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之品性

  • 来源:人力资源
  • 关键字:国民,企业,格兰仕
  • 发布时间:2012-02-29 11:08
  笔者在上篇《国之品性》中留有一个疑问:“国民是一个国家的最小细胞,国民的品性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建设速度和发展成果;员工是一个企业的最小细胞;员工的品性是否也决定着这个企业的发展速度呢?”

  如果把企业看成一个个体,那么每个企业都有属于自己的品性,企业与企业间的品性是有差异的——比如,有的企业歪风邪气的品性盛行,则会导致没有人敢说真话,没有人敢多做事、多管事,没有人敢负责任;

  比如,有的企业各自为政的品性盛行,则会出现遇事互相推卸,困难面前不能拧成一股绳;

  比如,有的企业缺乏务实的品性,则会出现开会说一套,会后不能有效落实,决策层随意拍板,老板旁边围着一群只会说不会干的人;

  比如,有的企业缺乏高效的品性,则会生病,它的基本症状就是敷衍、散漫、闲聊和混日子。因为这种状态是传染病,会传染到更多的部门和员工,最终破坏企业的正常运转……

  毫无疑问,一个人要不断完善自己的品性,一个企业也要坚持不懈地构建自身的品性,当企业具备适合企业发展的良好品性时,就会踏上快速发展的轨道,就像下面所说的企业那样。

  格兰仕:大象精神

  几十只大象在“象王”的带领下,坚定不移地朝着遥远的目的地进发。尽管它们的旅程异常艰辛,一路上会经常遇到恶劣的天气和高山大河的阻挡,但是它们每次迁徙的时间和路线都像时钟般准确。据说有个非洲国家为了阻止大象们北上,在路上设置了带刺的金属围栏,结果“迁徙大军”毫不客气地踏平了围栏,继续它们的千里征程。

  大象的坚持出于生存的本能,不带任何功利色彩。大象品性温和、执著、务实、善恶分明、有领导气质,在动物界没有任何一种动物能撼动其领导地位。

  一家定位于“百年企业、世界品牌”的世界级企业——格兰仕集团的吉祥物,就是一头可爱的大象。用格兰仕总裁梁昭贤的话来说,“是因为它寓意对顾客温柔可亲,对工作务实稳健、雷厉风行,对敌人凶猛勇敢,是具有钢铁般意志的市场强者,这就是我们格兰仕所追求的企业品性”。

  业界普遍认同:格兰仕之所以伟大,不在于格兰仕的战略,不在于格兰仕的管理,而在于格兰仕的企业精神;格兰仕人到其他企业求职,不用试工,这是业界对格兰仕人最直接的肯定;梁昭贤说,“格兰仕资金、人才、技术等都不如跨国公司,只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格兰仕精神的人;中国企业界有这样一个说法——万科的生活观念,格兰仕的大象精神”。

  富士康:虎狐帝国

  “是词林老虎,文场威凤,人中祥瑞,天下英奇。”——《沁园春·寿毅斋思院五十二岁》

  “狐性多疑,每渡冰河,且听且渡,故言疑者称狐疑。” ——《汉书·文帝纪》

  富士康总裁郭台铭,属虎,军人出身,身上很自然地透出一种王者的霸气,他本人强悍、干练、节制,具有猛虎般强势管理的领导风格。这深刻影响着富士康的企业文化,渗透在企业管理的各个角落,造就了富士康卓越的执行力,使富士康总能以最快的速度赢得客户,这正是与其他代工企业相比的优势所在。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说:管理速度决定经济效益。为了保证速度,富士康员工的工作近乎疯狂,有全球48小时远程互动设计体系,比如美国工程师白天进行的一个设计,到了美国时间的晚上正值中国的白天,这个设计就会像接力棒一样转到大陆设计师手中继续进行,所以富士康敢于向客户承诺48小时完成设计,这种疯狂设计速度,恐怕无人匹敌。

  虎——是一位独裁的王者,郭台铭也是一位独裁的领导者。“民主是最无效率的”——这是郭台铭的座右铭,与其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民主的讨论上,不如由负责任的领导人独立决策。所以在郭台铭的语录中写到这样一句话:领导者须有独裁为公的决断勇气。在富士康,任何一个级别的主管,只要犯错了都会接受惩罚站,因为“赏罚分明”是富士康的管理方式,这样做是为了让员工树立分辨是非对错的工作价值观,防止公司内产生“和稀泥”的搅和文化,对取得好业绩的下属,郭台铭会通过多种方式对其进行嘉奖,而对于不能完成任务的,郭台铭会严格惩罚,绝不讲情面。其实,郭台铭和他的富士康除了有虎一般的威震霸气之外,还有狐一样的灵敏迅捷,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郭台铭的战略性眼光就是最好的体现。

  比如,上世纪70年代建设模具厂;90年代进入应用空间广阔的连接器市场;此后又通过垂直整合的发展模式全面进入电子产品制造领域;到现如今的产业大迁移、打造3C家电网络商城的“飞虎乐购”,以及3年开1万家店的“万马奔腾计划”,无不显示了郭台铭的战略远见。

  华为:狼性本色

  狼是所有的动物之中将团队精神发挥得最淋漓尽致的动物。在捕获猎物时强调团结和协作,因为狼在同其他动物相比,实在没有什么特别的个体优势,论单打独斗狼不敌虎、狮、豹,但狼群协作可以杀死它们,因此在生存、竞争、发展的动物世界里,它们懂得了团队的重要性,久而久之,狼群也有了其独特的品性!

  之前,外国人对我们的认识是: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一群中国人是一条虫,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将团队的力量发扬光大,内耗比较多。可如今,享誉全球的中国企业——华为,用狼文化征服了世界,已经将产品和解决方案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2010年,华为销售收入达1852亿元,同比增长24.2%,稳固了全球第二大综合通信设备提供商的位置。而华为如果在2011年继续保持20%的增长,将在规模上超越“爱立信”,成为全球最大的综合通信设备商。

  嗜血:对市场信息的敏感性;耐寒: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和不畏艰难的意志;结群:团队合作的精神。这就是华为的狼性本色!

  《华为基本法》第二十二条写到:“我们的经营模式是,抓住机遇,靠研究开发的高投入获得产品技术和性能价格比的领先优势,通过大规模席卷式的市场营销,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正反馈的良性循环,充分获取‘机会窗’的超额利润。不断优化成熟产品,驾驭市场上的价格竞争,扩大和巩固在战略市场上的主导地位。”这是一段弥漫着“杀气”的文字。读着它,很容易让人把任正非想象成一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将军。

  100∶1的“人海战术”。大规模、席卷式营销战术实际上就是人们熟知的“人海战术”(这里所说的“人海”,并非单指人力,还包括物力、财力),不过,华为的“人海战术”强大得让对手头晕。在整体实力不如对手或与对手相当的情况下,通过物力、人力、财力等资源的配置,与对手形成100∶1甚至更大比例的实力对比,实施重点突破。在进军农话市场时,跨国公司在每个省市一般只有三四个人负责,在县区,国内的厂商一般也只派一个人,但是在一个县里却有七八个华为人。

  阿里巴巴:蚂蚁雄兵

  圣地亚那大森林里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羚羊在奔跑,因为狮子来了;狮子在躲闪,因为大象发怒了;成群的狮子和大象在集体逃命,那是蚂蚁军团来啦。”

  阿里巴巴就是现代网络经济时代的一群蚂蚁雄兵。

  马云在做客“2010青年创业大讲堂”面对数千大学生回顾自己创立中国黄页时就表示,“如果蚂蚁走的好,大象也搞不死它”,就连号称代工霸主的郭台铭也夸阿里巴巴是蚂蚁雄兵。其实早在2005年的时候,马云就把阿里巴巴的团队比作一群平凡的人,平凡的人在一起做不平凡的事。他当时说:“我们只是普普通通的蚂蚁。把几百万、几千万家的中国企业团结起来,我们是蚂蚁雄兵。”

  这就是马云和他的团体,“天下没有人能挖走我的团队”是马云诸多的狂言之一。而事实也是如此,阿里巴巴连续多年的跳槽率一直保持在3.3%左右,而作为人才流动率极高的互联网行业,平均跳槽率高达10%,更难得的是,被称为18罗汉的阿里巴巴创业成员,一个都没有离开过阿里巴巴。不仅如此,阿里巴巴就像一个蚂蚁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吸引了很多的优秀人才加盟进来,诸如:原瑞典ABB公司副总裁蔡崇信、原雅虎搜索引擎专利发明人吴炯、原百安居中国区总裁卫哲、原长江商学院企业战略管理教授曾鸣、原美国沃尔玛百货集团全球资深副总裁兼采办总裁崔仁辅,等等。

  蚂蚁最讲究的就是团结,若有成员破坏了团结,不是被赶走,就是要被咬死。阿里巴巴无论是在选人还是考核人方面,首选的也是成员的合作精神。很多企业的选人标准都不低,阿里巴巴选人的标准不仅非常高,而且与众不同,用阿里巴巴集团首席人力资源官彭蕾的话来说:“我们首先看的是他的个人取向,与阿里巴巴的价值观是否匹配,然后才是个人能力、履历。如果不能融入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再强的能力、再漂亮的履历我们都不会考虑。”这不仅从源头上保证进入阿里巴巴的“蚂蚁们”相互粘合度非常高,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阿里巴巴这支蚂蚁雪球能够越滚越大。

  企业的价值观就是企业的品性,像蚂蚁一样把所有的成员拧成一条绳,劲往一处使。“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拥抱变化、诚信、激情、敬业”——这就是阿里巴巴的核心品性。它不仅是显性、落到实处的,而且是纳入考核的,考核的份额也高得离谱,这在大多数公司,包括很多优秀的企业看来都是难于理解的。但在阿里巴巴的考核体系中,个人业绩的打分与价值观的打分各占50%。也就是说,即使一个业务员拥有很好的业绩,但是价值观不达标,在阿里巴巴依然会面临被淘汰。

  阿里巴巴的LOGO就是一张笑脸,因为马云希望每一个员工都是笑脸,每一天都是快乐工作,而不是要做苦行僧,所以在阿里巴巴的晚会、活动上,你会看到马云等高管蒙着面纱大跳印度舞和钢管舞;在阿里巴巴的上班时间,你也可能看见几个人敲锣打鼓跑过去,或者一群人在围着吃蛋糕,那是阿里巴巴员工在庆祝又拿下一个大单;在淘宝网的午休时间,骑着自行车在办公区穿梭的,也许就是总经理孙彤宇……阿里巴巴提倡外松内紧的工作气氛,和蚂蚁群体一样,讲究执行,追求结果。

  海底捞:羚羊军团

  在阿里的高原之颠,有一群健美的羚羊在惊慌地奔跑,紧随其后的,是黑洞洞的枪口,剑丛似的长角在“伤心崖”前停住了,利欲使人们疯狂,他们想看着这些“皮毛之王”全都死在这里。头羊坚定的一声长叫——整群羚羊分成了两列:一列是幼羊,一列是老羊,第一个站在崖尖上腾空而起的是一只老羊。只见它美丽的身影画出一道弧线——但是这断崖太长

  了,老羊没能跳过去,不!它不是要过崖!一头幼羊猛然冲出,凌空正踏中老羊的身体,老羊垂直落到了谷底,而那只幼羊安然落在断崖的另一端!老羊和幼羊一次次重复这惊心动魄的一幕,人们惊呆了,忘记了手中冰冷的猎枪。

  羚羊走远了,猎人端着枪进入谷底,一具具尚存热气的老羊尸体平静地躺在那里,头羊的剑角,傲然挺立,直指头顶的一线天空,猎人手中的枪落在了地上……

  羚羊面对死亡,没有迷茫,它们是那样坦然,那样坚强!海底捞就是现代企业中典型的一支羚羊军团,因为张勇和他那上万名的兄弟姐妹,就是一群不屈不挠、顽强生存的农民工,他们面对贫困,面对生活,跟羚羊一样,不是迷茫,而是那样的坦荡和坚强。

  张勇是海底捞这支羚羊军团的司令员,也是海底捞这群羚羊家族的大家长,他把每一位员工放在心上,把每一位员工当成家里人,所以员工都叫他张大哥。

  如果员工是你的家人,你会让他们住城里人不住的地下室吗?所以海底捞的员工住的都是正规住宅,有空调和暖气,电视电话一应俱全,还可以免费上网。公司还雇人给员工宿舍打扫卫生,换洗被单,租房标准是让员工步行20分钟到达工作地点。

  如果你的姐妹从乡村初次来北京打工,你一定担心他们路不熟,会走丢;海底捞的员工培训不仅仅有工作内容,还包括怎么看北京地图,怎么用冲水马桶,怎么坐地铁。

  服务员的工作表面看起来不累,可是工作量相当于每天走10公里的路。所以海底捞的工装是好衣服,鞋子也是李宁牌,而且绝对是免费的。

  服务员外出打工,肯定常会惦记着自己的家人,所以海底捞在四川简阳建了寄宿学校,优秀员工的一部分奖金,每月由公司直接寄给在家乡的父母。同时,海底捞的人力资源政策是鼓励夫妻同时在海底捞工作,而且提供有公司补贴的夫妻房。

  海底捞对员工给予充分的信任,200万元以下的开支均由副总负责,而他们同张勇都无亲无故。大区经理的审批权为100万元,30万元以下的店长就可以签字,海底捞的一线员工都有免单权。

  海底捞公司还把培养合格员工的工作称为造人,张勇将造人视为海底捞公司发展战略的基石,如何储备更多拥有海底捞思维的管理者和一线员工,占据了他绝大部分精力。

  所以海底捞公司对店长的考核只有三个指标:一是客人的满意度,二是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三是下属培养,同时要求每个店必须按照实际需要的110%配备员工,为企业扩张提供人员保障。企业考核什么,员工就关注什么,于是大家每天都在努力“造人”。完全不知平衡计分法为何物的海底捞,竟把平衡计分法精髓发挥得淋漓尽致。可以说,好的企业品性能够缔造好的环境,好的环境才能培养好的人才,好的人才能做出好的过程,好的过程才能创造好的结果。

  很多投资银行家的逻辑是,只要有了好的品牌、制度和流程,加上他们的资金,就可以快速扩张、占领市场。恰不知:企业的价值观才是生意的灵魂,流程、制度和资金都只不过是工具,所以张勇拒绝了多家创业投资公司抛出的绣球。

  张勇没有把赚钱放在首位,没有像有些企业那样单纯把利润作为考核指标,没有像有些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老板那样尽量节省员工成本,没有像有些民营老板那样紧紧把握财权,也没有某些企业快速扩张的冲动——这就是海底捞的品性。

  品性是企业“人品”的表现,优秀的品性可以表现为务实的态度、高效的管理、严格的制度、人性的宽容、竞争的意识、创新的精神、学习的氛围、责任的承担……。优秀品性能够创造一个卓越的企业,也能够缔造一个百年的品牌,还能够成长一批精英人士。可以说,企业、员工、产品和品牌就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而品性就是那条金灿灿的手链,我们只有用品性将企业、员工、产品和品牌串联起来,才能打造出一枚精致而又高贵的首饰。

  文/蔡高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