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增加可能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 来源:学问
  • 关键字:大气,全球变暖
  • 发布时间:2014-12-24 15:17

  【摘要】全球变暖,可能暖在昼夜温差在减小,每天的最低气温在升高,每天的最高气温不一定在升高,会导致冬天偏暖,而夏天不一定很热.变暖的原因是大气的质量在不断“加,其中二氧化碳的贡献率最大,但是,这种变暖是不能用温室效应来解释的,而节能减排的措施是正确的。

  【关键词】全球变暖;昼夜温差变小;大气质量增加;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气体能让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通过,却能阻碍波长较长的红外线的传播,由此认为二氧化碳有升温作用。本文认为这种观点是不够严密的,理由之一,是所有的透明气体都能让可见光通过,都能阻碍红外线的传播,这是所有的透明气体<空气、水蒸气等>所具有的共性,并不是二氧化碳气体所独有的,如果二氧化碳能称为温室气体的话,那么所有的透明气体都可以称为温室气体,理由之二,是任何气体的增多,当太阳光通过气体时,气体都是起着吸热降温作用,而不能起到升温作用,这一点将是本文重点分析、论证的问题。

  1 认清温室的作用

  塑料大棚和玻璃房,我们通常称为温室,那么温室的作用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当今的小学生都能回答的,不就是有升温作用吗!如果这样笼统的回答,我们很难认清温室的一些本质问题。

  温室的作用,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白天,有太阳光时,温室中的温度升得比室外要高,简称白天温室具有升温作用,这是温室所独有的特性,特性是鉴别温室效应的依据;二是夜#,温室具有保温作用,这是所有热的不良导体所具有的共性,共性不能作为鉴别温室效应的依据。

  2 月球和地球表面昼夜温差对比带来的启发

  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近三百度,而地球表面昼夜温差却很小,有植被和水的内陆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沙漠地区温差更小,造成地球温差变小的原因是大气和水,根据温差比较,可以带来的启发是:在白天大气可以起到吸热降温作用,大气越多降温效果就越好,在夜#大气起到保温作用,大气越多保温效果就越好,由此可以得出如下推理:当地球上的大气质量逐渐增多时,地球表面昼夜温差会逐渐减小,即每天的最高气温会逐渐下降,而每天的最低气温会逐渐升高,直至处于恒温状态。

  由于大气在白天起吸热降温作用,不具备温室的特性,所以,大气不能称为温室气体。

  3 全球变暖暖在何处以及变暖的原因

  近百年来,大气质量是否在增加呢?回答是肯定的。由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每天消耗着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每天要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的工业废气,其中二氧化碳的贡献率最大,由上述推理可知:全球变暖,暖在昼夜温差在减小。再考虑一下耗能放热因素的影响,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大气质量的增加,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全球变暖主要暖在昼夜温差在减小,即每天的最低气温相对在升高,而每天的最高气温不一定在升高,导致冬天偏暖<最低气温在零度以下的天数会减少>,而夏天不一定很热<高温天气的天数可能会减少>,四季界限越来越不明显。

  如果大气质量继续增加,不久全球将进入恒温期,恒温期的初步定义是昼夜温差不超过五摄氏度,如果将恒温期的定义规定为昼夜温差不超过十摄氏度的话,当今全球已经进入恒温期的初始阶段。

  节能减排可以防止全球变暖,全球变暖与二氧化碳有着重要的关系,也可以说二氧化碳的增加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但是,这种变暖,是不可以用温室效应来解释,也就是说二氧化碳气体不能称为温室气体。

  4 二氧化碳不能称为温室气体的原因

  温室的薄膜也能让太阳光通过,也能阻碍红外线的传播,为什么薄膜可以使温室升温,而所有的气体都不能起到升温作用?主要体现在薄膜的"薄"字上,当太阳光通过薄膜时,薄膜也要吸热升温,由于"薄"字,质量就小,吸收太阳光的热也就少,对温室中的热量增加影响很小,如果将薄膜换成无限厚膜的话,太阳光的热传到温室中就会很少,室内温度就会比室外温度低,所以,所有气体只能相当于厚膜,而不能与薄膜相提并论。

  5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二氧化碳有!有温室作用

  我不清楚科学界是根据什么实验来认可二氧化碳具有温室效应的作用,但我见过有关学者所介绍的实验,说验证了二氧化碳具有温室效应,实验的现象并没有错,错在他们不了解温室的特性,不知道如何做出正确的比较。

  取四个相同的玻璃容器,越大越好,A中抽成真空<实际上是不需要A都能说明问题的>,B中充入二氧化碳气体,C中充入与B中等质量的空气,D中充入与B中等质量的二氧化碳和等质量的空气,将四个容器放在相同的日光环境下,测量四个容器中的温度来比较。

  那么,四个容器中的温度有何差异呢?如何对比才能说明二氧化碳是否有温室效应呢?我认为,A容器中的温度最高,其次依次降低。如果B容器中温度高于A,说明二氧化碳有温室效应;如果C容器中的温度高于A,说明空气有温室效应;如果D容器中的温度高于B,说明空气有温室效应;如果D容器中的温度高于C,说明二氧化碳有温室效应。我认为这些假设都是不成立的,如果这些假设都成立的话,地球上白天的温度要比月球上的温度要高,在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管中,充入二氧化碳或者空气不是更好吗?有关学者用B和C容器中的温度做对比,从而验证了二氧化碳有温室效应,这种对比是错的,由于二氧化碳的比热容比空气的比热容小一些,吸收相同的热量,二氧化碳温度就升得高一些,说明二氧化碳的降温效果比空气差一些,并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具有温室的升温特性,只有当二氧化碳不断增加,原来的大气在不断地减少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起到升温作用。

  上述四个容器都是封闭系统,大气层也可以认为是封闭系统,如果C容器可以看成百年前的大气层的话,那么,D容器就可以看成是当今的大气层,如果在D容器中充入更多的二氧化碳,D容器中的气温将会更低。

  陈军

  安徽省滁州市沙河中学(239060)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