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将进入第五阶段新业态

  12月7日三江购物拉出第11个涨停板,步步高、百大集团等传统零售公司随后也相继涨停,欧亚集团、中百集团等个股亦有不俗表现,整个商业连锁板块全线爆发,全天大涨2.85%。

  板块暴涨的表面导火索有两条,一是近期有消息称,电商十三五规划即将发布;二是阿里入股三江购物,后者连续涨停带动资金做多情绪。不过实际上背后的上涨逻辑是马云提出的新零售概念。

  新零售通俗讲是零售业线上与线下的融合(O2O)的新业态。国内零售业已经历了集贸式、商超式、连锁式以及电子商务四个阶段,随着国内电商增速放缓,以阿里和京东为首的电商巨头纷纷布局线下业务,O2O能结合线上流量与线下门店及物流的优势,可以预见O2O将成为零售也下一阶段的新业态。

  历史数据看,零售是最容易出长线大牛股的行业,但受互联网电商以及土地价格暴涨等负面因素的影响,过去几年传统零售商盈利能力急剧下滑,个股股价一直被压制在低位,市值甚至比自有物业和土地估值还低。新零售业态将激活传统零售商业务,有望驱动个股价值回归。建议重点关注苏宁云商、永辉超市。

  新零售在国内有优质成长基础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5年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达30万亿元,同比增长10.7%,消费占GDP总量达到45%。零售业拥有足够大的发展空间。

  纵观过去,零售业先后经历了集贸、商超、连锁店、电子商务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业态模式不同,但归根究底改变了产业两样东西,一个是成本的降低,这里面主要包括渠道成本,比如电商时代,做家具的不再局限于大卖场的形式,节省了日渐高涨的土地租金。另一个是效率提升,运营效率决定了产品到消费者的时间,这就涉及到物流的问题。中金公司的数据显示,电子商务模式下,零售企业的渠道成本和运营效率分别为6-15%以及7-30%,比起商超阶段,分别提升了2-5倍以及2-8.6倍。

  不过过去几年零售电商快速发展,渗透率已接近顶点,2015年国内网购总额占社会零售总额比约为13%,与英国旗鼓相当,远超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电商之后,零售业的下一个新业态尚未得到市场认可,但依然会围绕成本与效率两个核心进行。

  当前看,O2O显然最符合这两个核心点和产业发展趋势。传统零售市场存在效率低下问题,但运营体验好,减少了流通中商品与需求不匹配问题,提升了运营效率,而线上可降低成本,但在服装、电器等一些领域却无法提供真实体验,这都给了零售业线上线下再平衡机会。可以看到,阿里、京东两家线上零售巨头自2014年开始积极布局线下渠道,阿里联合银泰商业、京东入股永辉超市,二者各花费数百亿元绝对不是玩玩而已,而线下传统零售企业也在寻求转型,如王府井开拓网上商城、移动商城,实现全渠道销售体系,天虹商城开发红领巾APP,提供天虹到家服务。

  更重要的是,与国外相比,O2O在国内拥有优质成长土壤,这里面包括人群、技术与物流。从人群方面看,80后是网购消费的主力军,2015年人口年龄结构中,80后的人口规模已经达到6.38亿人,占总人口数量为47%。这类人群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比以往更加追求产品的品质、体验感及性价比。

  从技术面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手机,移动端的兴起是O2O技术进步最重要的体现,最直接的感受便是购物便捷,以前买东西,需要去商超现场购买,现在只需在手机下载APP在线下单后线上支付等待收货便可,即便现场购买,微信、支付宝支付也正逐步代替现金和银行卡,手机的便捷性一展无遗。数据统计显示,今年双十一,83%的订单来自手机移动端。另外一个是大数据,京东、淘宝、苏宁的大数据能够实现精准营销,准确定位客户需求,降低运营成本。

  物流也是O2O快速发展的基础之一。过去几年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交通的完善为物流业提供了发展的良机。数据显示,国内目前已拥有快递公司数量业已经达到8000余家,而业务量业持续膨胀,2011年-2015年国内快递业务单月总量同比增速基本维持在40-60%的高速增长区间内,2016年9月单月快递规模超过了27亿件,同比增速为48%。

  线上垄断企业最受益

  零售业每一个阶段,都伴随大牛股的出现,集贸式阶段有小商品城,2002年-2010年涨了近15倍,连锁店阶段的苏宁云商,2004-207年上涨了40倍,电商时代的唯品会,2012-2014年股价上涨30余倍。

  新零售阶段,线上电商凭借数据和流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阿里和京东在国内O2O领域保持双寡头垄断的格局,二者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能傍大款的企业在渠道、流量、数据、物流和资金方面将更具优势。从这点看,阿里综合零售O2O业态圈里有三家公司,银泰商业、三江购物以及苏宁云商,京东有两家,分别是永辉超市和一号店,另外,永辉超市还以股权的方式联合了联华超市和中百集团,与百联股份、贵州茅台均有战略合作,上述涉及的上市公司三江购物、苏宁云商、永辉超市、中百集团、百联股份将最先受益。

  从布局看,首选苏宁云商。原因在于:首先,物流是O2O企业的痛点。苏宁与京东一样拥有自己的物流,规模相当,目前苏宁尚有20个物流基地在建,建成后基本覆盖全国网络。上半年苏宁的存货周转天数已下降至40.8天,出现持续下降趋势,京东为39.4天,二者运营效率差距在缩短。

  其次在营销方面,京东是依靠低价竞争。苏宁用的是实体店体验+网店下单的模式。实体店确实占据苏宁较大的成本,但也给苏宁不一样的竞争优势。现在经营差的实体店将陆续关闭,改为苏宁云店,更强调体验式购物。

  再者从三季报数据看,目前货币资金311亿元+113亿的理财资金,资产负债表率50.8%。资金完全满足扩张需求。

  最后,最为关键的是,今年销售规模预计将达到1300亿元,PS不足一倍,淘宝280多亿入驻长线看肯定是要赚钱的,目前员工持股、淘宝与弘毅持股价格全部大比例倒挂。公司的股价严重低估。

  永辉超市也是一只值得重点留意的优质白马股,旗下的生鲜超市是值得关注的资产,目前公司净利率约为2.1%,此前通过参股联华超市和中百集团,同时引入京东和牛奶国际等战投,供应链在持续完善,未来净利率有望向沃尔玛(3%-3.5%)靠拢。

  本刊研究员 周少鹏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