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思路探究

  • 来源:学问
  • 关键字:企业,思想政治,创新
  • 发布时间:2014-12-24 14:43

  【摘要】改革开放之后,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企业在不断地进行转行升级,企业管理也面临着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也是企业长盛不衰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就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进行探析,一要创新观念,思想政治工作先行;二要组织引导,激发主人翁意识;三要以人为本,打造企业核心精神。

  【关键词】创新观念;组织引导;以人为本

  思想政治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简称,亦称思想工作或思想教育。它是一定的阶级和政治集团,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有目的地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以转变人们的思想和指导人们行动的社会行为。主要为了启发人们的觉悟,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动员人们为实现当前和长远的革命目标而奋斗的的实践活动。它不仅要解决人们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行为等问题,还要解决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问题。对于企业而言,坚持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大局,做好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工作,与此同时,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不断加强和改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

  尤其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之后,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来引导企业管理者和职工树立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充分调动企业管理者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和构建和谐企业文化,为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的提供重要保证。

  1 创新观念,思想政治工作先行

  企业只有不断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新模式,树立创新意识,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才会为企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建立有力的保障,才会为企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建立强有力的保障。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也日趋完善,企业的组织形式、内部环境、人员构成、生活观念、利益诉求等方面日趋复杂。以前纯粹的理论灌输、生硬的教条、过于形式主义的会议宣传,已经很难奏效。为了适应新情况,主动改进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营造更加和谐、文明、融合的企业环境,需要一种观念的创新。

  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中,有一个原理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很多情况下,企业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倾向于事后做,要改变“事后做思想工作”的作风。主动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掌握人们的心理和思想活动规律,把握职工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特征,文化素养、社会关系及其所处的环境对其思想变化影响的规律,发现苗头,事先做好工作,主动把思想工作做在前头,增强工作的实际效果。运用好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这一原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具备一些适应企业长足发展的新的理念和新的方法,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宣传策略和保证措施。通过“舆论先行”,做好理论宣传,让大部分职工理解企业的各项工作、各项措施和各项改革,然后再正式启动各项改革措施。改革措施实施过程中,根据职工不同反映,主动疏导,直至改革顺利完成。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来进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和发展,要适应企业深入改革的需要,发挥好政治优势,针对员工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前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化解各种矛盾,引导员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努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实现经济发展的宏伟目标而发挥其重要作用。

  2 组织引导,激发主人翁意识

  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企业党组织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属于管理学的激励理论范畴。所谓的激励就是领导者对员工的激发和鼓励,促进员工发挥其才能,释放其潜能,最大限度地、自觉地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工作中做出更大的成绩。要以人为本,成人成事,抛弃传统的恩威并施激励方式,鼓励每一人成为人才,成就一项事业,满足每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高层次需求。同时,竞争是社会前进的动力,领导者应善于将竞争机制引入内部管理,从而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要充份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而人都是有感情的、通晓道理的,真正入心入脑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是互动的,不但要有组织者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说服教育,而且还有职工自觉接受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动力,把两者的积极性都调动超来,主体和客体现个方面都达到相互交融,相互贯通。这是组织通过改善内部机制的引导方式,实现说教向引导式,号召式向激发式,“我说你听式”向“参与互动式”转变,激发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创新活力。思想政治工作立足点应放在班组,受其工作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虽然班组的特征,不能采取单一形式,对不同的人和事应本着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和爱护人的原则,平衡心理,缓解矛盾,使班组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落到实处。通过有情操作和物质化相结合,真正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明理知情的疏导功能、稳定人心的凝聚功能以及团结鼓励的激励功能。

  要科学的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以及中国梦的重要思想。要旗帜鲜明地用中国共产党的先进理论来武装党员、教育职工,牢牢把握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企业中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弘扬正气,抵制歪风,要转变思想政治工作“平衡中庸”的观念,更加注重发扬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以社会先进思想为主导,倡导先进、弘扬正气,批评错误、抵制歪风,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建立强有力的保障。

  3 以人为本,打造企业核心精神

  从培育企业精神的高度,使得企业中的每个人都对企业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可以将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的文化建设同时进行,但是两者不能互相代替,而是同时并举、相互促进。

  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党的建设的灵魂和重要法宝。因此,企业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企业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干部职工的思想、工作、生活实际出发,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以实际行动去关心人、尊重人、引导人、塑造人,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广大干职工的创造性,激发和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在以人为本的过程中,运用文化的力量,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更加贴近人的生活方式。因为就其本质而言,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精神性的存在,必然需要文化的支撑。打造企业核心文化,做好道德文化和制度文化各方面的工作,有利于一个企业的长展。

  企业的精神体现在企业的文化中,主要蕴含在道德文化和制度文化中,所以进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主要抓好这两个文化的建设。在道德文化方面,要突出强调“信念、道德”和思想意识转化教育。思想政治工作要紧密结合干部职工在思想认识和工作中产生的新问题,释疑解惑,统一思想,进而形成“团结奉献、求实创新、追求卓越”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塑造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形象,以共产党员示范作用,引导企业职工在为企业建设与发展付出奉献并取得相应劳动报酬过程中,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恪守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引导职工从个体意识向团队意识转变、从过于谦虚向更加自信转变、从单打独斗向相互信任合作转变、从勤劳向高度转变、从注重关系向主动竞争转变。

  在制度文化方面,要深入法制和企业规章制度教育。要构建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国家原有的法律法规有了较大的修改,企业规章制度也随之进行修订和完善,要对职工进行普法教育和企业规章制度的普及教育,知法才能守法。引导企业职工自觉依法和按规从事,力倡职工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平和的心态和文明有序的行为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并善于依法行使权利、义务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开展普法教育,有效的提高了职工的法律知识,增强了依法维权意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也要求企业职工必须树立“现代意识”,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相关问题,了解国家关于公司和企业的基本法律制度,学习企业内部制度规章,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关键,是要着眼于人的现代化,强化人对现代化制度的掌握、了解和运用程度。

  按照企业发展目标和方向,培育企业核心精神。这种核心精神是一种共识,一种理杨,一种信念、一种归属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通过对企业道德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构建,以及对广大职工的教育,使企业一方面形成民主、宽松、和谐向上的气氛,另一方面打造企业内部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得职工产生更多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进而产生主人翁责任感,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思想政治工作应着力把规范职工工作行为乃至社会、公众形为作为核心精神培育的立足点,通过职工良好情操的培育,折射和塑造出良好的职工整体精神风貌,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企业文化建识,两者互为促进,用文化合力推动企业生产力的向前发展。

  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企业中更加凸显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重要性,如何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发挥优势、发挥效力,着眼于创新的观念、组织的引导和企业核心精神的打造,将这些方面的因素融入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全过程,从而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有效性,反之,又可以促进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

  章熙飞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房地产交易管理所(245700)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