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创业板定增“金矿”

  “中小创”全年走势积弱,但创业板个股活跃度仍然较高。年初至今上证综指已经缓慢爬升接近创出新高,年初至今累计跌幅收窄至10%以内,约为8%,深成指年初至今累计跌幅约为13%;与之相反中小板指数截至目前累计跌幅仍达到17.8%,创业板指数至今仍无起色,全年跌幅接近20%。

  虽然创业板指数低迷,但其对板块个股活跃度的反应颇有失真。我们统计了今年截至11月30日的创业板个股涨跌幅,其中较创业板指数有20%以上超额收益(即全年涨跌幅为正)的个股有206家,占创业板目前上市公司总数的37%;剔除今年上市的新股后仍有140家,占今年以前上市创业板公司总数的28%,两项占比数值均不低。由此可见虽然全年创业板指数走势疲软,但是个股表现依然精彩纷呈,这也是我们始终对中小盘股保持乐观,强调精选个股的原因之一。

  我们观察今年截至11月底涨幅居前的创业板个股,发现其中存在一些共性特征。如金科娱乐、坚瑞沃能等公司属于通过外延并购跨界转型的经典案例;三聚环保、科恒股份、博雅生物则是受益于行业及公司基本面持续向好的预期;云意电气11月底抛出10转28的高送转方案,六个交易日涨幅超过60%。

  值得注意的是,创业板增发日趋活跃,规模占比逐年提高。A股增发规模已经连续两年超过13000亿元,其中创业板公司占比逐年快速提高,近两年增发家数在A股市场占比已经超过1/4,金额也突破1000亿元,募集资金占比2015年及2016年至今分别达到9%和12%。

  不同于主板和中小板的定增限售期规定,创业板如果按照市价发行可不受限售期约束,自发行结束之日起即可上市交易,这一规定自2014年推出以来,今年才有较多公司开始实践。在资金快速流入定增市场,折价率大幅缩水的背景下,通过参与创业板的市价发行获取足够的流动性,对定增投资者来说不失为是另一种选择;而对于上市公司来说,采用市价发行可以减少股份摊薄,且证监会对市价发行持鼓励态度,有利于上市公司快速通过审核,加快发行进度。

  事实上,创业板是二级市场投资者新的“金矿”。我们通过对20家样本公司中16家完成增发时间较长的公司分析后发现,有约八成公司在定增完成后三个月内获得正收益。将所有样本公司定增完成后一个月及三个月内的最高涨幅、收盘价涨幅,以及截止11月底的涨跌幅进行算术平均,五项数据均在15%以上,以三个月收盘涨幅计,平均收益率超过20%。

  我们认为上市公司完成无限售定增后,短期迎来利好的可能性大于其他公司。比如通裕重工,公司于2016年6月6日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告书,新增股份于6月14日上市。7月12日公司公告半年度业绩预增30-60%;8月3日公司发布半年度报告,同时公告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转增20股派1元。此后的半个月内公司股价走出一波凌厉的上涨态势,涨幅超过40%。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我们发现进行市价无限售定增后的上市公司有相当部分随后公告了一系列利好,包括高送转、业绩高增长等,这类公司在定增完成后的股价表现也相对比较强势。同时,定增参与者更倾向于在较短时间内减持,他们往往在增发股份上市三个月内就进行大幅减持。

  投资建议:首先,进行组合投资,分散个股风险以获得稳定收益;其次,投资的时间维度在一到三个月;第三,选择市值较小(100亿以下)的公司;此外,在选择个股时我们认为还可以重点选择增发市值占公司总市值比例适中、定增认购者较为集中的公司。综上所述,在基于组合推荐的基础上,我们重点推荐新近完成市价定增、现价在定增价附近或略有浮亏的新开普、晶盛机电、力源信息。

  东兴证券 孔凌飞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