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欣赏评述课中如何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 来源:学问
  • 关键字:美术课,欣赏评述课,学生
  • 发布时间:2014-12-24 13:49

  美术学科的欣赏.评述领域是指导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学习领域。美术新课标中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一点是“面向全体学生”,指出: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能,能在不同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下面我以《捣练图》一课,来讲讲我是如何在欣赏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渗透“面向全体学生”思想的。

  1 让学生明白“学以致用”思想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去使用它,造型课、设计课如此,欣赏作品也是如此。

  《捣练图》这一课,其实就是以点带面,教学生如何去欣赏作品。在上课前我就问学生:“当你们看到一幅作品时知道如何去欣赏它吗?”学生们在纷纷摇头的同时也充满了好奇心,他们渴望知道到底应该怎样去欣赏作品,自然就会主动跟随老师进入本课的学习中。

  2 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

  通过对初一初二年级的学生调查发现,同学们在美术学科的四个领域中,对欣赏评述领域表现出的兴趣最淡,学生在欣赏课上往往要么睡觉,要么像听故事,听完也就忘完了,所以教师要通过设计各种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首先,我准备了一幅原尺寸高仿真的《捣练图》作品,在新课引入后,及时出示。学生现在的学习,往往面对的都是印刷品,印刷品看得多了也都麻木了,现在看到一件高仿真的作品,马上都瞪大了眼睛,这为老师后面的推进教学,起了很大的作用。

  其次,在分析作品时,我带领学生从画面的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像讲故事一样让学生的视线一直在画面中游移,同时穿插考眼力等小游戏,始终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画面,紧跟我的教学思路,没机会跑神。

  再次,创设一定的情境,也能调动学生的感觉细胞。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适时穿插几首好听的和本课氛围相当的音乐,使学生在美的旋律中感受美的画面,创设了美的情境。比如一开始体现唐朝的强盛,我选用了日本音乐家喜多郎专辑《古事记》中的第六乐章《响宴》,给人一种浑厚与气势;再比如,引出本科课题———《盛唐仕女画———捣练图》,老师板书题目时,我选择了几米的弦上漫步,体现出女子的温婉秀丽、袅袅动人的感觉;还有在最后填写欣赏体会时,我选择了比较轻柔的《二十二桥风别雨》,琴音绕梁,舞衣飘飘,再次创造了美的意境;最后结束语我选择了国宝档案中的诗句,再次用了《响宴》中的高潮一段,令学生意犹未尽……

  3 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有不同爱好和专长的学生都能找到共鸣和自信

  我们的学生中,一入学对美术就有基础的学生少之又少,如果单从美术来讲美术,势必无法让更多学生产生共鸣,在美术欣赏中加入其他学科的知识,更能照顾到更多学生,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观点。所以,在这一课中,我尽量扩大知识的外延,比如在引入的时候,我了解到学生刚学完唐朝历史,我就从唐朝时期说起,我出示了唐朝时期的雕塑、建筑、工艺美术,请同学们说出名字以及所反映的文化特征,从而引出这张唐朝绘画,引发学生对作品的好奇和思考,在讲唐朝时期的审美特征部分,我出示了同学们喜欢看的表现唐朝社会的电视剧,又一次引起学生的共鸣。另外我又结合了语文的诗句、物理的导热性等知识,丰富同学们的学习与生活体验。

  4 将难点知识化难为易

  本课难点是学习作品的表现方法,此部分知识较为专业,较理论,怎样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呢?我采用了对比欣赏法,如讲绘画技法时,我出示了两张仕女图,让学生比较,学生会发现一张比较细致,另外一张比较大气,以前曾经讲过中国画的表现技法,有的学生就能联系起来,说出写意与工笔,这时候老师可以让画过工笔画的学生给大家讲解一下绘画技法。在讲色彩的时候,我让学生对色彩进行提炼,通过提炼出来的色彩搭配以及面积分布,得出“艳而不俗、富丽匀净’的特点;在讲构图的时候,我通过中西方绘画的比较,以及真假捣练图的比较,得出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法和《捣练图》高低起伏、疏密有致的特点。将知识点化难为易,便于学生理解。

  5 合作学习,互补共赢

  在通过作品研究唐朝女子的审美风尚这个环节,我设计了合作探究学习,四人小组比赛探究画中女子的服饰妆容,寻找唐朝女子的审美风尚,通过小组竞赛,考察同学们的合作学习、互帮互助的能力。

  6 学会随时记录知识点和学习感受

  在课程的最后,应该让学生动动笔了,画吗,意义不大,最后我设计了欣赏汇总表。这个表格由最早的单纯的填写学习感受变为了“重难点记录+欣赏体会”。因为欣赏课往往是听过就忘了,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和学习后的感受记录下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并在课后互相分享收获,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提高。

  总之,不管是哪一个学习领域,教无定法,老师们在教学中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但是目的都是一致的,就是让学生真正去学到知识,所以课前的思考和准备就非常重要,备课我觉得说的通俗点,就像烹饪,要让学生愿意吃、有营养、还要好消化。

  仵婷婷

  陕西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分校(710048)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