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改革的框架建设

  • 来源:学问
  • 关键字:教育,改革
  • 发布时间:2014-12-24 15:06

  【摘要】社会各界对中国教育改革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政府及教育部门也提高重视程度,采取了一些措施,诸如课改、考试改革等等,力图有所改变。然而这些措施的推行并没有产生预想的效果。原因何在?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于这些措施治标不治本,甚至是为了搞运动,结果就是像玩“打地鼠”的游戏,打下去一个又冒出一个,打下去的还会再冒出来。这样挠痒式的改革岂能见效?

  作为一个教育背景相对全面的教育改革积极分子,农村和县城都上过小学;和重点高中擦肩而过;怀揣清华北大的梦想努力应试高考并开始思考当前教育之弊端;也算是尖子,但没考上名牌,上了一个重点;但大二就由于反对现有高等教育制度而想退学却被父母劝阻下来,只能怨天尤教育;一心想继续深造却没有一所让人向往的国内学校,还潜意识里不想出国;偶然看到南方科技大学的创办就长途奔命地去投靠却碰一鼻子灰;最后只能在一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状况下针对学校教育作一下分析,并提出建议,为中国教育系统化的改革提供一种思路。

  【关键词】应试教育;教育改革;教育公平;人才培养

  现状分析:

  中国教育的改革必须大刀阔斧地进行,虽然这肯定要侵害到少数人的利益,但是比起国家的发展进步和普通老百姓的利益来说,这种牺牲是值得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普遍承认,中国的学校教育(以下简称中国教育,因为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层面中学校教育是主导)所呈现的弊病之症结在于教育资源的严重不公平分配。更进一步地说,教育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公平性导致了对其恶性抢夺,其结果就是不断严重的应试教育;而应试教育是不能培养出大师级人才的,甚至不能培养出合格的一般人才,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然而中国教育最严重的问题是教育观念的方向性错误,即教育的目的是生产大师,或者是生产大量的大学生,或者是生产高学历的国民等等,简单地说就是定向培养(或者叫攻关培养)。最近又有13所大学发誓要低调高投入地培养大师了。

  毫无疑问,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当然也就是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而不是某种特定的人。社会瞬息万变,而我们需要的是能以不变应万变的人,教育就是培养人的这个“不变”,而不是那一万个“变”。生产出来的不会有大师,高学历不一定是人才,大量的大学生不一定是社会所需。那么到底什么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呢?笔者认为,社会发展需要的是,最直接的说法,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和少量具有创造能力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就是说搞应用的人才绝对要比做学术研究的人才多很多。这是自然规律。无论如何我们都难以想象会出现一个全是爱因斯坦式、爱迪生式和莎士比亚式人物的世界,因为这样的世界会出现每个人的学术研究只有自己知道,发明创造只能自己使用,文艺作品只有自己欣赏的可怕局面,而这也是绝对不会出现的。所以教育,永远都需要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和少量研究型人才,只是随着社会发展对各种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中国把学术型的教育往应用型转变是自然规律的要求。另外,教育还有实现社会公平,削弱个人之间的差距(尤其是贫富差距)的功能。这与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有严格的逻辑关系。只有社会相对公平,没有严重的两极分化,社会才稳定,也才可能谈发展进步。严重的贫富差距必然导致动乱,甚至战争,这也是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

  分析清楚了教育的职责和意义后,我们再来看看中国教育应试化的机理。

  简单地说,中国现今主流的教育模式(即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呈现严重的“教育马太效应”,即穷学校越穷,富学校越富。最终导致应试教育的不断强化和社会马太效应(严重的社会不平等,严重的贫富差距)的顽固难化。究其原因就是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分配,主要有三个维度的差距:城乡分配差距、重点与普通之间的分配差距、发达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分配差距。这三种差距同时存在相互关联。但主要脉络可以概述为:城乡分配差距使义务教育阶段的资源向县级学校集中,再向县级重点学校集中;高中阶段主要是县级向市级、普通向重点的集中;发达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分配差距使大学阶段资源集中到发达地区,发达城市;高等教育之后全国的优质人力资源经过不断地流动,最终密集在发达城市,竞争加剧,使得发达城市的贫富差距也加剧。

  既然说应试教育的罪魁祸首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那么我们首先对对教育资源做一个界定。教育资源包括用于教育基础设施(主要是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及其配套内容)建设和教师工资的硬件资源,教师教学水平的软件资源。硬件资源是基础,但软件的教师却最重要,对教育影响最大。在中国,硬件教育资源主要由政府提供,但硬件的分配直接影响软件分配,甚至可以说硬件分配直接决定软件分配,所以政府的教育政策决定了教育现状,当然教育政策的改革也能改变教育现状。下面就据此对主流教育模式下三个阶段(义务教育阶段、高中阶段、大学阶段),每个阶段都从主要矛盾方面来分析应试教育是怎样被强化的,从而论证进行教育(尤其是教育政策)改革的紧迫性和全面性。

  事先我们要达成共识:作为个人来说,追求利己是无可厚非的,我们不能寄希望于每个人都是仁人君子(这很不现实),而是应该依靠国家的制度法规来控制个人追求利己的限度,以保证整个社会的共同利益。放任的个人利己主义必然最终危害整个社会的利益。

  义务教育阶段。应该说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统称基础教育)对于国家来说是全民教育,主要目的在于保障国民具备最基本的人格素质、能力和知识,然后才是筛选出优秀学生进行继续教育。可以说这是义务教育最根本的原则,是不能颠倒其主次的。而从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基础教育大有把所有学生送进大学的意思,最终送到发达城市。但事实是大学不可能容纳这么多学生的,那么只能考试,而严酷的考试(即应试教育)剥夺了学生的人格塑造、培养能力的机会。考试失败的被社会抛弃,处于失落和茫然、无助中;考试成功的,上高中大学,不过最后还是毕业等于失业,也最终失落茫然了。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先从城乡分配差距来看。村、乡镇、县政府所在乡镇、县,这四级学校获得的教育资源是按非学生比例分配的(不按学生人数占该分配区域总学生人数的比例分配),而且是逐级增加的,行政级别越高的学校获得的资金越多,这就使得各级学校的硬件条件出现了严重差别。当然教师有权力追求更好的环境,所以优质的师资就逐级向上流动。就义务教育阶段来说,师资是只能集中到县一级的。

  作为学生及其家长,当看到优质硬件和优质师资都向上集中时,就会想方设法进入较好(即资源更优的)学校,凡有点经济条件的则转学借读,而学校则根据借读生的考试成绩收取借读费(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仅靠条令是不能控制的),考试成绩越好花钱越少,这就构成了应试教育的第一级强化。优质师资和优秀学生(考试成绩好的学生至少是刻苦勤奋的或天资聪明的,算是好苗子)都往较好学校集中了,从而使学校的整体考试成绩也较好。通过收取借读费,学校还能再生产,提高工资吸收更多优质师资,这可以叫做一级二次反馈强化(反馈强化就是滚雪球式的)。由于在考试分数的单一评价制度下考试成绩好的学校会赢得好声望,外加有统考这一较量平台,则一般学校也不甘示弱,不奢求吸引好学生来,但求不让已有的好苗子走,所以学校利用经济措施(如工资奖金与考试成绩挂钩),教师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如补课,题海战术等),双方施压一定让学生考好,这就形成了一级三次反馈强化。教育行政部门可能还会利用行政手段要求学校提高“教学水平”,这构成一级外力强化。

  高中阶段。高中阶段主要是重点与普通之间的分配差距起作用,更具体的说是工资决定的优质师资的分配差距,即重点高中的教师工资与普通高中的教师工资相比有很大的优势。这势必吸引更多优质师资向重点高中集中,再通过统一的中考,好的学生通过考试竞争,流向重点高中,形成应试教育的第二级强化。也通过中考指挥棒引导义务教育阶段加强应试,否则进不了重点高中,这形成了对义务教育的来自二级的反馈强化(且称一级四次反馈强化)。又通过对自费生收取自费金(中考分数越高,收取的越少)实现考试的二级二次强化。同样,普通高中是不甘示弱的,学校利用经济措施和条令,教师艰苦奋斗,实现二级三次强化;来自教育行政部门的外力形成考试的二级外力强化。

  大学阶段。中国的名牌大学、重点大学多在发达地区,发达城市。发达则意味着经济水平高,经济水平高则吸引优质师资向这些大学流动,外加国家对名牌重点的特殊关照,使其硬件资源丰富,师资队伍强大,结果成为高中生做梦都追求的大学。所以高中生努力把高考考好,这是应试教育的三级强化。尤其是名牌大学,差不多所有专业都是全国数一数二的,但这只有少部分是学校的努力奋斗的结果,而多是国家,政府关照出来的。所以学生其实是冲着其名声和光环去的,是去镀金的,而不是冲着专业去,因为中国的高中毕业生根本不懂什么专业和兴趣,中学里老师只说大学很自由很舒服很轻松。这些名牌重点产生的光环分别对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起标示作用,引领着义务教育的一级五次反馈强化,和高中教育的二级四次强化。而大学本身有各种基于考试的考证制度,研究生考试制度,奖学金奖励制度等等,实现应试教育的三级二次反馈强化。

  至此,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能力差不多已经消耗殆尽了,绝大多数人不知道除了考试还有什么可以指引人生之路了。然而社会很善良,招聘单位告诉学生该怎么走,就是考试。因为招聘单位明确规定招聘对象的条件是学士,或者是硕士,甚者博士(现在大学招聘最低要求博士了,再往后就不知道了)。总之,考吧。这是三级三次反馈强化。

  最后是大城市的虚华向所有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高中阶段学生、大学在校生,还有学生家长,标示:为考试而奋斗吧,繁华都市等着你到来。这是义务教育阶段考试的一级六次反馈强化,对高中教育的二级五次反馈强化,对大学的三级四次反馈强化。校园外的培训机构等作为润滑剂把应试教育系统变得流畅通顺,大有查缺补漏之功效。这就难怪家长会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点上”,“孩子上不了好的小学,就上不了好的中学,上不了好的中学就上不了好的大学,上不了好的大学就找不到好的工作,找不到好的工作孩子一辈子就完了”。这样全中国人民同心协力打造了最固若金汤的应试之城。城内要么是最大受害者,最多,要么是最大受益者,但最大受害者中有中国这个国家。但是这个城的建设者也是中国这个国家。

  改革措施:

  现在是时候把这应试之城拆掉了。怎么拆?先把环城的汤池给填了吧,用池中之水来浇灌田地。就是法律严明禁止任何形式的考试培训,违者以犯罪论处。这是第一步,也是整个教育改革中必要的一步,这将把已经靠考试培训积累的资金流向其他地方,说不定能促进经济发展呢。根据以上分析,笔者提出一个教育机制的结构性改革方案。

  就全国而言,还需要逐渐将国家重点学科分散到不同的省市的大学里,要消除本科学校或者专科学校的概念,而是让大学都具有本科院系和专科院系,且专科院系多。对于目前大量混乱的大学状况需要整顿,部分大学是要降为中学的。

  基于对教育资源的平衡分配,要求教育资源分配的简洁性,尽量避免多等级的拨发,致使资源流失,变数增多。针对这点,要求中央政府直接控制和分配教育资源。具体做法是:地方各级政府不再直接控制当地教育,而只根据国家教育费率来对教育提供资金支持,即国家每年按一个费率从地方财政里收缴一部分作为教育投入,而地方政府不限制其对当地教育的额外投入,但尽量通过合理的费率政策控制这种情况的发生。根据财政情况每年调整费率来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这样达到中央直接控制教育资源的目的。

  对于教育资源的分配,通过在银行建立教育专项资金账户,直接由中央完全透明地分配,必须完全透明,使一般公民可以看到每一笔资金的流向。资金分为两部分:基础教育资金和高等教育资金。基础教育资金分为两项:硬件投入项和软件投入项;高等教育资金分为两项:基础投入项和科研投入项。

  基础教育资金的硬件投入项的拨发原则是:全国同阶段(小学、初中、高中或职中)学生人均享受额相等,每个学校一个账户,直接从中央基础教育资金硬件投入项账户拨发到学校账户;软件投入项,即教师工资的拨发原则是省(直辖市)级同阶段教师工资相等,而为了监督教师职责是否尽到,需要配以教师的学校聘用和学生解聘制度和较高的工资水平。教师的学校聘用和学生解聘制度:教师由学校高薪聘请,从事教学工作,而为了督促教师需要将教师的解聘工作交给学生,这需要一套网上不定期的教师评价系统,使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通过网络来对相关教师进行评价(或者建议、要求),而教师的解聘或者奖励都将由评价的积累(或坏或好)情况决定。基础教育学校校长通过申请聘用制产生,学校行政团体职责是负责教师聘用和解聘(不是拍板,只是处理)事宜,安排教学活动,合理使用教育资金。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只是监督资金使用情况,管理教师评价系统(对外透明,学生个人只可输入不可修改,修改操作由教育行政部门执行,但任何一项修改都需要评价学生、当事教师及所属学校的三方申请,否则一律是非法操作)。

  高等教育资金的科研投入项的拨发原则是:按学科需求向中央直接申请,配以严格的审核制度;而基本投入项的拨发原则是:全国同级(学生、教师)人均相等,由中央直接向学校基础建设专项账户和教师个人账户。高等教育推行教授治校方针:省(直辖市)级教育行政部门遴选聘用校长;校长聘请教授和教师,并合议制定政策,组建行政管理层负责招生、考试、后勤等;教授对校长(及其组建的行政管理层)持罢免权,对教授持弹劾权,行政管理层聘用行政人员负责相关具体行政工作。

  通过以上的一系列措施,应该说基本能控制教育资源的过度集中,拆散了应试之城,破坏了应试教育的根基,要把应试教育的垃圾打扫干净还需要教育内容上的丰富。

  小学和初中阶段,学校教育是全民教育,教育重心在于学生的人格培养、素质提高、生活能力锻炼、基本知识储备。考核基本知识储备情况的方式当然是考试,但是这种考试只要求合格,不设定分数等级,更不能排名。初中阶段还应该对未来专业和职业方向作介绍,为学生求学甚至职业之路的规划有个参考,而不是像现在一样被动地由考试结果决定人生之路;初中阶段可适当强化基础数学的教育。

  高中和职中阶段是全民教育的强化阶段,仍然强调人格培养,素质提高,但是综合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尤为重要)培养应该被提到较高程度,所以这个阶段,无论是职中还是高中都不能分科,更不能分专业(对于像护士等特殊职业方向的只能加课程而不能侧重护理的课程),但存在职业规划要求,即应该给学生职业的规划方案,主要是某职业所需的知识储备包括哪些,该职业所从事的主要工作等。为了实现综合能力提高,课程上应该适当引入经济学、心理学、哲学的教育;引入微积分的教学内容,强化数学能力(尤其是作为学术研究方向培养的高中教学),是向高等教育过渡的准备。这一阶段也是需要考试的,但这决不能是唯一评价标准。另外高中的录取要高要求筛选,主要方式就是自学考试,但也需要综合评价。

  以上是丰富基础教育内容的需求。需额外补充的是,基础教育阶段的物理教学应该以科普的方式进行。而不是像现状,没有高等数学的基础,就做过多的理论简化,但教学上却强调大量的计算,从而导致学生在这方面丧失想象力,甚至产生厌恶。这种结果对国家的物理研究是很不利的。而科普式的物理教学则可能更大的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在具备足够的数学能力时就可能变成学术研究能力。

  继续高等教育的筛选也是以自学考试为主的综合评价方式,因为中学阶段有对专业和职业规划的了解,所以学生具备了自主选择求学方向的机会,可以根据《应用型人才教育自学考试大纲》和《学术研究型人才教育自学考试大纲》的要求和自己的兴趣爱好等各方面的情况自行选择方向。

  高等教育模式:三级自选式培养。本科或者专科院系均设甲乙丙三个等级的评价体系(针对关键课程),其中丙级为毕业等级,表示高等教育合格者;乙级为获得学位(包括学士和技师),表示高等教育良好者;甲级为获得深造资格,表示可以免笔试(只能免笔试)继续深造,进入职业学术研究领域。进入高等教育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一个等级进行学习,只有所有的关键课程达到所选等级的要求才合格,否则重修或者选择降低等级。专科与本科之间的跨越需要达到目标院系的关键课程要求。职业学术研究领域取消学位制,作为国家的学术动力,其目的在于形成平等和自由开放的学术气氛,以学术成果论英雄,而不是拘泥于学位等级,从而分散学者的精力。

  总结:

  以上便是笔者对中国教育的分析和改革建议,提出作为一种思路。

  另外笔者认为,大师级人才是培养出来的,但也不是培养出来的。说是培养出来的是因为大师的出现是要有一个公平合理的教育体制的,就是要有愿意勤勤恳恳养马的人和伯乐;说不是培养出来的是因为公平合理的教育体制下大师不需要刻意塑造而自然冒出来,相当于说千里马客观存在,只是在小马驹里谁也不知道罢了。教育要求公平,才有望出大师,而不是说想方设法地进行教育攻关,因为谁能知道大师的种子到底被上帝撒在何方了,东部还是西部,南部还是北部,城市还是乡村,穷人家还是富人家?没人知道吧。因为上帝是随机播下的,这就意味着任何地方任何家庭都可能有大师的种子。那么教育不公平岂不就是先让大范围内大师的种子渴死,再来小范围里培养吗?按概率来说这个小范围可能根本不存在大师的种子!

  李勇

  云南省广播电视局绿春县中波台(662599)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