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单车CEO王晓峰:要爱惜自己的羽毛

  • 来源:金融理财
  • 关键字:摩拜单车,王晓峰
  • 发布时间:2017-01-24 11:08

  王晓峰面对“创业者”的身份却很坦然,只是看到关于创业者的负面消息时,偶尔感叹:“创业者还是要有底线,还是要爱惜自己的羽毛。”

  “嘿,姑娘,我这有辆自行车卖3000块,你要吗?”如果一个女孩儿被问到这个问题,她会思量、忖度、琢磨很多事情,比如“有没有预算”呀、“使用自行车的场景”啊,最后挣扎犹豫半天也没个结果。不过如果把刚才的问题换成“那这样,姑娘,这个自行车骑一下只要1块钱,随时随地”。女孩儿可能三秒钟就能做出决定了。

  场景一转,画面切换到摩拜单车loft风格的办公室,暗灰的色调,摩拜单车CEO王晓峰用颇带磁性的声音讲了上述故事。王晓峰接着说:“把花3000块钱去买一辆自行车分解成200个人分享这个自行车的使用权,会让更多人参与进来,降低使用门槛。”准确的说,摩拜单车是一种分时租赁的出行工具,不过刚刚的故事,让摩拜带上了点儿共享经济的色彩。

  这个单车有点酷

  王晓峰解释说,“Mobike=mobile+bike”,抱着想让这辆车自由移动的念想,我们看到了没有固定桩的带着点儿随性气息的Mobike。而没有桩这件事儿,摩拜说自己是世界上第一个干这个的。

  再来感受下摩拜的技术语境:全铝车身、橙色五幅轮毂、防锈;SC-7000航空铝合金,650mpa抗拉强度,A6+防水;轴传动和单摆臂,车身一体成型工艺;智能锁;芯片、电路板、互联网协议、GPS和SIM卡;最关键的内部自充电体系。不过摩拜给人最直观且踏实的感受是,这车是实心儿胎,居然没有车链子,看起来还有点儿酷。

  想骑上它去兜兜风,前提是得身在北上广(摩拜目前就进入了这三个地方,广州是9月20号新上线的摩拜“新宠”),然后扫码下个摩拜的APP在地图上定位吧,3000+成本的摩拜会收299的押金,记得“半小时一块钱”,另外正确的停车姿势是把车停到路边白线内或单车聚集区。停到胡同或楼道里,肯定不是好主意。

  什么是好的商业模式上的创新?王晓峰说:“甭管是不是创新,有清晰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找需要找参与进来的用户,他有什么需求,然后你满足他,特别简单的逻辑。”王晓峰已经年过40了,但摩拜单车却是他的第一个创业项目。王晓峰面对“创业者”的身份却很坦然,只是看到关于创业者的负面消息时,偶尔感叹:“创业者还是要有底线,还是要爱惜自己的羽毛。”

  “40岁创业怎么了?”

  这个曾在宝洁、谷歌、科蒂,腾讯以及Uber工作过的男人,在快销与互联网公司之间不断切换,如今年已40又风风火火地来创业。在被诘难的问到“40岁来创业会不会有点年纪大了”的时候,他这样回应:“40岁创业怎么了?谁发布了一个新标准,中年人是从40岁开始到69岁。所以我还挺年轻的不是吗?”

  Uber于2014年2月从上海进入中国,王晓峰是其早期负责人之一,担任上海区城市经理。当王晓峰看到杭州区城市经理汪莹让杭州地区业务交出了全国乃至全球最好答卷时,作为当时的Uber上海总经理,不知会是怎样一种体验。2015年底,王晓峰发了条朋友圈,宣布正式从Uber离职:“12月9日,正式离开Uber,即将开启一段全新的旅程和更大的冒险。”

  摩拜单车吸引王晓峰的有几个方面的因素。首先,即便外资企业,例如Uber,它们在管理权的下放上已经走在很前面了,但是不管如何,我还是觉得决策不够快,可能有些决策自己做决定,能更快,更有效一些。

  当然,这也不是主要原因。最关键是,摩拜这个项目很刺激,特别有挑战性。它不是从硅谷抄来的,它就源自中国,很可能会从中国走出去。这点就足够让人感到很自豪。在软硬结合这个领域里面,发挥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再结合移动互联网,也许能创造出世界级的公司,从中国走出去。

  外企的工作经历对王晓峰的这次创业有什么帮助吗?王晓峰说,比如说,宝洁当年最强调的一句话“DoTheRightThing,AndDoItRight”。怎么来理解?就是你不能不择手段的过来办事,你得有一些你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基于这个原则来做事情。Uber又是另一个典型,如果这个事情不够疯狂,那你就别做。摩拜单车就是一件疯狂的事情。理论上说,你的还车是不受监督的,你得想到一个接近完善的方案出来,把这个事情做成,很疯狂。人家做的有桩自行车,你把这个桩再做得牢固一些,做得比别人好20%,价格比别人便宜10%。干嘛老干这样的事情?历史不会记住你。王晓峰说,他们一分钱广告预算都没有,但是满街都有他们的自行车,这就挺不错的。

  单车的搏杀策略

  “讲真,我们不知道怎么赚钱”王晓峰说。共享自行车看起来很美,但公司总得赚钱,得活下去。不过,目前还没有一个公共自行车项目能自己盈利。据公开资料,纽约公共自行车依靠花旗银行的赞助每年仍然亏损数百万美元;中国杭州公共自行车在当地极受欢迎,杭州市政府用8年时间,投入了3000多个停车点、8万多辆车,补贴了数亿元。去年是它最接近盈亏平衡点的一年,成本8000万元,依靠广告和模式输出的收入,亏损500万元。可以看出,政府在公共自行车项目能否盈利上扮演了颇重要的角色。好在,王晓峰说,在政府方面的进展超乎预期。

  很多人都在分析、琢磨、探索摩拜单车的盈利模式,将成本和使用次数套进了公式,得出了收回成本的年限。“299的押金会给Mobike带来极好的现金流和资本沉淀”,“车身广告和APP广告能挣钱”,诸如此类,不绝于耳。出租车司机师傅也可以兴奋的围绕摩拜聊一路,自信的表示摩拜一定能赚钱。然而每每遇到盈利问题,王晓峰总是会一如往常的简单回复:“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赚钱,多给我们点时间,盈利模式自然会有,至少现在没找到。”摩拜单车基于租赁经济的B2C模式,而租赁经济的核心在于规模效应。没有盈利模式,先把市场和技术抢下来,这或许是所有共享单车正在搏杀的策略。至于融资情况,业内信息显示,摩拜科技A轮领投方为愉悦资本,B轮则由熊猫资本领投、愉悦资本跟投,融资数额为千万美元级别,而在B轮之后,摩拜又迅速获得创新工场的B+轮投资。现在,摩拜的C轮融资亦已基本完成,消息将在近期公布。

  文/本刊记者 李明敬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