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人在职业半衰期该如何自救?

  • 来源:财会信报
  • 关键字:会计,职业半衰期,财会
  • 发布时间:2015-01-14 12:44

  每一个行业都存在“半衰期”。所谓“职业半衰期”,是借用物理学中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的概念,来说明职业的不稳定状态,或者需要学习的状态。那么,财务人员所面临的职业半衰期是多久?如果处于这个阶段,我们又该如何自救呢?

  人才也折旧

  很长一段时期里,一提到会计人,人们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个戴着瓜皮小帽和眼镜、一手算盘一手账本的“账房先生”形象,且以年老者居多。而在当今时代,财会人早已不能再靠拿着一个算盘,就可以稳稳当当拨拉大半辈子的时光,即使你仅想守着这一亩三分地、不求上进地过一生。

  相反,与物价上涨、通货膨胀、信息高速流动等多方面压力一起到来的正是人们对于职业的不安全感。诚如人们常说的,在这个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世界上也不存在一个职业是完全稳定的。尤其是对于财会人而言,新会计准则、内部控制、会计信息化等,每一项新规或制度的出台,都意味着财会人又拉开了学习与充电的大幕。

  某民营企业财务经理吕玲告诉记者,在她从事财会工作十几年的过程中,那种她曾在父辈们身上感到的随着工作年头与日俱增的从容感,越来越少地出现在现代职场人的身上。无论是从上级还是下级,抑或在自己身上,她都能感到人才折旧带来的不安全感,只是在刚刚工作的年轻人身上这一点更为明显而已。

  据相关统计显示,25岁以下的人,职业更新周期人均为16个月,而这一周期还有不断缩短的趋势。有机构做过调查,高达50%的受访财会人表示,财会行业的职业半衰期仅是3年至5年;29%的受访财会人认为,自身的职业半衰期为5年至10年;仅有15%的人认为职业半衰期在10年以上;还有6%的人认为职业半衰期已经缩短到3年以内。

  半衰期越来越短

  在相关媒体的调查中,财会人普遍感觉到财会行业的职业半衰期越来越短。原因有三,一是近年来财会领域的发展较快;二是财会方面的考试、资质等项目增多,为财会人提供了更多的竞争平台;三是财会行业正处于从财务会计到管理会计的转型期,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调查中,一位网友表示,财会人职业半衰期越来越短是一个趋势。前些年,在会计制度的改革和信息化的进程中,就出现了很多财会人跟不上节奏,被行业二次选择的案例。

  吕玲表示,初到财会岗位上时,觉得很多工作都是程序化的,很多问题都有固定的流向或解决方式,但越是深入这个领域,越发现原来工作可以做到那么深入和细致。这都需要财会人不断思考、不断学习,而如果没有这些思考与学习的积累,在繁琐的工作中,财会人很难看到或发现可以求新求变之处。

  另外,有些财会人还表示,处于不同层级、不同类型机构的财会人,其职业半衰期也存在差别。一般而言,越高层级的财会人,职业半衰期会相对变长,也就是说其职业的稳定性会更高一些;在民营企业工作的财会人,工作时间越长越稳定,职业半衰期也就越长,这是因为对于民营企业的老板而言,下属的熟悉与信任度往往是其更为看重的。

  职业半衰期越短,一个人的职业或发展越不稳定,财会人应对这一问题的法宝就是通过不断充电,走在行业发展的前面,至少也要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到高校深造,报名参加多种考试不断充实自己,甚至不放过每年一次、24学时的继续教育。

  “活到老学到老”,对于很多财会人而言,学习与工作已成为他们习以为常的一种状态,忙碌被解读为充实,书本的枯燥被解读为故纸堆里的风景。职业半衰期的存在是压力,也是动力。

  文 陆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