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做好福利管理

  • 来源:人力资源
  • 关键字:福利管理,中关村,离职
  • 发布时间:2012-02-29 11:05
 中关村IT专业人士协会发布的《2011年度中关村IT业人力资源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关村IT企业2011年的平均离职率为25.7%,较2010年的平均离职率13%上升了12.7个百分点。而在离职原因中,排名第一的是“不满意公司的薪酬、福利”。由此不难看出,薪酬、福利在吸引和保留优秀员工中占有的地位。福利是员工的间接薪酬,可被视为全部薪酬的一部分。良好的福利管理,对于吸引员工、留住员工、提高公司在员工和其他企业心目中的形象、提高员工对公司的满意度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在计划经济年代,福利管理基本上是单向的。也就是说,国家或者单位统一确定福利制度,采购福利产品(大到住房、医疗、教育,小到米、面、粮、油),然后统一下发给职工。职工在福利管理上基本上没有选择权和话语权。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员工结构的变化,这种单向的福利管理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对员工的吸引力越来越小,甚至遭到很多员工的抱怨,起不到福利应有的作用。如某公司元旦给每个员工发放20斤大米,对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的员工来说,把这20斤大米搬回家是一个很大的困难。拎着20斤大米乘坐公交回家会非常麻烦;而乘坐出租车将大米运回家,可能出租车的费用会超过20斤大米的价格。因此员工只好放弃大米或者将大米送给那些搬运方便的员工。20斤大米这个福利的效用便会大打折扣。

  新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非公企业中,员工的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80后员工越来越成为员工的主体,甚至90后员工也开始活跃在工作舞台上。和50后、60后员工相比,80后员工有了显著的变化。最大的变化可能来自于员工更为突显的个性和自我。员工不再满足于公司单向的福利安排,而是希望按照自己的需求和个性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福利项目。

  一些企业为了应对员工结构以及员工需求的变化,在福利管理上不断推陈出新,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据媒体报道,巨人网络针对研发员工工作忙、加班多、沟通渠道少、找对象困难的情况,近期在内部试行一个针对新员工的“红娘计划”,承诺为应届毕业生在两年内找到对象,如果没有实现承诺还将给予一定形式的补偿。这一消息在男生偏多的工科院校中不胫而走,对在校期间难觅对象的研发型人才有较高吸引力。

  在这个物价飞涨、房价居高不下、小孩入学难等问题凸显的当下,阿里巴巴公司推出了30亿元的“iHome”无息置业贷款计划,并投入5亿元成立教育基金,解决员工子女的学前和小学教育问题。阿里巴巴的这两项措施对于吸引和保留优秀员工无疑具有重大作用。

  而盛大创新院则发现员工经常“宅”在办公室,缺少体育运动,专注于事业而忽视了身体锻炼,时间长了,身体就会可能处于“亚健康”状态。于是经过精心挑选,引入整套中医保健体系,结合西医数据分析,通过“体质辨识”、“五脏相音辨识”等中医特色体检,再进行一系列的健康讲座,还邀请底蕴深厚的中医上门

  为员工“望闻问切”,帮助这些年轻人调理好自己的身体,让身体健康防患于未然。

  在新形势下,福利管理将成为人力资源部门一项新的挑战。要迎接并应对好新的挑战,我们首先要分析福利管理出现的新变化和新趋势。

  个性化。80后员工注重个性,强调自我,他们不再喜欢传统的、千篇一律的福利项目,对于一些创新型福利更具浓厚的兴趣。巨人网络的“找对象”福利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还有个企业曾经组织过爬山类活动,员工参与者寥寥无几;而组织的游戏互动活动,如三国杀,则员工参与者甚众,积极性很高。

  健康化。随着“过劳死”、“N连跳”等新闻不断出现在大家面前,冲击着大家的视线,很多的员工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健康问题,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于是市场上各种各样的体检机构生意火爆,员工心理帮助计划(EAP)也逐渐在一些公司中开展,甚至一些公司内部设置了专职的保健医、按摩师。

  知识化。市场经济中,公司间的竞争白热化,而人才市场上人才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员工要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不断地充电和学习是重要的手段。因此,越来越多的员工会很看重培训和学习提高的机会。市场上各种培训班开展得如火如荼,高端的EMBA学费已经突破50万元,而一般的职业技能培训费也需要好几千元。很多公司也将优秀员工送到各种培训机构参加学习,一方面可提高企业凝聚力;另一方面也通过提高员工技能来提高组织效率。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福利管理也是如此。不管如何变化,我们只要用“心”去做,就会获得好的成效。

  首先,我们要树立员工是“客户”的观念,一切从员工出发,一切为员工着想。在公司内部,“以人为本”的最好外在形式和最好载体就是“以员工为客户”。如果企业能够以员工为“客户”,把员工当作“客户”对待,福利管理便有了一个很好的理论指导和思想基础,也就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其次,要用“心”研究员工的需求。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公司性质、不同的规模,甚至不同的老板,都会决定公司给予福利经费的情况。在福利经费有限的情况下,要做好福利管理,做出有针对性的福利产品,必须先要研究员工的需求。员工的年龄、婚育状况、性格、工作性质、职业生涯规划等都决定了对福利需求的差异。只有做好了员工需求的调研,才能为设计有针对性的福利产品打下基础。福利需求的调研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员工访谈的方式进行。

  再次,我们要用心设计福利产品。也许我们没有阿里巴巴等企业那么多的经费支撑,但是我们可以根据掌握的员工需求,设计出针对性强、适销对路的福利产品。只要用“心”去思考,去设计,一定会有好的解决方案。

  比如,很多公司在中秋节的时候都会给员工发一盒月饼。普通的做法就是员工直接领一盒月饼回家,员工对此反响平淡。但是我们可以考虑将月饼快递给员工的亲人,并附上一封致家人的感谢信,感谢亲人对员工工作的支持才使员工为公司创造了巨大的价值,最后附上总裁亲笔签名。当员工亲人,特别是员工父母收到这盒月饼的时候,一定会感动。

  又如,我们可以将有限的经费设计成菜单式福利,员工可以选择几项或者一定金额的福利。公司通过增大员工的选择余地来提高员工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在提高员工凝聚力的同时也充分利用好福利项目。

  最后,我们要做好福利产品的售后服务。员工在享受各种福利产品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应及时给予解答。同时,对于员工关于福利产品的合理化建议,我们要及时采纳,改进并完善福利产品。员工满意是我们用心做好福利管理的宗旨和目标。

  在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福利管理没有像人力资源规划那么具有战略地位,但是它和员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是吸引和保留优秀员工很重要的方面。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加强管理,一定能够做出让老板和员工都满意的福利管理来。

  文/张银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