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笛声
- 来源:精短小说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牧野,笛声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7-06-20 10:25
暮秋的田野,留下的是一片荒凉的景象。一眼望去,天地间是寂寥而枯涩的,丧失了春夏曾有过的绚烂与光辉。我背着沉甸甸的相机在这空旷的原野里,不知哪儿可以入我的镜头。
脚踩着稻田低矮泛黄的老禾根,走着走着,远处山坡上传来笛声,动听的音乐拨动了我的神经,音符仿佛成为这儿唯一流动的气息。我为之一颤,顺着笛声寻去,远远地眺望,山坡还有坡下的草地上有团团白云在蠕动,这羊群与大自然形成了有黑色和白色两种体色,这不正是我要的镜头?
我加紧了脚步直奔笛声和羊群的地方。笛子的声音近了,细听,是一首《梦里水乡》,太优美了!寂静的山野灵动起来,我的心骚动起来,走着走着,感觉眼前出现了一片绿意。
“大哥,你好!这是你的羊群?”等笛声停下,我朝着那吹笛人喊着。
那人没有说什么,站了起来。他随手摘下了那顶旧军帽。顺着帽子一缕长发飘落下来。
啊!原来他是个女的?我惊愕地打量着她:大约五十岁左右,中等身材,略黑的肤色,但面部没有皱纹,她着一身褐色棉运动装显得很精神。我不好意思地凑了过去。
“大姐,不好意思,我以为吹笛子的是位大哥呢!是你笛声把我吸引过来的,你吹得太好了。”
“哪儿,自娱自乐,消遣吧!”她微笑着对我说。
“你是从县城赶来的?”她边说边弯腰拾起她刚坐着的羊皮垫子,然后递给我,示意请坐。
我和她边攀谈起来。
她家就住在附近的村落里,每到这个季节,当把家里十多亩稻田收割完,她都会在这儿放羊,家里养了二百多只的绵山羊,待大雪封地时可以在家圈养。半年后就可以出售了,这样每年可获利润十万元左右。
“你太能干了,家人呢?姐夫呢?”她摇了摇头。
沉默了半天说:“我的两个孩子都在读大学,女儿正读研究生,儿子今年考上了一所重点理工大学,孩子正用钱,我不干咋办呢?”
接着,她从上衣兜子里拿出手机,给我看他们全家的照片,照片上的两个孩子很俊俏,特别是她的女儿,很像她,有气质,不像农村长大的孩子;儿子高高的个子,眼睛特有神。那位坐着的男人也非常英俊,可是他旁边有一副拐杖。哎!原来她的丈夫是位残疾人啊!
我不禁叹了口气,多么幸福的一家人啊!只可惜他的丈夫会这样子。
我们越聊越近乎,她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她家的情况。那是在十年前,有一次丈夫骑摩托车送孩子上学回来时,遭遇车祸而致残的。面对飞来的横祸,她感觉生活无路,经常偷偷一个人跑到这里,对天哭泣,也曾想过死去,但是为了两个孩子,她还是坚强地支撑着这个家。
后来,乡政府得知她家情况后,给她家办理了农村低保户,并积极协调农村信用社筹措资金买了一群羊,她起早贪黑,泥里水里,整日操劳着。从此一家人的生活有了起色。
她告诉我说,她吹的笛子就是她丈夫教给他的。他不但会吹笛子还会弹奏古筝、葫芦丝等多种乐器。对了,我在外面干活,他会做许多可口的饭菜。
“我也特别爱好音乐,偶尔吹吹口琴,练练唱歌。等有时间会会姐夫哦!”我真诚地回答。
我们聊得很投缘,看出她的表情,她很敬重我,同时也让我感觉到她现在的生活是很充实而幸福的。
因此,我对这位大姐更加佩服了,并从她自信的神色中看到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满足。
夕阳的余晖出现了,晚霞如羊群轻暖的丝被,覆盖着,映衬着,笛声又响起了,时而《天路》,时而《牧歌》,我沉浸在这优美的旋律之中。美妙的声音更加亲切,它划破了辽阔的原野,宽广的时空,唤起了我缕缕情思。这笛声,是一尘不染的音乐,不亚于高雅音乐厅里那堪称完美的音乐巨作了。
不虚此行,我捕捉到了最精彩的画面,眼前这片沃土升腾着,我的思绪随之沸腾着。在这浮躁的世界里我听了最纯净、最动听的音律了。
我端起了镜头,这立体的视觉、画面马上被定格在我的眼底,也将长久定格到了心中。
王燕,教师,笔名燕子。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本溪市作协会员
辽宁/王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