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普生:体育让生活更美好

  推广“健康麻将”

  阳春三月,合肥市四方宾馆一间会议室里,二十多张麻将桌摆成3列,每张桌边坐着4位老人。看上去颇像某个棋牌室,但是——慢!你觉得哪里不对了吗?

  对,是安静。这里只有洗牌声和“吃”“碰”“胡”的提醒,完全没有棋牌室的喧哗。因为,这是安徽省直第30届老干部竞技麻将比赛,老人们得遵守《中国麻将竞赛规则》。

  现在,参与编写这套规则的张普生老人正穿着红色唐装在赛场来回巡视,他是大赛主持人,也是裁判。还是他,曾努力推动麻将“解禁”,将其变成了国家竞技项目。

  一提起麻将,张老就有一肚子话要说:“上世纪80年代初,打麻将就是赌博、不务正业的代名词,要是被公安机关抓住,轻则开除公职、重则判刑,所以人们只能在家里偷着打。我当时是省老干部俱乐部的副主任,有人跟我提出,能不能让麻将合法化,搞个麻将比赛?”

  张普生没有简单回绝这个事情,他想老百姓这么喜欢麻将,那它肯定有存在的理由。他查阅资料得知,麻将是由骰子、马吊牌和骨牌等古代博戏融合后的新游戏形式,最早见于《史记》。孔子认为“博”是一种雅戏。所以麻将牌是作为娱乐工具出现的,只是后来被一些人用作赌博了。他还从公安部门了解到,被作为赌博查处的大部分人打麻将其实不是赌博,只为消遣。于是张普生两上北京,将自己整理的资料送到国家体委。经过他多方努力,公安部终于下发了《关于公安机关不再干预麻将、纸牌的制造、销售问题的通知》,确定“只禁赌,不禁娱”。1998年9月,张普生参与编写的《中国麻将竞赛规则》出版。这标志着打麻将终于可以和其它棋牌类项目一样,堂堂正正地登上大雅之堂了。

  后来,张普生还参与制定了《国际麻将竞赛规则》,规则要求,比赛进行中的“对”、“吃”、“胡”等具体行为都要用中国话说出来,说错了要扣分。张普生自豪地说,“这大概是唯一一个要求在比赛中必须说中国话的国际竞赛规则。”他记得2009年在香港举行的一次国际麻将比赛中,一些欧洲选手甚至还把金发染成黑色,并穿上唐装,以示对中国这项“国技”的尊重。

  除了组织每年一届的省直老干部竞技比赛,张普生还曾连续12年担任中国麻将大赛组委会总裁判。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健康麻将”的理念:不以钱物为输赢赌注;打麻将一天不超过2小时;麻将声不影响他人的生活和休息。

  “打麻将是很好的养生之道,既能锻炼大脑,又能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对预防老年痴呆尤其有好处。”张普生指着两位鹤发童颜的老人说,“看到没?那两位是这届比赛中年龄最大的参赛者,都90多岁了,脑子好使得很!”

  体育改变一生

  虽然和麻将这种智力体育结缘甚深,但张普生的“老本行”其实是长跑,他年轻时是个出色的马拉松运动员。

  张普生1937年出生于安徽怀宁县。次年6月,日军从水、陆两路进犯安庆,怀宁陷于连天战火。张普生的父亲死于日军刀下,母亲离乡逃亡,3岁的他成了孤儿,被一对姓夏的老乞丐收养,三口人靠乞讨与拾荒艰难度日。有一年养父病重,养母将他送到两公里以外一个姓胡的家庭。6岁的张普生舍不得养父母,一个人偷偷跑了回来。

  给你条活路你不走?养母半是心疼半是恼怒,顺手抄起一根棍子,没头没脑向他打去,张普生只哭不躲。邻居家一个姐姐闻声赶来,夺下棍子扔到地上。张普生又捡起棍子递给养母,示意她继续打,他天真地想:养母狠狠打我一顿,消了气,就不会赶我走了……邻居姐姐心疼遍体鳞伤的小张普生,送来一碗稀饭给他吃,他却双手捧着碗,小心翼翼地端给了养母。养母没接,哭了。

  张普生如愿以偿留在夏家,为了替养父母分担生活重担,懂事的他拼命干活:上山拣毛栗子,下河摸鱼,到田间挖野菜……酷寒的冬天,他没有鞋子,只能赤着脚丫走在冰雪里,步步都像踩在刀子上。艰苦的生活严重摧残了他的身体,他的鼻泪管被冻坏了,左脚趾也落下了残疾,走路有点轻微的瘸跛。然而,非人的磨难也造就了他非凡的耐力,为他以后成为一名专业运动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解放后,张普生终于迎来人生的曙光,得到上学的机会。他深知这个机会得来不易,学习十分用功。

  张普生在芜湖一中读初二时,因为经常熬夜读书得了神经衰弱症,夜里睡不好,上课打瞌睡。祸不单行,残疾的脚还总是隐隐作痛,饥寒的童年留给他的严重胃病也来凑热闹——那段时间,他度日如年,情绪几近崩溃。好在校领导发现了他的病情,指定了一个体育老师教他锻炼。老师从跑步开始教起。慢跑了两个月后,张普生感觉到体质在明显增强,吃得饱了,睡得香了。他再接再厉,除了坚持跑步,一有空还去爬山。刻苦训练了一年多,他在芜湖市中学生运动会上跑3000米,竟然拿了个第一名!打那以后他一路高歌,1957年他“跑”进了安徽省体委运动队,并两次打破马拉松全国记录。他最好的成绩是1965年创造的,2小时19分24秒6,这个数字即使放在今天的马拉松比赛中,也依然值得惊叹。

  如今张老已经78岁,虽然膝关节不好,但仍然坚持锻炼。马拉松是不跑了,改散步,从安徽省体委走到工大,沿斛兵塘溜达一圈,再从宁国路回来。“这段路大约4公里,我一礼拜会走4次,每次锻炼完后觉得一整天都特别有精神,工作都感觉不到累,坚持长跑让我拥有一颗更年轻的心。别看我小时候落下很多病,上一次去体检,医生说我的心脏功能还挺好呢!”

  张普生认为散步最适合老年人,它和缓、轻松、安全、平稳,最关键的是“方便”,随时随地皆可锻炼。下雨的时候出门不便,他就改爬楼梯。

  “虽然养生的方式因人而异,不过动一动总会有好处的。”他朴素地总结道,“经常锻炼的人死得比较快!”

  什么?死得快?我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

  张老笑着解释,这个意思不是说锻炼会使人短寿,而是说人逝去的时候会平静、舒适、不遭罪。民间就有这样的老话:修得好死是福气。

  原来如此!享好活,修好死,确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

  体育改善了张普生的体质,并为他打开了通往更广阔天地的大门。张老觉得,自己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大半是拜体育所赐。所以,他希望全民体育的概念能够深入人心。事实上,就算不是专业运动员,体育也一样会影响到你我:突破自我的体育精神会激励我们努力工作,锻炼出一副好身板可以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体育,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文/王蕾(本刊记者)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