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银行业或迈入新阶段

  • 来源:金融理财
  • 关键字:零售银行业
  • 发布时间:2017-01-24 10:43

  12月8日,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发布的《2017年经济金融展望报告》对2017年中国银行业发展做了预测。2017年,中国上市银行规模将保持两位数增长,预计非息业务收入贡献度将达30%,不良率上升势头放缓,零售银行业务发展有望迈入新阶段,“金融科技(Fin-Tech)”向传统银行业务渗透,国际化发展进入战略优化阶段,净利润增速将与今年基本持平,但息差业务仍面临挑战,成本收入比面临长期拐点,资本充足状况压力较大,稳健经营、保持可持续发展是银行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具体分析如下:

  一、银行业资产规模继续保持两位数的稳健增长水平货币供应量、社会融资规模是银行规模增长的基础和重要决定因素。预计2017年我国M2增长11.5%左右、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长12.8%左右。此外,报告预计2017年上市银行的资产规模和负债规模增速将分别保持在11%、10.5%左右。

  二、不良贷款率上升势头持续放缓

  2017年,虽然部分行业风险依然持续暴露,但社会整体信用风险水平相对于2016年保持稳定。另一方面,上市银行在不良贷款管理和化解上积累了更丰富的经验,再加上资产证券化、债转股等市场化处置方式得到不断应用,不良贷款率上升势头将持续放缓。报告预计2017年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将小幅上升到1.8%左右的水平。

  三、息差业务仍面临挑战

  相较于2016年,2017年存量贷款重定价的影响已基本不存在,实体经济需求保持平稳,市场利率中枢也总体稳定,对银行净息差的压力有所降低。2017年,上市银行净息差仍将有所下降,达到2.1%左右,但趋势明显放缓。

  四、非息收入贡献度站稳30%台阶

  2016年,我国上市银行的非息收入贡献度取得显著提升,一跃迈上了30%的台阶,一方面得益于自身业务的快速增长(增速达到20%左右),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息差收入的下降。2017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受实体经济影响增长依然乏力,投资等市场性业务空间也相对有限,而保险等其他业务收入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速,成为拉动非息业务增长的重要引擎。考虑到息差收入增长仍面临挑战,报告预计2017年上市银行的非息收入贡献度将小幅上升到32%左右。

  五、成本收入比面临长期拐点

  2017年,中行方面预计,上市银行成本收入将轻微下降到28%左右。但从中长期看,成本收入比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上升:利率市场化向纵深推进,市场上对职业化管理人才和专业化业务人才的争夺日益激烈,激励机制将更趋市场化;同时,监管要求趋严,将迫使银行增加战略性费用和合规方面的投入。

  六、净利润增速与2016年基本持平

  2017年,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长依然面临两大问题:一是营收能力面临挑战;二是信用成本持续增加。报告预计2017年上市银行整体净利润增速将与今年基本持平。

  七、资本充足状况面临压力较大

  当前,我国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3%左右,低于欧美大型银行15%左右的平均水平,抵御风险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2017年,我国上市银行资产规模仍将保持2位数增长,对资本的需求将明显提升;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合规风险持续增加,相关风险资产有所增加;净利润却为个位数增长,在分红率基本稳定的条件下,内源补充作用比较有限。

  八、国际化发展进入战略优化阶段

  2017年,全球经济金融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整体经济复苏缓慢,英国脱欧、主要国家大选、全球化进程受阻等风险因素增多,银行国际化发展面临的复杂的环境。再加上本土业务经营压力不减、境外反洗钱等合规风险显著增加,中行方面预计2017年上市银行国际化步伐将进入战略优化阶段。

  九、零售银行业务发展有望迈入新阶段

  当前,我国人均GDP已突破8000美元,处于国际公认的消费结构加速升级时期。2017年,我国消费仍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增速可以达到10.5%左右,显著快于投资和净出口的增速。因此,报告预计2017年上市银行零售业务将继续快速发展,有望迈入新阶段。但值得注意的是,零售银行业务发展仍应关注住房抵押贷款业务以及信用卡业务的过快发展带来的风险。

  十、“金融科技(Fin-Tech)”稳步向传统银行业务渗透

  当前,上市银行普遍高度重视互联网金融业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移动互联为重点,培育客户电子渠道使用习惯;二是优化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和微信银行等电子渠道服务功能;三是聚焦特色场景,搭建开放式、统一的互联网金融综合服务平台。

  文/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