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一个共识是,本轮行情最先潜入者为QFII及类似的海外资金,然后是先知先觉的公募基金,然后是后知后觉的公募基金,然后是被迫加仓的公募基金,其中私募及保险资金进入时间不可考,即使到目前,保险资金也依然较为谨慎,一只脚在门里,一只脚在门外。
直到本周二,市场才有笔者认为比较合理的上涨轮动态势,中国建筑、中国水电、南车北车之类低估值股有了补涨,同时不少个股有了各自的行情,否则,只靠银行拉动行情,保险、券商跑个龙套,其他的都是打酱油的,想要持续太久很难。在业绩没有数据的时候,寻找估值较低的二线蓝筹来一波,是比较合理的,毕竟是经济复苏的预期,在此之下,理论上都是受益的。当然,这是真是假,是需要时间来澄清的,现在可想,但不用看。与此同时,银行、保险、地产之类趁机找各自的理由稍作休整,这样才有进一步的行情,才有大家都可享受到的收益。
市场有两种观点做一个分享,一是有人认为,第一波是海外资金做起来的,国内机构只是喝汤,这样的话,在第一波兑现后,应该还会有第二波行情,国内资金主导,明明白白的吃肉,明明白白的喝汤。这个观点指的,可能就意味着,无数人在等待调整,趁机做个波段。或许,这正是不断被逼空的原因吧?
另一种观点认为大盘蓝筹涨的太多,有风格转换的需要,比如转向医药、食品饮料等防御行业。对此笔者也不敢苟同。医药行业相比银行,进一步上涨的基础甚至更弱,最明显的是估值与业绩之间的关系并不同步,医药股中,随便一只都有30倍以上估值,40倍以上难以胜数,但医药行业的增速也不过20%,这还是不悲观的预期,那么何以支持如此高的估值?
还是那句话,价格走的太快,盈利跟不上了,人走的太快,灵魂跟不上了。白酒被连续杀跌,估值较为便宜,也很有可能止跌回升,但急跌后迅速大涨的可能性似乎很小。现在的时期,民生银行与贵州茅台分别打碎了无数人长久的价值观,思想正处于错乱期,价值观需要重建,青梅煮酒、品人生、话理想、聊投资。
李文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