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核心员工的“核心武器”
- 来源:人力资源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激励,员工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2-05-31 16:40
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大多数企业都已经认识到中长期激励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和作用。如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中长期激励机制,通过提供较为长期的利益激励帮助企业来吸引、稳定和留住核心员工,是众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要考虑和解决的实际问题。现代企业的薪酬激励体系中,除了最基本的工资、奖金和福利这些短期激励的要素外,中长期激励也是现代企业全面薪酬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长期激励对核心员工的影响
中长期激励机制的设计其实是一柄双刃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很好地激励企业的核心员工,但是同时还要考虑过度的激励在特定时间和对特定个体所产生的影响,既要做好正面的激励,又要防止其在特定环境下可能走向其反面的情况(如图1)。
●对核心员工的正面影响
如果员工工作的动力只是源于对经济能力和权力的效力和服从,则只需要满足其最基本的需求就可以,但如果员工工作的动力是在经济考虑和理性之间徘徊,则必须要考虑其在个人尊重和社会地位方面的需求满足。
中长期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实施,一方面可以让核心员工感觉到自己在公司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享有特定的资源、荣誉和权利,另一方面也将核心员工的个人发展目标与公司的长远发展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将对满足核心员工的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起到巨大的帮助和推动作用。
●对核心员工的负面影响
任何事情如果做到极致,可能都会有相反的一面情况发生,中长期激励机制也不例外。企业如果在中长期激励机制建立和实施时引导不当或者说操作过度,很可能就会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例如可能会发生部分核心员工过分夸大自己的工作重要性,从而对所掌握的企业的核心技术、专业技术特长、信息等过于保守或狭隘的保护,会对企业本该实行的技术共享、信息共享、知识共享和后备人才培养等工作造成很大的干扰和影响。因此,对于一些新兴的高科技企业或者是大量依赖团队作业的企业,在对核心员工进行中长期激励机制的设计和建立时,一定要做好核心员工的识别和重点关注工作,以免因为激励对象和范围选择不当而对企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或者损失。
常见的中长期激励方式
目前多数国内企业对核心员工采用的都是工资、奖金和福利这三种常见的激励手段,但是国外企业对核心员工则更注重长期的现金激励和股票期权等激励措施(如表1)。其实,对于企业的核心优秀人才来讲,具有长效激励作用的中长期激励机制才真正是对他们最有效的激励方式,因为中长期激励的关注点在于核心员工较长一段时间(往往是一年以上)的工作业绩表现。
对于核心员工的中长期激励来讲,目前涉及到直接报
酬类的方式主要有现金激励方式和股权激励方式两大类:
●现金激励方式
采用现金激励方式对公司的现金流和当期利润会产生较大影响。目前一些H股、红筹股或非上市公司主要采取现金激励方式,主要有递延奖金和现金方式兑现的长期激励。
(1)递延现金。主要是指把对激励对象于当年该得的奖金及其他现金收益延期在未来几年予以支付,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以此种方式递延,如果员工在支付日期之前离职则该部分奖金将被取消。由于奖金是在一段时间后发,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既能缓解公司薪酬支付的压力,又会对核心员工的行为具有长期的激励和约束力,能够降低人员的流动性。
(2)现金方式兑现。这类奖金与年度奖金相同,也是一年一评,但是评定的标准是前3-5年内公司战略计划中既定的长期目标的实施情况。该奖金一般以现金计量,并以现金方式兑现,主要是西方一些大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经常采用的一种长期激励办法。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企业往往自行设计方案,因此激励效果尚无法横向比较。
●股权激励方式
按照基本权利义务关系的不同,股权激励方式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现股激励、期股激励和期权激励。
(1)现股激励:通过公司奖励或参照股权当前市场价值向激励对象进行出售,使激励对象及时获得股权。同时规定激励对象在一定时期内必须持有股票,不得出售。
(2)期股激励:公司和激励对象约定在将来某一时期内以一定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股权,购股价格一般参照股权的当前价格确定。同时对激励对象在购股后再出售股票的期限做出相应规定。
(3)期权激励:公司给予激励对象在将来某一时期内以一定价格购买一定数量股权的权利,激励对象到期可以根据股票实际价格自行选择行使或放弃这个权利,购股价格一般参照股权的当前价格确定。同时对激励对象在购股后再出售股票的期限做出规定。
以上三种激励类型一般都能使激励对象获得股权的增值收益权,其中包括分红收益、股权本身的增值,但是在持有风险、股票表决权、资金即期投入和享受贴息方面都有所不同,表2中对各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搭建中长期激励体系的关键点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中长期激励有多种类型和形式,企业在选择采用哪种激励形式更合适时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选择。首先,要对企业战略进行梳理和澄清,明确人力资源及管理现状与企业战略目标要求之间的差距,从而确定企业的人力资源策略,确定不同员工群体是否需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政策,如创业员工、新进员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其次,根据企业的激励目标、行业特点、生命周期特点、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等设计适合的中长期激励方式(如图2)。
●企业发展不同阶段,对员工的激励方式选择也应不同
企业要根据自身所处的不同的发展阶段,结合企业的财务状况,设计适合企业本阶段发展并能够有效支撑其企业战略的长期激励模式。
在初创期,企业流动资金较为紧张,只有对于企业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市场营销人才,企业才可以采用中长期激励的方式来吸引和留住人才。在成长期,由于企业正处于积极扩张状态,企业的现金存量往往不多。为了吸引高级人才的加盟,企业还应强调中长期激励的重要性。在成熟稳定期,现金存量最多,这时因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单靠员工个人的力量难度加大,需要依靠团队作战,企业必须强调组织效率和团队协作,要特别重视体现团队贡献的团队薪酬。进入衰退期,企业通常采取收缩战略,因此强调个人的绩效奖金和中长期薪酬意义不大,较高的基本工资和较高的福利将是明智的选择。在企业再造期,一般会选择与初创期类似的薪酬体系选择(如表3)。
●中长期激励的选择也需要依据和符合相关法律要求
企业在选择中长期激励方案时还要考虑相关法律要求、激励效果和方案设计难度,尽量在《公司法》、《证券法》及相关法规、规章许可的范围内,设计合法可行的中长期激励机制方案。例如:我国《公司法》规定董事、监事、经理在任职期间不得转让其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而依据有关证券法规、规章的规定,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在离职后六个月内转让其持有的本公司的股票。
●其他配套体系建设
中长期激励最根本的出发点是利益共同体,科学完善的中长期激励机制应当具有激励与约束的双面性,激励对象只有满足既定的绩效约束条件,才可以获得中长期激励的收益。首先,企业在设计激励对象的考核指标时,一定要针对企业的性质和发展阶段,设计合理的、可行的指标进行考核,例如:对于上市公司既可以考核实体业绩指标,也可以考核总市值指标,而对于非上市公司则更应重点关注于企业的实体经济指标,比如从股东回报角度考核净资产收益率(ROE)、经济增加值(EVA)、每股收益等指标等。其次,激励对象的业绩考核既要参考企业的历史数据,又要考虑企业所处的经济发展环境、行业波动情况,可以采取行业对标和考核周期拉长的方式(比如考核3-5年的复合增长率),以区别于常规的年度绩效考核,同时可以促使激励对象更关注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规避短期行为的发生。
文/陈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