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学生练习情绪的因素

  • 来源:学问
  • 关键字:学生,练习,情绪
  • 发布时间:2014-12-24 13:53

  【摘要】在体育课教学中,影响学生练习情绪的积极练习情绪和消极练习情绪因素是复杂多样的,既有来自体育教学方面也有来自教师方面,还有来自学生自身方面。积极的情绪使学生求知欲增强,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消极情绪干扰心理活动稳定性并影响个体运动技术和技能的学习与掌握。因此,分析影响学生在体育课中的练习情绪,探索学生练习情绪内涵,对于完成课的任务,提高课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影响;学生;练习;情绪;因素

  练习情绪,是指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从事练习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是一种潜在的隐形因素。在体育课教学中,影响学生练习情绪的积极练习情绪和消极练习情绪因素是复杂多样的,既有来自体育教学方面也有来自教师方面,还有来自学生自身方面。我们在体育课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学生练习情绪高涨时,在课中听讲就会表现出全神贯注、专心致志,观看示范动作就会目不转睛,练习时就会一丝不苟刻苦认真;当学生练习情绪低落时,则表现为心不在焉、疲沓意倦,不仅耽误练习时间,影响完成动作的质量,而且还会出现意外伤害事故,因而,探索学生在体育课中的练习情绪因素,对于完成课的任务,提高体育课的质量十分必要。

  1 教学方面因素

  1.1 教材内容对学生练习情绪的影响。

  体育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练习情绪有着密切的联系。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富有娱乐性的游戏、比赛类教材,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练习情绪亢奋。而纯竞技或者枯燥单调乏味的教材则势必降低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消极联系情绪相伴而生。所以,在大纲范围内选择和安排教材,一定要在考虑教材科学性、系统性的同时,应注重教材发展的趣味性,使其符合学生身心特点。

  1.2 教学过程对学生练习情绪的影响。

  一堂体育课的重点、难点以及练习难度、强度、密度、节奏、手段等是否科学合理,都会影响学生的练习情绪。因此,在实施组织教学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性别、体质状况、接受能力等,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采用相应教法、原则、手段使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活泼、节奏鲜明、张弛相得益彰。有利于激发学生至始至终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学习、练习之中。

  1.3 气候条件和教学场地条件对学生练习情绪的影响。

  大家知道,体育课一般在室外进行,学生的情绪不仅受季节气温高低、风向风力大小、太阳光线强弱、天气阴晴等气候条件影响,而且也受教学场地环境、器材好坏等教学条件影响。气候条件一般是客观的,人为无法改变的,但是可以利用。

  比如教材教法的选择与安排,教学任务与教学要求的提出,尽可能做到因地制宜,化负刺激为正刺激,也可以激活学生积极情绪。对于教学条件的利用,教师不仅具有较大的主动权,而且还可以创造更好的教学条件,如清理平整场地,器材放置富有艺术性,标志规范醒目,课堂气氛活跃等同样可以成为一种良性正刺激,引导学生积极良性情绪的出现。所以教师应努力营造一个相对优美、舒适、安全、开心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快乐氛围中积极自觉地进行练习。

  1.4 教学集体鼓励对学生练习情绪的影响。

  体育课的基本活动形式是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活动。集体对个人的练习情绪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比如,当一个学生练习成功时,老师会赞赏,同学会叫好,这就增加了他的自信心和表现力;相反,当一个同学练习失败时,老师摇头其他同学唉声叹气、甚至讽刺、挖苦、嘲笑,都易加重其心理负担,由此产生沮丧、羞愧及愤怒,丧失对体育课的兴趣和对身体锻炼的厌恶。

  因此,老师同学都应该具有良好的心态,对成功者给予及时肯定表扬,对失败者给予诚恳的鼓励和耐心的帮助,增强其再次试做的勇气和信心,当他很小的进步得到集体的认可和赞扬时,他的练习情绪会更加饱满。

  2 教师方面因素

  2.1 讲解示范对学生练习情绪的影响。

  教师的讲解应简明扼要、条理清楚、风趣幽默;示范准确、协调规范、动作优美,学生能很快领会动作要领,振奋精神,易产生跃跃欲试积极要求练习的情绪。反之,讲解含糊不清、模棱两可、词不达意,示范动作僵硬、不协调,甚至难看或者失败,势必影响学生的练习情绪。

  2.2 教育教学方法对学生练习情绪的影响。

  教育教学工作以渗透德育为原则。当学生练习成功时能及时给予实事求是的表扬,防止偏爱;当学生练习失败时,在尊重学生人格前提下,从帮助、爱护、鼓励角度出发,根据不同对象及不同问题的性质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帮助分析产生失败的原因,指出改进的办法,使学生心服口服;当学生焦躁不安时,及时给予启发诱导疏通心理上的障碍;在课堂教学中,坚持正面教育、表扬与批评相结合,多运用适当的良性语言刺激,以增强学生情绪的正反馈变化;对于学生的缺点和不足,不要直接提出批评而从正面提出要求为好,这样有利于防止负反馈的产生,而有利于学生积极练习情绪的积累。

  2.3 保护与帮助对学生练习情绪的影响。

  运动技术动作具有快速、连贯、多变的特点。学生在进行练习时,稍一疏忽、犹豫或者因身心素质和技术动作要领掌握的欠缺都可能导致失败或损伤。所以教师的保护与帮助,对学生完成动作、掌握要领、免除后顾之忧尤为重要。正确的保护与帮助手段,可以使学生克服练习过程中的恐惧心理,增强学生的安全感。使他们有更大的勇气和信心大胆的进行练习。

  反之,就会出现犹豫、畏惧、胆怯心理,产生防御性反射而使动作僵硬、失形甚至失误。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运用接、扶、拦、挡、拨、托、提、拉、顶、送等保护与帮助的手法,并能根据学生掌握动作不同情况与不同程度给予相应的保护与帮助。当学生初步掌握动作要领后,应适时脱离保护与帮助,减少其依赖心理,提高独立完成动作的能力,有利于积极练习情绪的保持。

  2.4 教师情绪对学生练习情绪的影响。

  教师的上课情绪直接影响学生练习情绪,具诱导性。在教学中教师始终情绪饱满、风趣幽默、口令宏亮,哨声清脆悦耳、讲解简明扼要、辅导技术动作热情耐心,都能大大促进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反之,学生的练习情绪将受到消极影响。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去备课、上课,在举止言行上体现出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教师还应具有控制自己情绪、及时调整心态的能力,不应将自己的消极情绪带到教学中来,以免影响学生练习情绪的上升。

  3 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

  3.1 个性心理特征差异能使学生表现出不同的练习情绪差异,比较典型的有以下三种情况:

  3.1.1 内向型:具有这种个性心理特征的学生,一般表现为意志坚强、有自制力、不怕困难,对动作要领理解能力强,情绪稳定、情感平和。

  3.1.2 外向型:具有这种个性心理特征的学生,一般表现为敏感、好动、果敢,在练习时能发挥自己的特长、爱自我表现,精力充沛,言语动作急速,情绪表现的比较激烈,波动性大。

  3.1.3 抑制性:具有这种个性心理特征的学生,一般表现为怯弱、胆小、忸怩,练习时往往自感力不从心,反应迟缓,因而总是害羞、腼腆,怕同学耻笑,伴随产生失望、自卑、自暴自弃的消极情绪。由于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发展取决于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的教育因素,在遗传因素健全的情况下教育又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所以要注意因人而异的教学手段,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扬长避短。

  因此,对抑郁性的学生应适时多点表扬,鼓励他们在同学面前大胆练习,不怕出错,激活他们的勇气,克服害羞心理;对外向型学生,要慎重表扬,多引导他们专心做好练习,固化他们善于集中注意力的良好品质,同时还要强化他们浮躁情绪的缓解,在不断克服困难中磨炼意志品质。

  3.2 学生思维特点对练习情绪的影响。

  青年学生大脑的发育基本完善,智力水平迅速发展,认识和理解能力大大提高,所以情绪的表现多是积极亢奋的。但是他们在思考和考虑问题时,容易冲动、感情用事,主观臆想占优势。这就决定了他们易走极端,盲目,缺乏全面系统发现问题的思维特点,以至于有时难辨是非曲直、分不清荣与辱、美与丑、勇敢与强暴、自由与纪律、莽撞与果敢。如果他们对某个问题的理解与教师不一致时,就容易导致情绪的波动和不稳定。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因为学生的学习态度对情绪影响最大,而学习态度又依赖学生的思维与认识能力。所以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认识发展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多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问题的机会,帮助他们从问题的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客观分析,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不断认识问题中得到全面发展。这对于稳定积极的练习情绪至关重要。

  3.3 学生身体发育特点对练习情绪的影响。

  青年学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身体机能器官发育日臻成熟,性腺发育旺盛,这个时期学生的心理比较复杂,力量与耐力素质相对较弱,在练习时神经系统容易兴奋也容易疲劳,造成机能能力降低而导致情绪低落。所以,在教学中运动量的安排一定要合理,适中,布置练习作业应从发展学生全面身体素质出发,同时要加强薄弱环节的训练,以提高学生承受负荷的能力。切忌运动量安排上“成人化”、“竞技化”,练习手段“刻板化”,防止因运动量过大引起过度疲劳而产生对体育课的厌恶、冷漠情绪。

  3.4 运动特长对练习情绪的影响。

  学生在练习自己擅长的运动项目时,往往因完成动作比别的同学更协调、更完整、更优美从而会产生一种自我欣赏的、成功的、自信的内心感受,因此练习情绪高涨、表现欲更强。如遇上薄弱的运动项目,不但动作完成不好,而且还时常失败,容易产生灰心丧气、信心不足等消极情绪。

  因此学生的身体锻炼习惯与情绪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具有良好锻炼习惯的学生,体质好、热情高、精神饱满、注意力持久、意向主动积极。反之,情绪就易受到外界变化的影响。为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加强对学生责任感的教育,克服单纯从兴趣出发的锻炼动机,把体育锻炼看成是自身的需要,以此来激发学生练习的情绪。

  3.5 生物节律对学生练习情绪的影响。

  人体个器官的机能能力也是有节律的在周而复始地变化。不同时期人们的情绪表现也不一样。例如女生例假期就是受生物节律作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生理现象,故,女生在例假期情绪波动较大,教师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爱护。

  总而言之,情绪是一种心理现象,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具有冲动性和外置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绪表现是复杂多样的。积极的情绪使学生求知欲增强,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消极的情绪会干扰心理活动稳定性并影响个体运动技术和技能的学习与掌握。

  因此,体育教师在进行身体教育的同时,还要善于激发、保持、深化学生积极健康的情绪,使学生在鲜明、强烈、复杂、多样的情绪体验中受到熏陶和教育,使学生的思维在极为活跃的状态下,来支持与调节体育知识学习和健康锻炼行为,自觉地发展个性与体育能力。力争做到在体育教学实施过程中,运用科学合理、适宜恰当的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练习情绪,使“双边”活动在安全、和谐、有序、灵活、特色鲜明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

  【作者简介】李宏亮(1966—)男,陕西商洛市,教育学士,西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毕业。现为商洛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学科副教授。

  【参考文献】

  [1]体育理论(体育学院通用教材)

  [2]运动心理学(体育学院通用教材)

  [3]石正伟;浅谈情绪对体育教学效果的影响〖J〗;湖北体育科技;2000年04期

  [4]李景松,王鸿翔;试论体育教学中的情绪〖J〗;湖北体育科技;1996年02期

  [5]熊茂湘;情绪周期对运动训练与竞赛的影响〖J〗;娄底师专学报;1998年04期

  [6]洪小勤;体育教学中情绪调控的探讨〖J〗;湖北体育科技;2001年02期李进;

  [7]李世荣,马莉;浅析篮球运动训练中运动员的情绪调控〖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8]杨荣彦,张治国;论体育教学中学生积极情绪的激发调动与教学效果的提高〖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李宏亮

  陕西商洛职业技术学院(726000)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