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如何进行内部控制?

  • 来源:财会信报
  • 关键字:风险评估,内部控制,评价
  • 发布时间:2015-01-14 12:34

  (三)行政事业单位风险评估。行政事业单位风险评估是行政事业单位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重要步骤,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风险评估是合理设计和实施内部控制措施的基础,它贯穿于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活动的始终,也贯穿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始终。对于现阶段尚未形成较强风险防范意识的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而言,既要认识到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非常必要,也要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难度。目前,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开展风险评估工作,需要解决由谁评估、如何评估、何时评估等问题。

  (四)行政事业单位控制活动。行政事业单位控制活动是和风险应对联系在一起的,是风险应对策略的具体实施途径。确定了风险应对策略,行政事业单位就要根据不同的应对策略采取必要的行动以应付影响目标实现的风险。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合理分析、准确掌握管理人员、关键岗位员工的风险偏好,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避免因个人风险偏好给单位带来重大损失。

  根据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目标和风险集中的领域,行政事业单位控制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岗位设置有关的控制机制或方法,具体包括内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关键岗位业务人员和部门负责人的轮岗制度,以及不相容岗位相分离控制。二是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决策和审批有关的控制机制或方法,具体包括议事决策机制和授权审批控制。三是预算控制。四是资产保护控制。五是会计系统控制。六是信息技术控制。

  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监督

  评价监督是行政事业单位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评价监督制度,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评价监督工作,提高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评价监督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监督乏力,外部监督太远,内部监督太软,监督不到位和多头重复监督现象并存,加强和改善行政事业单位评价监督任重道远。

  就内部控制而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关键在执行,行政事业单位评价监督就是通过评价、监督检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过程和结果,促使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并执行内部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监督程序,就是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从开始监督到结束监督行为的基本过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监督的具体程序,因监督方式、监督主体、监督内容及其监管要求等的不同而不同,但一般应包括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报告阶段和改进阶段。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监督的准备阶段主要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监督项目立项、组成内部控制评价监督小组、监督前期调研、制订内部控制评价监督方案、下达内部控制评价监督通知书等。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监督的实施阶段是内部控制评价监督的关键阶段,基本步骤包括了解控制目标、进行风险排序、关注关键控制、收集相关信息、实施测试、汇总缺陷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监督实施阶段工作是具体的,审计领域在审计实施阶段的流程已有比较具体操作程序可以借鉴。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监督的报告阶段,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监督的一个重要环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监督报告向谁报告,因管理体制和监管要求的不同而不同,但一般情况应是谁负责监督工作,就向谁报告。特殊事项越级汇报是必要的,但在实行科级官僚体制的行政事业单位一般应逐级汇报。监管要求向外披露或报告的,应及时按要求向外编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监督报告内容、格式不是固定不变的,应简单、实用,突出重点,最好能够表格化、指标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监督报告内容不仅仅是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监督情况、监督结论和改进建议都需要报告。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监督报告没有固定的流程,一般包括:整理、分析、复核现场监督工作记录,形成监督结果,对监督结果进行充分沟通,编写监督报告初稿,出具正式监督报告,总结归档。

  (未完待续)

  文 李三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