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地产新政实行了三天,上海所谓的“原有政策尺度”实行了一星期,结果似乎都一样,但却给了市场以强烈的感受,地产股大涨,同时也体会到了,和大腿较劲,粗胳膊还是有优势的。
从各种信息看,最近一段时间,各种地产的新政或对政策的重新解释似乎有集中出现的迹象,虽然基本都力求把自己的政策或新解界定在原有框架内,以求名义上与中央政府的地产调控保持一致,但却似乎是此地无银的感觉,如果是没有变化,何必要特意强调呢。如果是保持一致,也没有了三天或一周后暂停的必要了。
但即使如此,各地方政府似乎都有尝试一下的冲动,而且现实来看,每次被叫停的间隔期都在延长。
我们似乎可以从几方面来理解一下这些尝试所反映的一些信号:
一是中央政府对地产调控的态度依然坚定,但似有动摇,否则不至于一周后才反应过来,当然,这也与强势地方政府与其的博弈有关。新华社周三发表评论文章称,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仍处于关键时期,房价合理回归的基础仍不稳固。个别地区寄望房地产调控政策“转向”的侥幸心理并不现实,调控不允许任何变相的松动。
二是与地产商仍未大幅降价的背景下,地方政府频频出招,意味着对于地产调控而言,地方政府的承受力可能比地产商更差,也或许地方政府在体系内,自认为有讨价还价的能力,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三是,地方政府虽然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而且最后也无疾而终,但给市场的信号却是明显的。因为都声称“政策本来如此”,这次只是强调或解释一下,那么其真实目的可能不是要博得真实的放松边界,而是要给买房者一个信号,告诉大家,真正执行的政策与媒体说的、与中央政府规定的、与消费者所理解的,可能并不是一回事,并不是说都限购,而是说没有三年居住证的人才被限制,而你不知道,那么我现在让你知道。现在你知道了,但我又被叫停了,但你如果足够聪明,就该知道,别轻信媒体,别轻信官方言论,真想买房子,去房管局问问,因为,本地真正执行的政策,本地政府才有解释权。
四是从新闻媒体看,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中央政府的调控与地方执行的政策之间有着较大差异,央视二套专门有过暗访,其实不论政策要求哪些条件,都是有办法可以搞定的,比如居住证、纳税证明等等,这方面的创造力无限,地产商、管理部门及消费者之间勾兑无限,只不过相应成本高一些而已。
综合判断,在中央政府地产调控方向不变的大旗下,地方政府及市场的实际执行,已经有了实质性的放松。道德的感召最终还是要败在利益驱动之下,政策的边界看似在地方政府的一次次碰触中逐渐清晰,但我们能体会得到的,是这个边界的放宽与松动,这是个不断被突破的边界。
李文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