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中药双向调节

  • 来源:家庭医药
  • 关键字:中药
  • 发布时间:2017-01-23 16:46

  中药是我国的国宝,它有着许多奇妙而且特殊的作用,比如一味中药能治疗病理相反的疾病。以三七为例,此药有活血化淤之功,然而其化中有止,并能止血;益母草能调经止血,然而其止中有化,又可活血通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中药双向调节作用。

  为什么中药具有这么神奇的双向调节作用?尽管目前还没有完全揭开其中的奥秘,但人们已经做了很多的探索,部分揭开了它们的神秘面纱。

  药量不同,药物的效应不同

  在中药中经常出现小剂量和大剂量药理作用相反的情况。比如,川芎小剂量能使受孕子宫收缩加强,而大剂量则有抑制作用;黄芪小剂量时能升血压,大剂量时则降血压;大黄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内钙释放影响不大,而对钙内流有促进作用,但随着剂量增加钙内流减少;黄芪水煎液在高浓度时能抑制T淋巴细胞转化,低浓度时能促进T淋巴细胞的转化;三七皂甙对血凝素诱导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免疫功能,具有低浓度促进和高浓度抑制的双向作用。

  炮制前后,药物的效用不同

  通过对药物进行一定的加水、加热、加辅料(如酒、醋、盐水、蜂蜜、药汁)等炮制处理后,药物不仅在物理性状上发生改变,而且其化学成分也发生变化。炮制使药物的纯度、溶解度、有效成分的质和量发生改变,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亦因之而变。如生黄芪具抗利尿及升压作用,炒黄芪有利尿及降压作用;生地黄有清热、凉血、止血的作用,熟地黄有滋阴补肾、补血调经的作用;蒲黄生用能活血化淤,炒黑则能止血。

  配伍以后可产生不同于单味中药的非凡作用

  同一药物由于配伍不同,则作用迥异。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药物配伍组合成方后,其相互之间产生协同、拮抗或相乘作用,生成新的物质或络合物,则整体作用发生改变。从现代医药学角度考虑,单味中药的成分尚且是一个多成分的集合体系,在复方中,则更是多个集合体的叠加,使原本已经很复杂的体系更加复杂。故复方中药理作用相反的成分同时出现的几率就更大。如四君子汤中既含有兴奋胃肠平滑肌的水溶性成分,也含有抑制胃肠平滑肌运动的脂溶性成分,两类成分共同完成对小肠运动的双向调节作用,该作用是四君子汤治疗脾虚患者存在胃肠功能紊乱的重要药理依据。在桂枝汤中,既含有升压成分,亦含有降压成分,它们一起共同完成对血压的双向调节。桂枝配麻黄,能起增强发汗解之功,而配白芍,则能达到收敛止汗之目的。

  个体差异使不同的人体对相同的药物作出不同的反应

  药物的作用是以人体的机能状态为基础。人体的机能状态不同,对同一药物可呈现出不同的作用。如,益母草对受孕子宫呈抑制作用,对产后子宫呈兴奋作用;黄芪在人体免疫反应偏低时可使之升高,反之偏高时可使之降低;甘草煎剂能增强应激状态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而对安静状态下的小鼠则呈抑制作用;人参对血压偏低者有升压作用,对血压偏高的人则有降压作用;麦冬在调节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中,当组织蛋白质过剩时,能减弱核酸的生物合成,当组织蛋白不足时则加强核酸的生物合成;白术对处于兴奋状态的肠管有抑制作用,对处于抑制状态的肠管有兴奋作用,所以白术既能治疗腹泻又能治疗便秘;人参、黄芪、刺五加、杜仲、阿胶等对人体的免疫反应过高或过低都有双向调节至正常的作用;金匮肾气丸既能治疗少尿浮肿的患者,又能治疗多尿或夜尿多的患者。

  同一种中药中含有作用相反的成分

  中药成分复杂,具有多种化学成分。每一味中药都是一个小的复方,同一种药可能含有药理作用一致的多个成分,也可能含有一定数量药理作用相互对立的化学成分,因而同一种药可能具有不同的或者相反的两种作用。如,大黄中含有的番泻甙A,为大黄泻下作用最强的有效成分,另外还含有鞣质,具有收敛止泻作用;附子中提取的去甲乌药碱能使外周动脉及全身血管阻力降低,血压下降,但附子中提取的氯化甲基多巴胺却具有升压作用。

  总之,中医中药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有些已经为现代科学所揭示,有些尚有待将来被揭示。当医生用同一种药物为你或他人治疗相反疾病时,你千成不要轻易下“医生用错药”的结论,也许医生正是在利用这种中药对人体的双向调节作用。

  河南省淮阳县人民医院副主任药师 常怡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