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保险发展势头迅猛

  • 来源:金融理财
  • 关键字:2017年,保险
  • 发布时间:2017-01-24 10:58

  在资产荒与低利率并存的2016年里,我国保险业总资产规模或将突破15万亿元,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保监会数据显示,1月-10月,全国险企实现保费收入2.7万亿元,同比增长30.44%。同时,也正是由于“资产荒”和“低利率”,险资费差与利差压力持续增大,资产端优质项目难寻,但由于负债端对资金回报的硬性需求,以万能险为主的险资频繁举牌A股上市公司更是吸引了整个市场的目光。截至11月底,险资在A股举牌达约120家上市公司,入市资金高达万亿,在A股历史上实属罕见。面对已成定局的2016和即将到来的2017,第十一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做出了发展趋势的报告。

  一、预计2017年我国原保险保费收入将超过3.5

  万亿元,合理的增长区间在16%-21%

  根据中国保监会最新数据统计,2016年1-9月,我国原保险保费收入25168.26亿元,同比增长32.18%;而此前公布的一、二季度末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11979.12亿元和18812.82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42.18%和37.29%。受年中有关产品监管新规出台及资本市场持续低迷等因素的影响,原保险保费规模的同比增长幅度有所降低。但即便有所下滑,预计全年保持25%以上的同比增幅应为大概率事件。

  二、主动降低负债资金成本,利差损风险总体可控三季度末,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三家上市公司季报披露的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60%、41.3%、44.6%,但降幅较上半年有所收窄,这背后是保险业受复杂利率环境和资本市场波动影响、投资收益大幅下滑的现实境遇。据安信证券测算,预计750日10年期中债国债收益率在2016年将下降25个BP,预计险企将通过上调合理溢价部分的假设来减少折现率下降的幅度,进而缓解利润压力。

  三、破题资产荒,保险资金配置五大命题

  2017年保险资金运用趋势将围绕固定收益类资产投资难度加大、固定收益类资产收益率持续走低,权益类资产的波动性加大、在资产荒下,保险资金多元化配置动力将继续加强、随着今年7月保监会放宽保险资金可投基础设施项目行业范围,增加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等可行投资模式和保险公司需丰富资管产品五个方面进行。

  四、健康险爆发式增长,期待税延型养老明年试点

  今年以来,从份额上看,健康险从1月份在原保费中占比8%和规模保费占比不到6%,猛增至前三季度末的原保费占比18%,规模保费占比12%。平安证券的研报显示,2006年-2015年的十年间,我国健康险保费收入复合增长率高达118.4%。如果以新“国十条”所定位的保险密度发展目标来计算,我国健康险规模在2020年将会达到1.5万亿元。

  五、资本竞逐保险牌照,并购热升温

  近年来,保险牌照持续走热“千金难求”,引各路资本争相竞逐,目前仍有约200家公司排队静候新牌照。2017年监管批筹的保险公司序列将与2016年的情况较为相似:传统寿险、财险公司按节奏批筹;符合监管倡导方向、保险业发展趋势的细分专业化保险公司获批成功率较高;商业模式不清晰、股东方资金实力不足,则将会是发起者难获批筹的两大硬伤。但由于保险公司经营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及周期性,保险业内的“并购热”仍将持续升温。

  六、互联网保险启动行业发展“新引擎”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数据显示,国内获准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公司从2011年的28家上升到2015年的110家,保费规模也从32亿元高歌猛进至2234亿元,五年间增近70倍。与此同时,互联网保费在总保费收入中的占比从2011年的0.12%上升到2015年的9.2%;保费增量占全行业保费总增量的比率,亦从2012年的12%猛增至34%,数据凸显互联网保险业务作为“新引擎”的助力作用。

  七、保险将在服务国家战略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保险具有扶危济困的天然属性。火灾保险、意外保险、疾病保险、农业保险等的起源和发展,无一不是基于保障最广大贫困人口和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品质的需要。此外,保险资金作为重要力量对接“一带一路”、城市基础设施、国际合作等重大项目;运用责任保险机制,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为创新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提供保险支持;积极服务社会民生,推出税收优惠型商业健康保险、积极推进递延型商业养老试点,支持多样化的养老和保险服务;扩大保险覆盖面,探索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努力编制一张张市场化的保险保障网等。总之,未来,通过激发保险服务功能,我国保险业将在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重大改革举措提供强有力支持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自身也将实现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的重要转变。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