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大企业病
- 来源:人力资源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企业,利润,沟通,业绩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2-05-31 16:37
百年柯达大厦突然倒掉,再一次提出大企业“衰败逻辑”的世界难题。所谓大企业的规范管理并非无懈可击,击垮它的那根稻草到底是什么?分析起来,诸多大企业病显露的尴尬是可以为其对症开方的。
某公司面临的管理困境
一家处于快速成长期的家具连锁企业,现已发展成为拥有50余家家具连锁店,覆盖诸多大城市的家具连锁零售网络。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总部人员队伍越来越庞大,沟通越来越困难,或者说沟通越来越复杂,流程越来越不清晰;大区形同虚设,定位不清,小区也无所适从,店面操作更加个性化,有失控的风险;总部对于店面的管控、责权的划分不清晰,员工逃避责任;企业对于员工的能力要求与员工的实际水平有很大的鸿沟,基层管理始终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企业走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公司高层希望能够进行组织变革,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并能起到精简人员的目的,辅之以激励的手段让员工产出最大化。不难看出,这个企业患上了大企业病。
主要病症
●老板僵化
老板在企业初创时都担负着重大的责任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事事操心,这种辛劳也帮助企业走向了成功之路。但是,老板如果受这种成功的影响越大,就越难以适应新的环境并主动寻求改变。当企业的规模到达一定数量级时,老板由于自身管理幅度和层级的局限,已经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去经营这个企业了,必须要在企业战略目标、组织架构、授权等方面
做出转变。尤其是有些人在创业成功后,没有把自己的角色真正从一个生意人转变成经营者。如何经营一个大企业是他们需要面对的首要课题。领导者如果不积极学习,固执和偏见地认为自己的成功会一直延续,那无疑是掩耳盗铃;如果过于积极学习,想把什么好的最佳实践都拿到自己的企业里来用,也往往是不会成功的,因为失去了个性。
●利润钝化
企业发展是不能停止的,虽说可以开辟新市场,但是已有市场不会因为企业的停顿而侥幸逃脱竞争对手的蚕食。比如这家连锁企业门店越开越多,员工越来越多,营业额越来越高,利润却没有多大的起色。而这种状况也与企业的发展阶段不相适应,因为企业已经过了初创期,到了以品牌求发展、以管理求效益而非盲目扩张的阶段。
而且,总部对门店的考核仍然以销售收入为主,未考核利润,管理导向似乎已经注定了利润钝化的结果。如果门店考核利润,店长势必要去节省成本,包括一些应该做的事情可能就不去做了,比如市场开拓所必要的支出、管理成本上的支出等等。其实,这与总部的初衷是相悖的。
●业务杂化
企业在某一方面成功之后,就会觊觎其他方面的利益,梦想着也会成功。通常单品的成功往往会塑造出一个广为认可的品牌,然后要做的很可能就是产品相关多元化。但是,现在有些企业只是在饥不择食地选择扩大产品品类和产品线,而在开展新的项目之前连立项报告也没有,往往只是老板的奇思妙想。当资本投入进去之后,发展到一定阶段,项目绑架了决策,不再投入难以为继,如果撤出,就意味着领导决策的失败以及出现亏损,那将是一个影响企业品牌的事件,这时老板往往会选择“一条道走到黑”。
●大区茫化
“茫化”即茫然化。这家企业大区管理着若干个小区,大区往往要和总部分权,但是总部往往又喜欢把持着权利,直接管到店面,那么大区就成了“夹心层”,其存在的价值又在哪里呢?如果不要求以利润为中心来管控大区、门店,管理成本不计入成本会带来什么?高投入低产出,不计成本的管理肯定会是一场灾难。管理是有成本的,谁都想把人管好,即使你能够按照制度、规范和流程训练了员工,那也仅仅是一个合格人员,如果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大脑,让他们把自己当成一个管理者去开展工作,将永远都不会实现客户满意度的大飞跃。
大区基本上是职能制管理,所以,各个相关业务职能管理人员将会面临多头领导的问题,大区区域运营总监会和大区职能管理对应的总部职能部门进行博弈,而后者对于大区职能管理并没有相应的考核权,仅仅是发挥业务指导和传递相关政策的作用,这导致大区职能管理者更加遵从大区运营总监的意愿,而失去了对某些事情应有的专业态度。
●总部忙化
当总部习以为常,不敢或者不愿意向下授权时,就会大事小事揽在自己的手里。迅速增多的店面导致日常工作越来越繁重,而制度、流程和职责在没有理清之前,会议、电话沟通就会越来越多。总部却似乎习惯了这种节奏,哪一天电话不多,反而觉得自己没干什么事情,没有成就感了。如果总部人员数量伴随着店面经营人员的数量同比例增加的话,那将意味着管理人员能力没有提高,只有臃肿的份了。其实,总部应是整个企业的经营者和专家,主要的职能是决策、计划、检查监督、指导工作,所以要用脑去思考
如何解决一些管理难题,而不是“大包大揽”。
●沟通墙化
“部门之间一堵墙”真实反映了现在大组织的一种生存状态,每个部门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本位主义,忽视部门间流程运作高效的目的——最大程度满足客户的合理需求。造成部门之间流程不畅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流程本身设计不合理;二是流程的关键环节无专人负责;三是不按流程办事会有既得利益。而且由前两者导致的问题会更多一些。
很多时候,企业不是不知道流程出了问题,之所以不去改变,往往是自己陷入其中,因为要改变可能就要调整组织结构,而组织的变革就会意味着“人来人往”,触碰到一些人的利益,必须要博弈,管理层可能不想去面对这种局面。
●店面乱化
当标准化、流程化和制度化都比较薄弱的时候,店面管理更多依仗店长的管理水平,那他经营的与其说是公司的门店,不如说是他自己的店面,因为各方面都渗透着他的思想和理念。
当销售人员违规操作时,店长可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销售经理不去带队伍,反而去做没有太多价值的事情;各种固定资产坏了、丢失了,没有人能说清楚;店面间折扣管理混乱,销售人员之间抢单,员工之间有私下交易等等。总之,员工“钻空子”的倾向越来越严重,他们可能宁愿去投机也不按规矩办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而不会考虑公司的“大盘”,不知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防微杜渐该是多么的重要。
●人才空化
没有人才,店面铺得快,“死”得也快。同样,区域的管理人员匮乏,就会时常面临“瘸子里面选将军”的局面。很多管理人员都遇到了“彼得高地”,他们还在做着自己熟悉的事务性工作,而如何对本区域进行管理缺乏思路和想法,再加上公司培训没有系统的规划和及时跟进,人才不可能很快成长,是去是留、是培养还是空降,将成为领导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企业通常面临三个循环:店面内的循环,区域内的循环,总部、区域和店面间的循环,他们之间要各自边界清晰,运转通畅。总部的人员要精干,职能要精简,总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做好宏观层面、关乎全局层面的事情,如果什么都拿到总部、区域和店面这个循环里来做,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怎样对症开方
●从“一刀切”到“两条腿走路”的权变之路
这家企业的业务领域包括了家具销售、饰品销售、厨具销售等,但其规模和效益并不均衡。就家具销售而言,不同的地域因客户消费特性及水平、竞争对手的竞争策略以及自身的品牌定位等会造成发展的不均衡,大一些的区域完全可以进行放权,而小一些的区域则必须由总部直管,通过人才引进和调配以及其他资源的整合,先进行孵化谋求做大,之后再通过管控模式的转变使之走向独立。
而饰品销售、厨具销售目前的营业额与家具销售相比还十分薄弱,甚至还没有实现项目的盈利。在此,领导者需要思考目前的人力是否能支撑进行全产业链的发展。在投资回报期临近尾声的时候,如果项目还没有出现实现盈利的征兆,那么是继续投入还是终止项目?不论怎么走,都不能说错,因为无论哪一条路,都需要有足够的资源去支撑才能保证其成功。但是,前提条件是不能够影响到家具销售的主业运营。
当然,如何对饰品销售、厨具销售这些项目进行管理,是放到大区、小区统一核算,还是分项目独立核算?或者是直接停掉,集中全部精力打造家具销售?家具与饰品的联系还是比较紧密的,销售单体家具时代已经走向制定家居方案的时代,这就要求销售顾问必须深谙家居之道,所以饰品销售可以纳入大区核算;而厨具销售面临的问题:一是自己没有设计与生产团队,纯粹依靠外部进口和外协厂家生产;二是本身大区或门店销售顾问的能力水平还远没有达到公司的要求,业绩整体上一直处于亏损,所以,这一块业务还是退出比较好一些。
●从混沌化到专业化的组织调整
这家企业主要的业务价值链,包括家具的营销、咨询销售、家具生产、物流配送、安装维修、客户服务等。其中,家具生产已经成立独立公司运作,生产工厂发往各区域的产品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承担,区域配送则是比较混乱,自己和第三方都在配送。家具安装维修、客户服务都放在大区,而一些职能管理除了财务部门,其他都是大区直管,总部承担业务指导的职能。所
以,应该在管控方式以及运作模式上进行变革。
首先,将客服职能上收,包括咨询、投诉等,大区只派少量客服员工,负责与顾客对接协调处理实际问题。由总部建立客服中心,制定统一的客户服务标准,降低区域品牌服务的个性化,提升品牌的含金量。
其次,物流配送体系从大区分离出来单独运作,依据公司对于业务一线门店的设置及配送距离建立中央仓库,仓库配送入户可以采用第三方物流,但是在配送量少且不稳定的时候,物流公司可能会不愿意接单,所以还应该购置一些自己的配送车辆,这样形成二维一体的配送队伍。家具保养维修的职能应该放到区域进行,贴近客户,最及时地解决产品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人力资源部也应与财务部门类似采取直派区域经理的方式,因为目前区域人员培养是头等重要的大事,必须保证目前在岗人员的适岗水平,还应该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以满足公司全国业务迅速展开的竞争性战略需要。
●构建以任职能力为导向的牵引机制
资深的销售顾问应该善于销售“经典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单一的产品。包括饰品、厨具、布料等其他类销售顾问,都应当对自己的领域研究比较透彻,给客户做方案应该是家居一体的,因为客户不单单是买布料,可能还会买家具等等。
所以,对于销售顾问,公司必须有一套培养体系来进行指引,应引入以能力为基础的任职资格体系,达到对员工的职业发展牵引的功效。例如,初级销售顾问需要对产品熟悉,能够解答客户提出的各类问题;中级销售顾问需要对客户进行引导,在家具领域有较高的造诣;高级销售顾问是家居专家,具有依据房子的布局进行家具、饰品、布料等一体化设计方案的能力。基于此,薪酬体系、培训体系与之对接,以达到激励的效果。
●构建以客户满意为本的业绩体系
经营拓展是通过使客户满意达成订单,再通过后续服务保证客户持续的购买。无论是利润考核还是营业收入考核,都只是小群体利益博弈的局面。对于企业而言,大的博弈还是置身于行业内保持与客户之间的深度联系。无论考核什么,都是要很好地达成一个目的——让客户满意,否则考核什么都是无效的。基于战略导向的关键绩效指标体系被很多企业所熟用,效果也不错,但是在管理导向中应该更加侧重客户的满意,员工的满意,以主动式的服务代替被动式的服务。同时,需要通过团队建设、任职能力建设、薪酬激励以及企业文化来立体锻造,而非就考核谈考核,从而摆脱考什么就做什么、不考什么就不做什么的怪圈。
企业经营哲学的形成,不仅仅是领导层自己的积淀领悟,必须得到广大员工的认同,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而我们现在所谈论的大企业病,其实在中小企业中也存在,流程再造、产品品类管理、绩效考核方法、接班人培养计划等等,都是去化解这种病开出方子上的一味良药,这对于处在快速发展中的中国企业而言,同样有着很多的借鉴意义。
文/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