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电动汽车进行到底

  • 来源:汽车观察
  • 关键字:电动汽车,新能源,战略
  • 发布时间:2011-09-29 15:33
  毫无质疑,电动汽车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现实又是残酷的,中国电动汽车更是如此。无论在电池的技术还是成本上,短期内难以有效突破,这一点,发达国家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的历史似乎已经证明。

  美国自尼克松以来,每届总统都信誓旦旦地表示要降低美国对国外石油的依赖,但都没有成功。如今进口不断增加,现已经占到石油消耗量的2/3,而美国遭受供应中断的风险也随之增加,“石油战争”接二连三。

  当前的中国电动汽车似乎正在继美国之后尘。政府大张旗鼓,但推向市场寸步难行。中国电动汽车能否弯道超车?质疑声此起彼伏,也在动摇着某些部委的信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一再推迟。

  笔者认为,把电动汽车进行到底,实现弯道超车是必然选择。而且须将其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拿出“两弹一星”的决心和魄力,才能化概念为现实、化规划为市场。

  所谓战略,就是面对现实的障碍和困难依然志存高远的选择,战略不是退缩,而是适时选择合适的路径达成最终目标。石油供应不可避免地减少这一问题正在日益临近,这是电动汽车战略的根本出发点。

  战略具有前瞻性、动态性和超越性。

  当前电动汽车短期内技术安全是有瑕疵的,成本也居高不下,但如果把这个问题放在大的时空中考虑,技术安全障碍则只是个技术问题,随着材料技术的进步、各种化学材料的试验以及纳米技术的运用可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作用,这一技术的阻碍应该不会比“登月”更难。成本则是个相对概念,如果随着燃油越发捉襟现肘,其价格持续走高毋庸置疑。十年前,美国汽油价格还和瓶装水的价格差不多,开大车是美国人的骄傲,如今悍马已经停产,节能环保是全球共同的意识。

  从电动汽车最重要的资源构成来看,电池的原材料(例如锂和钴)有许多来源,但是电池制造业却几乎全部集中于中国、日本和韩国,其原因是历史造成的。上世纪70年代,消费类电子产品制造业从美国转移到日本时,电池制造业就紧随其后。中国在电池制造起点上有着比较优势,化比较优势为绝对优势,化战略机会为战略优势,坚定信心和持续投入是必须的。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坎坷的——放在电动汽车战略上再合适不过。中国新能源汽车要想实现弯道超车,需要韬光养晦,用国际眼光审视国际、国内资源,要充分利用好国内资源再转化成国际资源才是跑好弯道的基础。

  从国内汽车企业发展战略来看,未来二十年内定位为全球前十强的并不在少数。如果实现这一宏伟战略目标,突破两条路径至关重要:一个是以电动汽车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突破和生产规模化;另一个是对国际先进技术企业的收购、合作和重组。

  国内企业最可仰仗的是市场。前二十年,政府主导“市场换技术”,却把市场丢了,技术也没换来,从中有很多教训值得吸取;未来十年至二十年,市场主体企业则应成为主导力量,市场换技术的路线也需要研究得更清晰,资本市场的规则也需要摸透,这样才能真正把国际资源化国内技术成长的动力和支持。

  文= 北京零点前进策略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 李国良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