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过心梗鬼门关

  在52岁关口上,我得了心梗。

  我的父亲是心梗去世的,母亲是脑梗然后偏瘫去世的。我知道自己恐怕也难逃心脑血管出问题的命运,但一直侥幸企望避免。

  然而命运是强大的,我还是步了父亲后尘,且首发心梗的年龄比父亲提早了十多年。

  发病 胸口的堵塞压榨感把我憋醒

  2014年7月3日中午,我在一家餐厅吃饭,点了两个菜,其中一个是山药炒木耳,吃完就一直有点不舒服,心口像有什么东西堵着。

  晚上九点半左右,胸腔内充塞和压榨的感觉把我憋醒了。一量血压,107~167毫米汞柱。我有点紧张,查阅资料发现颇似心梗前兆。我赶紧给一位医生朋友打电话,她让我立即去医院。

  几分钟后,我和老婆到了医院,大夫接诊一量血压,脸色陡变,马上让我躺上急救床,吩咐护士准备心电监护仪、打点滴、抽血。约20分钟后,验血结果出来了,那位大夫十分紧张,在抢救大厅大声地跟我和家人说:这是典型的心梗!随时有生命危险!必须马上转院抢救!我们这里抢救条件不够,你们赶紧叫120吧!

  此时护士迅速往我嘴里塞了几种药,包括硝酸甘油。

  不一会儿,120急救车来了,我们直奔北京安贞医院。

  约12点,我们到达北京安贞医院急救大厅。医生开始给我做各种检查,然后用输液、注射和口服药物等方式对我进行溶栓治疗。我一直很清醒,胸腔里胀塞的感觉没有再加重,也没有濒死感等特别的危险感觉。

  在急救大厅待了11个小时后,我住进了安贞医院的12病房,一直住到7月14日上午。这是我出生以来时间最长的一次住院。

  专家告诉我,我很幸运,从发病到治疗比较及时,没有形成透壁型心梗,心脏没有受到明显损害。

  或许,这是命运对我的一次眷顾吧。

  点评

  ①

  家族有心脑血管疾病史,后代也高发。但说心梗“遗传”,并不代表心梗是遗传性疾病,只能说女性65岁之前、男性55岁之前,出现早发冠心病,其子女患冠心病、遭遇心梗的风险要高。冠心病或心梗的“家族抱团”,还跟一家人的生活习惯比较一致有关,比如都是重口味、都不爱运动等。

  因此需要提醒的是:父母有早发冠心病史(父55岁之前、母65岁之前),存在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以及吸烟史的人,需提防冠心病乃至心梗的发生。

  ②

  作者非常敏锐地察觉到了“心梗”的到来,这为后来的及时抢救打下了基础。

  胸闷的确是心梗发作的常见征兆,不过也要注意男女有别。男性急性心梗发作症状很明确,主要是持续胸痛和大汗;女性患者则主要是放射痛、后背痛、恶心呕吐多,胸痛和大汗相对少见,有时“自己都说不清楚”。

  临床上,心绞痛还可能表现为下颌疼、四肢疼痛、颈肩部疼痛、上腹部疼痛,有的表现为咽喉部紧锁感,常易误诊为牙痛、颈椎病、胃炎、急性胆囊炎和胰腺炎等。值得注意的是,“消化不良或胃肠不适”也有可能是心梗前兆引起的憋闷、胀满。

  ③

  获得了医生朋友“指导”,作者为自己争取了心梗救援的时间。

  出现心梗症状,可按“吃药-求救(电话)-打开门-坐/躺等”的顺序等待救援,同时记下心梗发作时间,对后续治疗有好处。

  碰到心梗时,患者不要慌,可取硝酸甘油、阿司匹林服下,然后打电话向亲人和120求救,然后打开门,坐下或躺下等待亲人、医护人员过来,最好坐/躺在电话机旁。这时,心态也应保持平和,因为越紧张症状越难以缓解。要试着放松呼吸。

  如果患者症状允许、联系120也很顺利,等待120急救是最合适的。但如果120他们来的得比较慢,患者就可自己简单处理,比如含服硝酸甘油、服阿司匹林(300㎎)后,由亲朋驾车去医院。一般不建议打车,因为不确定因素太多。自己骑车、步行去医院更是不现实的。

  反思 生活方式把我推向心梗

  住院期间,我对自己的病思考了很多。我得心肌梗塞,几乎是“必然”的。因为我具备了形成冠心病并发作急性心肌梗死的所有条件。

  首先是基础条件,我有这方面的家族遗传病史。其次,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把我“推向”这种病。大学毕业起,我就从事新闻工作。一直是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状态。

  我还好静不好动。我胃口好、饭量大,在报社那些年几乎天天有饭局,吃得油腻而味咸。我没有酒量,却常因公务而不得不喝。直接的诱发因素是7月2日下午和7月3日上午的会议。两个会超长,都在5个小时以上,导致我久坐不动。听许多人说过,久坐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果然,那天中午吃饭时,心梗就开始发作了。

  点评

  作者的反思非常有意义。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冠心病、心梗发作前一周左右,自己留个心,能抓住它们的“蛛丝马迹”。在心梗或冠心病发作前可能会有一个“不稳定心绞痛”,比如以前没有胸痛的,现在突然胸痛了;以前偶尔胸痛的,现在发作频繁、持续时间长了等等。

  感念 斩断贪念,爱惜身体

  疾病就是个因果,有病因必有病果,只是发作的早晚不同,没有谁躲得过去。要想不得病,就不要造得病之因,要想远离疾病,就要去除疾病之因。我的病因中,遗传因素无法改变,而与工作、生活习惯相关的因素,我都能改变。

  我到生死关口走了一趟,体会最深的还有“无常”一词。未来,生命有限、时间宝贵,我想让自己就此重生,多行好事、多积智慧、爱惜身体、健康平和。就像我在自己的微博中写到的:“疾病是一部人生教材。它给我们痛苦,让家人跟着担惊受怕受苦受累;也给我们启迪,让我们有机会思考人生的意义,斩断我们的许多贪执,逼我们放下许多包袱。”

  点评

  其实不管是精英还是普通百姓,对付心脑血管病的方法、道理都一样的,即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只要控制好危险因素,10个心血管问题,9个可预防。

  方法说来也简单,就是控制好9个因素:1.血脂异常胆固醇高2.吸烟3.糖尿病4.高血压5.腹型肥胖6.饮食中缺少蔬菜水果7.少运动8.精神紧张9.饮酒。

  文/包月明 采访整理/董蕊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