亲、师” 这三个字,你只是做到了一个字,其他两个字没有做到,所以毛病出来了。儿女为什么不听话呢?你只做到亲,你是儿女的父母亲;师的责任你没有尽到,师是教导他,你没有做到;君的责任你没做到,君是领导他。你是做父母亲的,要教导你的子女,你得以身作则,小孩都是学父母,以父母为榜样,父母心正行正,他从小就看到这个样子,长大怎么会作奸犯科呢?所以我们做父母的人,对待儿女的时候,做他的亲,也要做他的老师、做他的君,这三个字你做好了,你的家庭就美满。同样一个道理,在学校做老师,你只做到了师这个字,你没做到亲,你没有做到君,所以学生出了问题。如果你这个老师三个字都做到了,你的问题就解决了,学生哪有不爱老师的道理。我们在抗战时是流亡学生,对我们的校长、老师,一生感恩戴德,离开老师几十年了,老师的话不敢违背呀,什么道理呢?我们老师这三个字都做到了。他是我们的老师,他对学生的爱护跟儿女没有两样,关怀你、照顾你,全心全力帮助你,学生怎么不感恩戴德!他是学生最好的领导啊!他三个字做到了。以此类推,你要是一个老板,你对待员工,你是他的领导,你能够把员工看作你自己的兄弟姐妹,看作你自己的儿女,关怀他,爱护他,帮他解决困难,你的员工肯定会替你尽忠。你做他的老师,处处教导他,所以你不仅仅是领导,这三个字不能分开,真正做到君、亲、师,你就是社会的好榜样,你就是作师、作范。 (据土豆网)

  七匹狼:打破三个“天花板”

  从2007年起,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少雄,便恼于七匹狼陷入“中年危机”。品牌日渐老化、附加值低、竞争品牌层出不穷,国外名牌更以高溢价能力从市场攫取巨额利润,将中国中低端品牌一个个赶出大商场。七匹狼再不改变,用不了几年,七匹狼服装就会进入“古董品牌俱乐部”。周少雄无法忍受七匹狼的颓势,他决定反击。

  周少雄的颠覆,从打破“三个天花板开始”。 第一个要打破的,就是企业家自身的“天花板”。周少雄先拿自己开刀。周少雄很清楚自己的短板。在制定转型战略时,他从其他企业、顾问公司及书本上汲取养分,缺什么补什么。

  周少雄试图打破的第二个“天花板”是制度和体系。一个重义气的晋江男人在变革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中高层管理人员“大换血”。 对此周少雄坦言“很无奈”。“我也没办法,他们的思维或者能力已经跟不上七匹狼的发展。比如以前我们做批发比较简单,管理好十几个地区总代理就行了。现在需要的是做零售、做品牌的人才。”结果,包括品牌、行销在内几乎所有的总监,都被换掉。其中不乏跟随周少雄多年的老部下。

  在周少雄努力打破制度“天花板”的同时,另一个无型的“天花板”也摆在了眼前——文化。在企业“大动荡”时,通常也是新老文化交替的关键时期。七匹狼的文化也到了这样的节骨眼。每个新人都带来不同的文化,怎么融合?职业经理人和家族势力如何平衡?成立那么多部门,互相之间如何合作?刚刚43岁的周少雄,面临着对复杂关系驾驭能力的大考验。

  周少雄的长征路才刚刚起步,他总结失败的项目大多是因为没选对人。 ( 据《中国企业家》)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