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研究与探讨

  • 来源:学问
  • 关键字:高职院校,实训基地
  • 发布时间:2014-12-24 16:12

  【摘要】高职院校内实训基地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方面的作用不可或缺,只有充分利用高职院校内实训基地这个平台,才能严格按照培养目标进行训练,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必需的实践技能。认识高职院校内实训基地的重要性并探索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的有效办法,对于促进高职教育持续稳定发展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校内实训基地;作用;研究

  合格的职业人才必须具备适应企业岗位要求的专业技能和敬业精神,其中学生的专业技能只能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培养。由于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日常运行和管理中也会产生很多费用,因此,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一般做法是在校内建实训室,让学生简单地摸一摸、做一做,至于专业技能培养,主要采用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的方法来解决。但在实习过程中,企业对学生动手操作并不支持,实习效果往往不如人意,造成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弱。所以,认识实训环节教学的重要性,探索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有效办法,对于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促进高职教育持续稳定发展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实训基地功能

  1.1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的高素质劳动者。从培养目标可见,高职教育比其他教育更侧重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不仅要让被培养者掌握从事某一职业必备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专业理论,还要通过实训教学使被培养者掌握必备的专业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

  1.2 实训基地的功能。

  高职教育强调理论与实践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因此实训教学的比例较高。实训教学是指在学校能控制的状态下,按照人才培养规律和目标,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训练的一种教学形式,而实训基地则是实施实训教学过程所必需的实践训练场所。

  实训基地分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一般而言,校内实训以培养能力为主,学生由不会到会;校外实训基地以巩固能力为主,学生由会到熟练。所以,校内实训基地是实训教学的主体,对实训教学的质量起决定性作用。校内实训基地的功能有实训教学、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等。

  2 校内实训基地的重要作用

  2.1 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是坚持高职教育办学方针的基本要求。

  高职教育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只有以服务为宗旨,才能促进高职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和社会服务相结合;只有以就业为导向,把就业率作为衡量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才能积极推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不论是高职还是中职,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是非常必要的。树立“高职教育是就业教育”的理念,按照企业需求培养人才,是坚持高职教育办学方针的必然要求,而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则是落实高职教育办学方针的具体举措。

  2.2 校内实训基地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必要条件。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由于自身实训条件有限,都在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采取校企合作培养模式,通过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但由于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要追求自身的经济效益,对学生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面对学生实习,他们考虑的不仅仅是生产安全等因素,还担心如果某一工序出现问题,会连带影响其它工序的正常运行,最终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2.3 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推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

  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解决懂不懂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会不会的问题,因此,改革传统教学方式、更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我们要构建适应企业生产过程的课程体系,必须在教学计划中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2.4 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

  近年来,国外高职教育中一些好的方法也引入我国,其中有德国“双元制”高职教育模式。“双元制”模式的核心内容就是两个办学主体:学校和企业,一元为高职院校学习,一元为企业培训,是一种学校理论学习和企业实践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教育形式,它关注理论知识和实践的同步进行,认为动手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3 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有效方法

  3.1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促进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每个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专业,这都是吸引企业、与之合作的基础。如我校培养的印刷专业学生既有较全面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面对印刷行业在用人数量上存在很大需求和对工人的知识和技术水平有更高要求的现实,印刷企业非常希望在人力资源方面获得学校的支持。因此,我校就是利用这种有利条件,以保证为企业优先提供学生资源为吸引力,通过定单培养、工学结合等模式,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吸引企业在学校建厂或提供必要的和闲置的设备,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使企业在享受学生资源的同时,学校共享企业的设备资源,从而实现双方实质性资源共享,为校内实训基地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3.2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应结合实际,量力而行。

  一般认为,只有配置先进的设备,才能培养出掌握先进技术的人,但就印刷专业而言,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设备越先进,价格越高,操作越简便,但这种简便的操作反而不利于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所以,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上,必须结合自身实际,不一定非要购置最先进的设备,而是应该保证所购设备的工艺具有先进性且符合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以能够培养出企业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为标准。

  3.3 政府进一步加强对区域实训中心建设的指导和扶持。

  如果每个学校都搞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不仅投资费用高,而且各个学校依靠自己的力量不易达到较高水准。

  高职院校的主要职能就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化专业技术人才。我们只有进一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使高职院校和所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活力和竞争力,才能完成国家和社会赋予高职教育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高职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职成〔2006〕4号

  [3]连纯华.高职高专实训基地建设探讨[J〗.教育评论,2007(3):37—40.

  张蓓 吴志强

  汤金华江苏南通职业大学 (226007)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