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企业的利润
- 来源:英才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企业,利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10-09 13:56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影响其利润的因素显然很多,每家企业所处行业、经营状况、管理效率、市场竞争都各不相同,所以影响企业利润的原因,形形色色。
在当前全球整体经济形势并不太乐观的情形下,内忧外患同时来袭,很多行业出现产能过剩,大量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呼吁改革的声音此起彼伏,企业转型调整面临重重困难。
了解一下不同国家、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当前利润的变化,影响其利润变化的因素,以及企业的高管对其解读与应对措施,其他企业从中或者可以有所借鉴,而政府亦可以听到企业家的声音以作为决策的参考。
在达沃斯论坛召开之际,《英才》记者采访了十几位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行业的企业家,听听他们对当前影响企业利润因素的分析,以及应对之道。旁观者或许能一语点破谜局。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杰
高成本和税收压缩利润
从现在的表现来看,我们的纺机和汽车板块,销售收入同比都是有回暖和好转的,上半年收入呈现10%左右的增长,但是利润表现不尽如人意,各种成本要素、税收要素上升比较快,特别是劳动力成本、能源成本、税收都在刚性上涨。另外,尤其是国家的棉花产业政策导致整个纺织行业都处在不太好的情况,使得我们的盈利能力不是很好。
去年的工程机械、商用车市场下滑比较大,汽车行业中分不同的细分市场,商用汽车的需求下降比较快,今年略有好转,但不是特别好,处在缓慢上升的过程。卡车、高端的轻卡开始表现出好的迹象,中低端的竞争比较惨烈。
现在恒天的纺机研发投入大概占到销售收入的3%,未来还会加大研发力度。纺机领域,将进一步提高效率,降低用工人数,节能环保,推进新型纺机产品的开发。汽车领域,将会侧重新能源汽车,新型发动机的开发,尤其是纯电动汽车方面的技术投入会加大力量。可以说,未来没有核心竞争能力,没有技术创新能力是不行的。
现在投入的回报效果很不理想,大的经济环境低迷,市场缓慢恢复是原因之一。但是成本的刚性上升,加上中国的棉花政策,完全没有按照市场化的原则构造流通的体制,导致中国原料结构极其不合理,致使相关的绝大多数纺织企业都亏损,效益肯定就不好了。我们在纺织、化纤新材料方面都是亏损的。
企业税负方面,民企税收总额超过利润,国企、央企更是如此,企业税负很重,包括个人所得税率也很高。现在税收体制改革,主要是营业税改增值税,但有些是改反了,比如对租赁行业的营改增,没有起到减税的效果,反而增加了负担。总的来说,如果企业的所得税尤其增值税税率能够下降,对企业是有好处的。
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 王健林
赚钱要靠商业模式创新
我认为,影响我们利润的因素有两方面,第一是规模扩张,中国的企业跟世界相比,不要觉得自己大,实际上还小的很,我们还是要在规模上做大。世界上最大的可以达到好几千亿美元,至少我们的规模应该超过1000亿美元以上,再说别的。
第二点,就是努力在商业模式的创新上,争取更大利润的增长。
杜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柯爱伦
持续投研发保增长
现在经济环境是在逐渐向好,美国经济出现了亮点,中国经济稍有放缓但又重新振作,欧洲经济有问题但也在触底反弹,即使没有增长总比负增长要好。大的经济环境在向好,但确定性不强。
在这个时候,我们首先抓住了客户需求,我们的增长来自于做好在农业、工业生物技术和高端材料方面的创新研究和新产品。我们十分专注于客户和价值链上的创新,与不同组织合作(包括客户、NGO组织、政府)来使科学转化成创新的成果,这既使公司目标得到了指引也更关注于人。
如果在金融危机的时候停止创新的投入,也许我们会省点钱,但是过个三五年就没有新的产品去投放市场满足需求,所以当时我们没有削减研发的经费,对研发的投资做出更严格的要求。我认为公司必须有一贯的研发政策,其实投资不是一个规模问题,关键在于投资方向。希望能够借助很好的流程,来获得更好的投资和回报。
研发投资的一半,是投向大的项目,每个季度我们都看到回报和进展,然后据此调整投资。另外一半的研发投资是要放在小的一些改进性的项目,希望借由这种改进,能够在客户的心中,使我们能够胜过竞争对手,即提供更好的价值来实现目标。
我认为,在研发上持续投入是非常重要的,正因为这样才能够使未来的公司更加强大。
波士顿集团全球首席执行官兼总裁 李瑞麟
寻求新发展空间极其重要
许多中国企业能够在今天取得成功,来自于国内经济巨大增长和低成本的劳动力。但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劳动力价格上涨,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就显得极其重要。
在企业层面,我认为有三点值得关注:第一,是创新能力,企业应该在科技上争取更大的优势和更多的投入,因为客户们了解所有产品和服务趋势;第二,运营能力,要通过科技能力的提高改善生产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内部职能(如财务、人力等方面);第三,企业全球化能力,这并不只是意味着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新的能力,在中国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企业也能够带着本土的技能走向世界。
在社会层面,应该使资本合理配置,确保私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主们能够获得增长所必须的资本。
澳洲联邦银行中国执行总裁 陈庆
坚持风险管理强势增长
澳洲联邦银行(以下简称CBA)在2013财年的表现非常好,净利润增长了8%,达到78.19亿澳元,净资产收益率为18.4%。在全球金融放缓的环境下,这是一个强劲的表现。
那么在中国来讲,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我们继续发展自营业务,北京分行在9月的时候也得到批准正式营业。另外我们的村镇银行已经达到了10家,在河南有7家,河北有3家,短时间内快速地发展表示了我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我认为,CBA能够坚持盈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坚持风险管理。银行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有很紧密的关系。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速出现了放缓,两位数的增长时代已经不再,开始到了一个调整结构和改革的阶段,因此在这一过程中,银行短时间内肯定会受到很多影响。
我觉得对中国的银行业来说,信贷风险并不是最重要的风险来源,以风险管理抵御流动性带来的冲击才是更值得关注的问题。不少的小银行将来会碰到的问题就是资本的问题,它有没有足够的流动性,有没有充足的资本去承担信贷的风险以及资产的下一步发展?
CBA在这方面是比较保守的,因此,我们有充足的流动性资产。对于银行来说,你要保证充足的流动性资产是很大的成本,但这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按照巴塞尔协议Ⅲ的要求,我们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达到了11%,所以我们一直能够保持足够的资本充足率、足够的流动性资产,这是一个能让银行健康发展、持续盈利的重要基础。
目前传统银行业面临着机遇同时也是挑战,比如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影响。在CBA整个战略里,科技是很重要的一点。我认为,银行应该站在改革的前沿,而不要觉得这只是一个冲击,非常负面地接受这样的变化。
印孚瑟斯技术(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 官朗格
安全争议导致国际业务下滑
今年到现在为止,我们中国的业务增长了大约6%,但这个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原因在于两方面的挑战。在中国,我们的业务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中国本土的业务,另外一部分是国际业务(基本上就是离岸交付业务),前者约占中国区业务的20%—25%,后者占比在75%左右。
但去年我们的国际业务并没有增长,甚至还出现了下滑,其中的原因是由于安全问题的争议,使得海外的客户不愿意把离岸交付的服务放在中国,尤其是金融类的客户。
中国的业务尽管有所增长,但由于客户并不只集中在像北京这样的城市,而是分散在全国各地,这就提升了我们的运营成本。毕竟我们说的不算,客户在哪儿我们就得去哪儿。
东软集团董事长兼CEO 刘积仁
增长来自国内外市场平衡
首先我们认识到经济是有波动的,整个中国的GDP在减速。如果看背后,我们原来的经济形态是以资本、资源、出口、劳动力的低成本驱动的,而这些因素现在都基本上在变化了,都不存在了。这些是最直接的对我们利润产生影响的因素。
相比去年,我们还是在增长,这跟我们这个行业有关系。东软是知识推动的,知识推动的企业,也会遇到国家的投资减弱了,可能IT的基础设施也减弱了,但是东软30%多的业务还是来自国际市场,所以我们会有国际国内市场的两个平衡。
另外,创新仍旧是个未来的主题,因为在经济下滑的时候,创新可能是更大的一个投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的事业才刚刚开始。创新不能够等到危机来了之后才开始创新,应该在危机来临的几年前就要开始。
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厚刚
生态环境滞后带来影响
今年的宏观形势总体上对我们獐子岛有利,无论是海外的经济恢复,还是中国食品安全的管理。同时,我们自己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对自身的发展也有好处。只不过,生态环境的滞后反应继续影响着我们。
就我们产业的属性而言,应该说生态对我们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可持续发展很重要。生态环境的变化对亩产的影响,对产品产量的影响,对我们企业影响效益比较大。
现在我们也做了一些工作。首先,对海洋牧场进行了重新的勘察、勘探,对海洋牧场可底播的区域进行了电子地图的绘制,进行了海底质量的划例。第二,加大了海域温度变化的检测,通过与中科院海洋所协作的检测平台来了解冷水滩的活动规律,把一些波动比较大的地区通过科学的规划来进行重新划分。另外,在种子创制方面要培育一些良种,使它们的抗逆性强,都有利于亩产的提高。
在政策方面,国家对农业和海洋水产业总的政策是支持的,在利润所得税方面享受的是减半,在产品创新和海洋技术研究方面,国家也有一些项目支持。
旭辉集团行政总裁 林峰
转型刚需住宅提升利润率
我们的利润比去年大幅增长,主要源自两方面:第一是结转金额,(销售)量的提升;第二是我们的利润率比去年提升一个点。去年我们的利润率要比其他房地产公司低,今年他们的利润率在下降我们反而提升。
旭辉转型做刚需住宅,转型比其他地产企业更早了两年。但是,刚需住宅利润率薄,因为受制于这些人群的购买力,是一个薄利多销的领域。
在之前市场好的时候,不合适的地段的投资品,价格卖上去了利润都会比较丰厚,但受调控的影响,很多公司正在转型,一转型必定带来利润率的下降,因为原来投资客是不考虑价格的,它只认为产品配置。如果地理属性和产品配置不匹配,那在刚需客户里是不被认可的。
从我们的标准化、战略采购和成本控制,以及对于客户的理解上下功夫,这对我们反而会有略微的提升。因为刚需产品的价格还是比去年价格有所提升,当然提升的幅度没有地价提升的那么快。因为在成本上,从豪宅转型做刚需要有一段时间供应链的重新打造,供应商的体系是不同的。
文|本刊记者 孟德阳 谢泽锋 张延陶/插图|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