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准“马太效应”的方向性

  • 来源:财会信报
  • 关键字:马太效应,方向性,企业管理
  • 发布时间:2015-01-14 12:36

  “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现实中常见的这种呈两极分化趋势的现象,在管理学中叫作“马太效应”。直面这种现象,往往能给管理者带来预见和准备,有利于及时管理。

  “马太效应”现象可谓无处不在,例如:钱越多,生财越快,导致富者愈富;名望越高,获奖越多,得到的激励也越多,出成果会更多更高级;人心越善良,社会公德越好,社会风尚也会越好,善化更多心灵;人才越多的城市,对人才越有吸引力,源源不断流入更多的人才。相反,钱越少,赚钱越没路子,导致了贫者愈穷;名望越低,获奖无望,得到负信息的刺激也越多,做事更不会成功;人心越丑恶,社会公德越败坏,恶性循环,导致世风日;人才越少的城市,对人才越没吸引力。事情总是这样,基于某种基础产生一种难以遏制的惯性和冲击力,朝着正或者负的方向继续善花或恶化。物理学中的加速度理论,把一只猫从二楼抛下,这只猫不会死;但若把它从五楼丢下,它降落的速度不再是原来的速度,而是呈“加速度”迅速增快,落地冲击力够大,这猫就会无以抵抗这股巨大的力而死去。“马太效应”也是这样,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一种惯性力量,呈现“越来越”好与坏的两极分化。

  企业中常常很难苛求都是清一色的好人好事,求同存异是一种客观态度。企业管理要善于学习“马太效应”的启迪,明白“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管理好了,员工就会越变越好,管理不当,员工可能越变越坏;管理好了,企业效益会越来越好,管理不善则可能使公司每况愈下,走向破产。这些变化都往往呈“越来越”的加速度,要善于在早期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否则积累到一定程度,往往为时恨晚。

  管理学中的“马太效应”源自《新约全书》“马太福音”第25章的第二节“按才干受责任”:主人要出远门,按才干分别给第一个仆人五千银子,给第二个仆人二千银子,给第三个仆人一千银子。后来,主人回来了,得知那领五千银子的拿去做买卖,赚了五千;领二千银子的拿去做生意,也赚了二千;领一千银子的,因怕银子丢失把银子埋在了地里。主人夸奖赚了钱的两个仆人说,“好!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更多事派你管理;可以来享受当主人的快乐。”并分别给予加倍的奖励;对银子埋在地下的那个仆人,主人不但不给奖赏,还说他又恶又懒,夺过一千银子给了第一个仆人。这个故事寓意的是天国的法则: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把无用的仆人丢在外面,任他在那里哀哭,暗示了“天道酬勤”。拿银子做事,越做越生财,守财奴藏着银子,非但得不到奖励还应该受到惩罚。

  “马太福音”第2章有这样的记载:“希律王当政的时候,耶稣生在犹太的伯利恒。有几个博士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据考,“希律王”在公元前4年已去世,也就是说耶稣的降生,未必就是公元元年12月25日,至少是在公元前4年,甚至更早。马太福音第25章的记载大约也就发生在耶稣降生后的几十年间。在圣经这部“世上唯一没有作者署名的古老奇书”中,提到“才干”和“责任”,也提到了“管理”二字,这是十分有趣的,是在所有古书中不可多得的罕见提法,说明天堂也需要管理,而且有着先进的管理方法。“马太效应”具有截然相反的方向性,好的越好,坏的越坏。企业管理只要把准方向盘,“马太效应”就会带来越来越美好的明天,给企业管理者带来良性循环的管理效果。

  文 许亮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