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终结了吗?
-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创新,终结,互联网,产业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12-24 12:44
这场吸引了无数眼球和口水的3Q之战,虽然笑料十足、激烈有余但却并不具备太多实质意义,它是中国本土互联网产业高速但却混乱生长状况的一次集中展现。
尽管已经过去了不止10年,但我们仍然不难记起,21世纪是以千年虫危机和纳斯达克网络股泡沫破灭这样的负面新闻作为开端的,在新世纪之初,它们曾动摇过不少人对于高科技产业的信心。不过回头来看,这些事件都只是互联网产业爆炸式发展中的小小迂回,前者还孕育了印度软件外包业这样推平世界的新动力,后者则在“市梦率”破灭的阵痛中,催生了Google和亚马逊这样真正能够进入全球顶尖企业行列的互联网公司。
而在中国,无论是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互联网也都算得上过去10年间成长最炫目的产业。现在最强大的3家中国互联网公司大约都是10年前才开始真正起步:2000年1月,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从硅谷回到中关村创立了百度公司,并于次年发布了中文搜索引擎,正式推出竞价排名业务;2001年2月,腾讯OICQ在线人数首次超过100万,并且在当年7月通过移动QQ业务收费首次实现正现金流,当年利润达到了人民币1022万元;而阿里巴巴则于2001年的12月,注册商人会员突破100万家,并在当月首次实现盈利。
10年之后,这3家当年还处于蹒跚起步的公司,已经成长为中国互联网产业难以撼动的新三巨头,分别在搜索、即时通信和电子商务三大应用领域占据了压倒性的市场份额,并各自以此为核心不断向其他领域延伸和扩张。其中最成功者莫过于腾讯,它超过120亿元的年收入几乎占据中国互联网全年总收入的五分之一,公司市值也达到了3000亿元,位居全球第三大互联网公司。
就在我们为中国互联网产业出现了第一家年收入过百亿的公司而欢呼,并且展望谁将成为中国第一家市值过千亿美元的真正互联网巨头之时(详见本刊2010年3月号《中国互联网的真假王者》),腾讯与360之间的“3Q大战”却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快结束时爆发了。我们这才发现,尽管当年的小企鹅已经成长为在规模和量级上都令人仰望的巨人,但它也像神话中的巨人那样拥有力大无穷的体格和尚未成熟的内心。两家在桌面客户端软件市场占据前两位、用户加起来近10亿的公司,所采用的战斗方式和姿态看起来却更像是顽童掐架,尽管双方都打着为正义而战的旗号,但都各自存有“案底”和“前科”的过去让哪一方也没有真正赢得公众的好感和同情,也就无怪乎精心炮制的公关声明却成为网民的笑料来源,商战最终沦为一场闹剧。
究竟这场战争源于当事人的一时意气,还是各种内在因素堆积下无可避免的爆发?对于在规模上已经能够跻身于世界前列的中国互联网产业,它又有着什么样的含义?
当少年成为新巨人
无论是腾讯、百度还是阿里巴巴,它们在过去10年的成长都堪称奇迹。就连它们的创始人在早期阶段也未必想到过今天的巨大成功,马化腾曾经试图将腾讯作价100万元卖给搜狐,百度的投资者曾经极力吸引Google的收购,阿里巴巴也曾经将雅虎的入股视为荣耀与成功,而现在,它们早已把当年那些试图“高攀”的公司甩在了脑后,甚至为曾经的盟友变成今日的拖累而发愁。
新三巨头的一个共同点是,在各自所擅长的领域,它们都已占据接近绝对控制的市场份额:腾讯占据即时通信市场78%的市场份额,百度占据国内搜索市场73%的份额,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占据C2C市场超过83%的市场份额。至少在短期内,它们看不到能够真正威胁自己地盘的竞争者,就连Google和eBay这样的公司,在中国市场一样败于新三巨头之手。
但这并没有让新巨头们丧失警惕性。如果说当年的三大门户网站被新三巨头迅速超越的一个重要内在原因是轻慢与骄傲,领先的市场地位让它们忽略了门户模式正在被用户黏性更强的搜索、即时通信和电子商务等应用绕道而过,眼睁睁地看着后来者的崛起,那么新三巨头显然吸取了这一教训,它们强大但仍勤勉,利用自己庞大的用户基础和规模优势,不断寻找新的市场机会。于是,开心农场所播下的种子最终却结出了QQ农场的硕果,大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腾讯“偷菜”。
同时,拥有压倒性市场份额的另一面则是:继续提高现有市场份额的剩余空间也不大了。于是,除了保持与中国互联网市场的自然成长,围绕自己的核心领域不断向其他领域扩张和延伸也成为了新三巨头无可避免的选择。正如马化腾所言,作为大公司的腾讯仍然保留着小企业的狼性,很多新业务并非总部下达决策,但“下面很多产品部门自己就冲上去了,还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小公司来看待”。
而这正是业界对于腾讯诟病的根源。早在3Q大战之前,腾讯已被一家媒体用少见的粗俗用词描绘成了一个众人憎恶的业界公敌,它的模仿式创新和跟随策略被认为是扼杀本土互联网真正创新的首恶,“前方有腾讯,创新请绕行”成为了一些风投和新创公司选择投资方向的一票否决标准。我们曾经为少年大卫战胜了巨人歌利亚而欢呼,却没有意识到杀死巨人的少年已经成为了新的巨人,所不同的是,新巨人更加机敏而警醒,始终保持着对新生力量的关注。
腾讯与360之战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爆发了。除去各种充满戏剧性的前因后果之外,这场冲突在这一时间点爆发的必然性在于:人们开始发现,在新巨头们的笼罩之下,后来者几乎已经找不到它们可以安然度过青春期甚至是婴儿期的领域,它们面临着一出生就可能要跟巨头面对面竞争的局面,最后甚至连被收购这样还算差强人意的出路都找不到。所以,即使是在桌面客户端软件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拥有超过3亿用户的安全软件360,仍然会在腾讯的压力下感到相当不安全,当腾讯推出QQ医生这样与360功能和体验高度重合的产品后,周鸿祎最终选择殊死一搏,推出可以拦截QQ广告等的扣扣保镖来直接进攻腾讯最为核心的腹地。
生存根基始终深植于QQ的腾讯自然深知360这一进攻方式的致命性,于是一贯冷静的马化腾据说在办公室摔了杯子,负责公关的腾讯高管则在发布会上流下了眼泪,腾讯不惜放下巨头的身段,做出了逼迫用户二选一这种“艰难的决定”,投入了这场从一开始就注定是失败者的战斗。
挑战,还是搅局?
尽管还只有短短十几年的历史,但已有悲观者开始鼓吹中国互联网的“历史终结论”:由于新三巨头的平台优势过于明显,即使有独特创新出现,也会被巨头们迅速吸收和孵化,他们已经看不到后来者凭借一款创新产品就能够颠覆现有局面的可能性,因此,新三巨头争霸的格局不会再改变,变化的只是三者的形态以及相互间的排序。
虽然新巨头们彼此之间仍然保留着一定的业务隔离和缓冲带,但它们早已把寻找假想敌的眼光锁定在对方身上。目前仍然主要盘踞于各自领域之内的新三巨头最终不可避免地会直接碰撞,百度正在大举进军电子商务,阿里巴巴则一直试图发力搜索,而它俩同时都在提防这两项业务都有涉足的腾讯。除了自身不断向外膨胀,新三巨头还在将新兴的中小互联网企业收编进自己的阵营,百度系、腾讯系和阿里系的概念也由此而生。
新三巨头都想利用自己的用户基础和平台优势来打造一个疆土广阔、但仍自我封闭的帝国,或者说帝国联盟。百度希望搜索用户在自己的B2C网站上购物,阿里巴巴希望淘宝买家能使用自己的搜索引擎,腾讯则希望QQ用户能够在QQ在这个“在线生活社区”中获得一切互联网服务和应用,它们都希望用户能够在自己所提供的平台上足不出户,乐不思蜀。
这种平台至上的思维模式正是导致腾讯与360交战的直接原因。360毫无疑问也看到了平台的巨大价值,但它缺乏一款像QQ那样能够牢牢粘住用户的工具,为此,它不惜提供完全免费的安全软件和傻瓜化的贴心服务以争取获得最多数量的用户。后来者们清楚,平台争夺战所剩下的机会已经不多了,现在的互联网早已不是当初一望无际的蛮荒之地,到处都是私有领土和禁区,无论是安全软件、下载软件还是播放软件,甚至连拼音输入法都成为了它们在电脑桌面上寻找一个直接与用户相连接窗口的救命稻草。
不过,所有这些客户端软件的普及程度和用户黏性都比不上即时通信,更不用说腾讯多年来利用QQ作为基础在用户电脑中所精心扎下的庞大根系。QQ仍是不少国内互联网用户开机后第一个主动开启的应用程序,况且它日益庞大的身躯还在不断吸纳入用户所需要的各种应用。所以,在不改变游戏规则的前提下,无论是360还是其他什么公司,它们与腾讯在客户端市场的直接竞争都几乎毫无胜算,这也是腾讯敢于逼迫用户“二选一”的底气之所在。
如果不是周鸿祎独特的性格和经历,360的理性选择也许不该是去挑起这场注定无法打败对手的进攻。不过,战争的目的不一定只是战胜对方,周鸿祎也承认,3Q大战的意义也许更多在于让大家看到腾讯的软肋和漏洞,以及挑战巨头的可能性,而非毕其功于一役打垮腾讯。这让周鸿祎在挑战者名号之下的真实身份其实更接近于一个搅局者,也让3Q大战的实质性意义削弱了不少。
未来的超限战
新三巨头争霸的格局无法改变了吗?我们知道,商业史上从未有过“千秋万代一统天下”的事情,当年三大门户由于轻慢和骄傲没能阻挡住腾讯、百度和阿里巴巴的崛起,今天的新巨头凭借勤勉和警觉能够遏制住那些真正的创新者吗?
如果我们仔细梳理的话,就会发现不少控诉腾讯的中小公司其实只是一些半吊子的所谓创新者,甚至只是更快一步的模仿者,他们仍然寄希望于互联网早期发展阶段那种凭借一个新创模式甚至是一个创意和点子就能够获得成功的奇迹,其控诉的核心换成大白话往往就是:我们这么小抄抄也就罢了,腾讯这么大了还在抄,而且还抄得这么好,这么不留余地?
不可否认,腾讯及其他两大巨头的确阻遏了一些中小企业的成长,但它们很多时候也成为了另一些中小企业失败的借口。在法律所许可的范围内,腾讯们的作为其实完全符合商业规律和逻辑,而且这种做法从某种角度看是真正有雄心的后来企业之福——跟随式的战略让它无法开展颠覆式的创新。同时,尽管疆域广大,但它绝非高枕无忧,尽管四面出击,它在很多领域都强敌环伺,对于那些具有难以模仿优势的创新产品和企业,腾讯同样无可奈何。就连即时通信这块看起来无法撼动的核心市场,同样可能因为移动互联网和新移动终端的兴起而被迅速颠覆。
10年前,也有不少人认为新浪、搜狐与网易三大门户三分天下的格局无法改变,但现在看起来这种看法显然很可笑。领先企业的两难困境对于新三巨头也不会例外,酝酿打破现有格局力量的企业一定在某处生长着,只不过它们现在还藏在暗处,等到时机成熟后才会像天外来客一样骤然现身,用迥异于现有巨头的方式来打败巨头,制定全新的游戏规则。
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型电子商务网站创始人这样表达他对互联网产业格局的看法:“互联网行业的竞争,最厉害的不是面对面的竞争,最成功的手段也不是喊个口号要把谁干掉,最有杀伤力的手段都是十万八千里外,从天上打来一个导弹,好像刚开始不是瞄准敌人的,直到对方看到时才发现庐山真面目,但是那时候已经晚了。这是互联网行业最经典的竞争,看看Google和微软、Facebook和Google是如何竞争的。”
这也正是在3Q之战后声称腾讯“每一天都过得如履薄冰”的马化腾所担心的,某一天互联网上会突然出现一个颠覆现在所有互联网公司的新应用,“谁知道明天还会出现一个什么新东西?”——创新远远没有终结,真正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争,正在悄无声息地进行。
……
尽管已经过去了不止10年,但我们仍然不难记起,21世纪是以千年虫危机和纳斯达克网络股泡沫破灭这样的负面新闻作为开端的,在新世纪之初,它们曾动摇过不少人对于高科技产业的信心。不过回头来看,这些事件都只是互联网产业爆炸式发展中的小小迂回,前者还孕育了印度软件外包业这样推平世界的新动力,后者则在“市梦率”破灭的阵痛中,催生了Google和亚马逊这样真正能够进入全球顶尖企业行列的互联网公司。
而在中国,无论是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互联网也都算得上过去10年间成长最炫目的产业。现在最强大的3家中国互联网公司大约都是10年前才开始真正起步:2000年1月,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从硅谷回到中关村创立了百度公司,并于次年发布了中文搜索引擎,正式推出竞价排名业务;2001年2月,腾讯OICQ在线人数首次超过100万,并且在当年7月通过移动QQ业务收费首次实现正现金流,当年利润达到了人民币1022万元;而阿里巴巴则于2001年的12月,注册商人会员突破100万家,并在当月首次实现盈利。
10年之后,这3家当年还处于蹒跚起步的公司,已经成长为中国互联网产业难以撼动的新三巨头,分别在搜索、即时通信和电子商务三大应用领域占据了压倒性的市场份额,并各自以此为核心不断向其他领域延伸和扩张。其中最成功者莫过于腾讯,它超过120亿元的年收入几乎占据中国互联网全年总收入的五分之一,公司市值也达到了3000亿元,位居全球第三大互联网公司。
就在我们为中国互联网产业出现了第一家年收入过百亿的公司而欢呼,并且展望谁将成为中国第一家市值过千亿美元的真正互联网巨头之时(详见本刊2010年3月号《中国互联网的真假王者》),腾讯与360之间的“3Q大战”却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快结束时爆发了。我们这才发现,尽管当年的小企鹅已经成长为在规模和量级上都令人仰望的巨人,但它也像神话中的巨人那样拥有力大无穷的体格和尚未成熟的内心。两家在桌面客户端软件市场占据前两位、用户加起来近10亿的公司,所采用的战斗方式和姿态看起来却更像是顽童掐架,尽管双方都打着为正义而战的旗号,但都各自存有“案底”和“前科”的过去让哪一方也没有真正赢得公众的好感和同情,也就无怪乎精心炮制的公关声明却成为网民的笑料来源,商战最终沦为一场闹剧。
究竟这场战争源于当事人的一时意气,还是各种内在因素堆积下无可避免的爆发?对于在规模上已经能够跻身于世界前列的中国互联网产业,它又有着什么样的含义?
当少年成为新巨人
无论是腾讯、百度还是阿里巴巴,它们在过去10年的成长都堪称奇迹。就连它们的创始人在早期阶段也未必想到过今天的巨大成功,马化腾曾经试图将腾讯作价100万元卖给搜狐,百度的投资者曾经极力吸引Google的收购,阿里巴巴也曾经将雅虎的入股视为荣耀与成功,而现在,它们早已把当年那些试图“高攀”的公司甩在了脑后,甚至为曾经的盟友变成今日的拖累而发愁。
新三巨头的一个共同点是,在各自所擅长的领域,它们都已占据接近绝对控制的市场份额:腾讯占据即时通信市场78%的市场份额,百度占据国内搜索市场73%的份额,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占据C2C市场超过83%的市场份额。至少在短期内,它们看不到能够真正威胁自己地盘的竞争者,就连Google和eBay这样的公司,在中国市场一样败于新三巨头之手。
但这并没有让新巨头们丧失警惕性。如果说当年的三大门户网站被新三巨头迅速超越的一个重要内在原因是轻慢与骄傲,领先的市场地位让它们忽略了门户模式正在被用户黏性更强的搜索、即时通信和电子商务等应用绕道而过,眼睁睁地看着后来者的崛起,那么新三巨头显然吸取了这一教训,它们强大但仍勤勉,利用自己庞大的用户基础和规模优势,不断寻找新的市场机会。于是,开心农场所播下的种子最终却结出了QQ农场的硕果,大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腾讯“偷菜”。
同时,拥有压倒性市场份额的另一面则是:继续提高现有市场份额的剩余空间也不大了。于是,除了保持与中国互联网市场的自然成长,围绕自己的核心领域不断向其他领域扩张和延伸也成为了新三巨头无可避免的选择。正如马化腾所言,作为大公司的腾讯仍然保留着小企业的狼性,很多新业务并非总部下达决策,但“下面很多产品部门自己就冲上去了,还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小公司来看待”。
而这正是业界对于腾讯诟病的根源。早在3Q大战之前,腾讯已被一家媒体用少见的粗俗用词描绘成了一个众人憎恶的业界公敌,它的模仿式创新和跟随策略被认为是扼杀本土互联网真正创新的首恶,“前方有腾讯,创新请绕行”成为了一些风投和新创公司选择投资方向的一票否决标准。我们曾经为少年大卫战胜了巨人歌利亚而欢呼,却没有意识到杀死巨人的少年已经成为了新的巨人,所不同的是,新巨人更加机敏而警醒,始终保持着对新生力量的关注。
腾讯与360之战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爆发了。除去各种充满戏剧性的前因后果之外,这场冲突在这一时间点爆发的必然性在于:人们开始发现,在新巨头们的笼罩之下,后来者几乎已经找不到它们可以安然度过青春期甚至是婴儿期的领域,它们面临着一出生就可能要跟巨头面对面竞争的局面,最后甚至连被收购这样还算差强人意的出路都找不到。所以,即使是在桌面客户端软件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拥有超过3亿用户的安全软件360,仍然会在腾讯的压力下感到相当不安全,当腾讯推出QQ医生这样与360功能和体验高度重合的产品后,周鸿祎最终选择殊死一搏,推出可以拦截QQ广告等的扣扣保镖来直接进攻腾讯最为核心的腹地。
生存根基始终深植于QQ的腾讯自然深知360这一进攻方式的致命性,于是一贯冷静的马化腾据说在办公室摔了杯子,负责公关的腾讯高管则在发布会上流下了眼泪,腾讯不惜放下巨头的身段,做出了逼迫用户二选一这种“艰难的决定”,投入了这场从一开始就注定是失败者的战斗。
挑战,还是搅局?
尽管还只有短短十几年的历史,但已有悲观者开始鼓吹中国互联网的“历史终结论”:由于新三巨头的平台优势过于明显,即使有独特创新出现,也会被巨头们迅速吸收和孵化,他们已经看不到后来者凭借一款创新产品就能够颠覆现有局面的可能性,因此,新三巨头争霸的格局不会再改变,变化的只是三者的形态以及相互间的排序。
虽然新巨头们彼此之间仍然保留着一定的业务隔离和缓冲带,但它们早已把寻找假想敌的眼光锁定在对方身上。目前仍然主要盘踞于各自领域之内的新三巨头最终不可避免地会直接碰撞,百度正在大举进军电子商务,阿里巴巴则一直试图发力搜索,而它俩同时都在提防这两项业务都有涉足的腾讯。除了自身不断向外膨胀,新三巨头还在将新兴的中小互联网企业收编进自己的阵营,百度系、腾讯系和阿里系的概念也由此而生。
新三巨头都想利用自己的用户基础和平台优势来打造一个疆土广阔、但仍自我封闭的帝国,或者说帝国联盟。百度希望搜索用户在自己的B2C网站上购物,阿里巴巴希望淘宝买家能使用自己的搜索引擎,腾讯则希望QQ用户能够在QQ在这个“在线生活社区”中获得一切互联网服务和应用,它们都希望用户能够在自己所提供的平台上足不出户,乐不思蜀。
这种平台至上的思维模式正是导致腾讯与360交战的直接原因。360毫无疑问也看到了平台的巨大价值,但它缺乏一款像QQ那样能够牢牢粘住用户的工具,为此,它不惜提供完全免费的安全软件和傻瓜化的贴心服务以争取获得最多数量的用户。后来者们清楚,平台争夺战所剩下的机会已经不多了,现在的互联网早已不是当初一望无际的蛮荒之地,到处都是私有领土和禁区,无论是安全软件、下载软件还是播放软件,甚至连拼音输入法都成为了它们在电脑桌面上寻找一个直接与用户相连接窗口的救命稻草。
不过,所有这些客户端软件的普及程度和用户黏性都比不上即时通信,更不用说腾讯多年来利用QQ作为基础在用户电脑中所精心扎下的庞大根系。QQ仍是不少国内互联网用户开机后第一个主动开启的应用程序,况且它日益庞大的身躯还在不断吸纳入用户所需要的各种应用。所以,在不改变游戏规则的前提下,无论是360还是其他什么公司,它们与腾讯在客户端市场的直接竞争都几乎毫无胜算,这也是腾讯敢于逼迫用户“二选一”的底气之所在。
如果不是周鸿祎独特的性格和经历,360的理性选择也许不该是去挑起这场注定无法打败对手的进攻。不过,战争的目的不一定只是战胜对方,周鸿祎也承认,3Q大战的意义也许更多在于让大家看到腾讯的软肋和漏洞,以及挑战巨头的可能性,而非毕其功于一役打垮腾讯。这让周鸿祎在挑战者名号之下的真实身份其实更接近于一个搅局者,也让3Q大战的实质性意义削弱了不少。
未来的超限战
新三巨头争霸的格局无法改变了吗?我们知道,商业史上从未有过“千秋万代一统天下”的事情,当年三大门户由于轻慢和骄傲没能阻挡住腾讯、百度和阿里巴巴的崛起,今天的新巨头凭借勤勉和警觉能够遏制住那些真正的创新者吗?
如果我们仔细梳理的话,就会发现不少控诉腾讯的中小公司其实只是一些半吊子的所谓创新者,甚至只是更快一步的模仿者,他们仍然寄希望于互联网早期发展阶段那种凭借一个新创模式甚至是一个创意和点子就能够获得成功的奇迹,其控诉的核心换成大白话往往就是:我们这么小抄抄也就罢了,腾讯这么大了还在抄,而且还抄得这么好,这么不留余地?
不可否认,腾讯及其他两大巨头的确阻遏了一些中小企业的成长,但它们很多时候也成为了另一些中小企业失败的借口。在法律所许可的范围内,腾讯们的作为其实完全符合商业规律和逻辑,而且这种做法从某种角度看是真正有雄心的后来企业之福——跟随式的战略让它无法开展颠覆式的创新。同时,尽管疆域广大,但它绝非高枕无忧,尽管四面出击,它在很多领域都强敌环伺,对于那些具有难以模仿优势的创新产品和企业,腾讯同样无可奈何。就连即时通信这块看起来无法撼动的核心市场,同样可能因为移动互联网和新移动终端的兴起而被迅速颠覆。
10年前,也有不少人认为新浪、搜狐与网易三大门户三分天下的格局无法改变,但现在看起来这种看法显然很可笑。领先企业的两难困境对于新三巨头也不会例外,酝酿打破现有格局力量的企业一定在某处生长着,只不过它们现在还藏在暗处,等到时机成熟后才会像天外来客一样骤然现身,用迥异于现有巨头的方式来打败巨头,制定全新的游戏规则。
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型电子商务网站创始人这样表达他对互联网产业格局的看法:“互联网行业的竞争,最厉害的不是面对面的竞争,最成功的手段也不是喊个口号要把谁干掉,最有杀伤力的手段都是十万八千里外,从天上打来一个导弹,好像刚开始不是瞄准敌人的,直到对方看到时才发现庐山真面目,但是那时候已经晚了。这是互联网行业最经典的竞争,看看Google和微软、Facebook和Google是如何竞争的。”
这也正是在3Q之战后声称腾讯“每一天都过得如履薄冰”的马化腾所担心的,某一天互联网上会突然出现一个颠覆现在所有互联网公司的新应用,“谁知道明天还会出现一个什么新东西?”——创新远远没有终结,真正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争,正在悄无声息地进行。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