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者的强势
-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实力,悬殊,弱势者,强势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12-24 14:16
在实力对比悬殊的对决中,唯有跳出强者逻辑的陷阱,方能扭转败局。
当美国TIBCO公司创始人维韦克.罗纳迪决定出任女儿安嘉莉所在学校的校篮球队教练时,他给自己和球队定下了两条铁规:第一,他绝不会在球员面前大吼大叫。因为这些平均年龄只有12岁的小姑娘根本无法理解教练的怒吼。罗纳迪决定用他管理软件公司的方法来带领球队——平心静气地摆事实、讲道理。
第二项原则更为重要。在孟买长大的罗纳迪曾经对美国人打篮球的方式百思不得其解。他一度认为篮球比赛就是一项白痴运动——A队得分后迅速撤退到己方后场,B队开球并运球到前场,在此过程中,A队的任务就是等待B队进攻上门,别无他事。然后,周而复始,交替往复。一个篮球场长为94英尺,但是,大部分时间里,球队的防守范围仅为24英尺。守方偶尔会展开全场紧逼,但是最多只会持续几分钟。篮球世界里似乎存在着某种“潜规则”,而罗纳迪发现正是这一规则让强队更强,弱队愈弱。面对兵强马壮、技术娴熟的对手,势单力薄的弱队为什么要遵守“潜规则”,让对手轻易得分?
罗纳迪手下是一群高矮不一、既不擅投篮,也不会运球,更不会每天晚上去球馆训练的业余球员。她们来自硅谷的科技精英家庭,梦想着成为海洋生物学家,对科学和阅读的兴趣远远大于运动。罗纳迪意识到,如果按照传统方式任由对手运球到前场,球队必输无疑。然而,对于17岁就怀揣着50美元只身闯美国的罗纳迪来说,永不言败是他的信条。为此,他订下了第二条规矩,要求球队做到真正的全场紧逼——在每场比赛的每一分每一秒每一步。最终,他率领球队夺得了全国少年篮球冠军。
“审时度势,量力而行”
在圣经故事中,大卫击败巨人歌利亚是上帝创造的奇迹(《圣经》记载,歌利亚是传说中巨人的后裔,这位腓力士将军拥有无穷的力量且性情狂傲,人人看到他都唯恐躲避不及。后来,当时还是少年的大卫在与歌利亚的对抗中,巧用投石机击中了他的脑袋,并割下其首级。这是西方最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故事之一——编者注)。殊不知,大卫实际上是个常胜将军。政治学家伊万. 阿诺奎因- 托夫特(IvanArreguin-Toft)对过去两百年间以弱胜强的战争进行了分析。他所分析的强弱双方在军备和军队数量上的差距至少达10 倍以上,即便在这种情况下,大卫的胜率也接近1/3。
圣经中大卫披盔戴甲、手握利刃,准备和巨人歌利亚决一死战。可是,他却突然停了下来,掏出了五块石头。阿诺奎因-托夫特想知道,当失败者意识到自己的弱点,选择非常规战略时,情势会发生何种变化?经过数据分析,他发现在这种情况下,大卫的胜率从28.5%上升至63.6%。当弱者不再遵守巨人们的游戏规则时,胜利的天平就倒向了他们。
一战末期,T.E.劳伦斯领导的阿拉伯人民反土耳其起义军则是另一个以弱胜强的范例。起义军的攻击重点麦地那城在土耳其人的严防死守下固若金汤。劳伦斯意识到仅凭手下的这帮“乌合之众”,直接攻打麦地那城只有死路一条。劳伦斯推断,麦地那城庞大的守军将消耗大量食物、燃料和水,而且难以在沙漠中展开大规模行动,与其和土耳其人硬碰硬,倒不如攻击他们的软肋——麦地那的生命线——连接大马士革的那条漫长又少人看守的铁路。
劳伦斯领导的是一支游牧民组成的游击队,他们从未经过正规训练,大部分人连枪都没摸过。但是,他们作风强悍、机动性强,即便在夏天也能凭借简单的装备和补给在沙漠中日行百里。 “我们的王牌是速度和时间,”劳伦斯说,“我们可用的最大资源就是从未打过正规战的土著,他们的资本就是行动力、耐力、智慧、勇气和对地理状况的了解。”18 世纪的萨克森(Maurice de Saxe)元帅曾经说过,战争的艺术在于腿,而不是武器,劳伦斯的部将全都是飞毛腿。他们充分利用自身机动灵活的特点与土耳其军队打起了游击战。最终,这支散兵游勇以一敌百,歼灭了1.2 万土耳其军队,而自身战斗损伤仅为两人。土耳其人万万没有料到,疯狂的对手竟然从大漠中杀出一条血路。这是劳伦斯最伟大的战术之一。大卫得以战胜歌利亚,靠的就是“审时度势,量力而行”。这也正是“强肉弱食”的必胜法则。
直击强者的软肋
罗纳迪是一位气度优雅、彬彬有礼的印度绅士,同时身上又有着一股坚韧不拔的气势。高中时的他一心去麻省理工学院求学,可是,在20 世纪70 年代,本科生出国留学只有经过印度政府批准才能兑换外币,于是,罗纳迪在印度储备银行行长的办公室外安营扎寨,直到达成目的。
至此,你们是否发现了罗纳迪不能理解美国人打篮球方式的原因呢?一场职业篮球比赛时长48 分钟,攻防回合转换的时间约为20 秒。但是,每20 秒中约有一半的时间都是无攻无防的控球、运球。实际上,真正的对抗时间只有10 秒左右,因此,一场比赛的真实长度不是48 分钟而是24 分钟左右——而这24 分钟的活动也局限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支持者认为,防守球员必须跑回后场,等待对手的到来,目的就是为了让攻方上演一场配合默契的进攻秀。
罗纳迪根据所有篮球队必须遵守的两条时限,建立了球队的攻防策略。第一是界外发球时限。进攻球队必须在拿球5 秒内从底线开球。如果超时,发球权归对方所有。通常情况下,这不是问题,因为开球时都处于无防守状态。罗纳迪的球队则不然。她们对每个对手都进行贴身紧逼。正常情况下,防守球员都站在拿球球员身后,以便阻挡她的进攻路线。罗纳迪的球员则反其道行之,她们站在对手身前,阻止对手在第一时间拿到界外掷球。她们并不防守发球的球员。为什么?因为罗纳迪用剩下的那名球员做自由人,协防对方的龙头人物。迫于这种全场紧逼的压力,对手经常无法在5秒内掷出界外球而犯规,或者因为害怕超时而无目的地掷球,又或者传球路径受到阻碍。罗纳迪的姑娘们都是防守疯子。
第二是攻方过中场时限。攻方要在10 秒内将球运过守方中场。如果对手在5 秒内成功发球,姑娘们会对拿球球员紧追不舍并设下“陷阱”。两个高大的球员对她冲刺包夹,用她们的臂展和身高筑起一道高墙,看准时机下手偷球。进攻球员情急之下就会丢球,或者陷在包围圈里动弹不得,裁判便会吹哨判超时犯规。
罗纳迪的球员经常能够大比分领先。因为她们摒弃了成功率低的远投,而选择了稳妥的直接上篮得分。在球队输掉的为数不多几场比赛中,有一场仅有4 名球员上阵,但是她们并没有放弃全场紧逼的战术,并且仅以3分惜败。
球队的体能教练克雷格说:“我们的防守策略就是隐藏弱点,我们没有优秀的外线投手,球员个头也都没那么高大,但这都不是问题,只要我们顽强防守,我们就能抢断和轻松上篮。”劳伦斯一举击中了土耳其人的软肋——铁路,而非军事重镇麦地那城。罗纳迪的球队将界外传球变成了争夺重点,比赛中无论强队或弱队在这一点上都不堪一击。劳伦斯尽可能扩大了战场。女球员们亦是如此。她们把94 英尺的场地都运用得淋漓尽致。全场紧逼靠的是奔跑而不是手臂。
在篮球界中,大卫利用全场紧逼战术击败歌利亚的传奇故事层出不穷,然而,让人不解的是,这种战术从来不曾流行起来。观众认为这只是侥幸的胜利。篮球大师们指出,在灵活运球、精准传球和优秀的教练团队面前,全场紧逼并非无懈可击的铁桶阵。罗纳迪也欣然承认,对手只需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可以破解这种战术。反传统战术仅仅是为弱者提供了一个击败巨人的最佳机会。
阿诺奎因- 托夫特发现了同样令人费解的模式。当弱者像大卫一样战斗时,通常会赢。但是,许多时候人们都不愿意成为大卫。在阿诺奎因-托夫特收集的202 次实力悬殊的战争中,大卫选择用传统方式与歌利亚直接对抗的次数达到152 次——其中119次以失败告终。
这听上去毫无道理,除非你再回想一下劳伦斯的沙漠远征军。让士兵穿戴一新在鼓乐齐鸣中行进比在骆驼背上骑行600 英里要容易得多。球队得分后,退回半场也比一拥而上来得容易。我们总是认为技术是王道,勤奋是补药, 殊不知, 努力远胜过能力——因为在某些需要精密协调的行动中,不懈的努力远比能力稀缺。
无知者的完胜
1981 年,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道格. 莱纳特(Doug Lenat)参加了在加州圣马特奥市举办的“ 旅行者的万亿建军计划”锦标赛(The Traveller Trillion Credit Squadron Tournament)。这是一个战争游戏,要求参赛者在一定的规则下利用一万亿预算筹建一支海军舰队。每个周末所有舰队都会对阵作战。胜者继续游戏,败者则被淘汰。战场越变越小,观众越来越多。
莱纳特开发了一项名为尤利斯库“(Eurisko)”的人工智能程序,并把比赛规则输入程序中。莱纳特并不是一个战争游戏玩家,他把所有问题都交给尤利斯库解决。一个月内,尤利斯库每天晚上花10 个小时在施乐公司帕罗阿尔实验室的几百台电脑上计算各种问题,直至得到答案。大多数的参赛队列出的都是传统海军舰队的阵型,不同级别的舰只都能进行有效防御。尤利斯库的思路却不一样。“它用万亿资金配备了多如牛毛的小型战船,比如鱼雷快艇——既没有移动能力,也没有防御能力,但是火力强大,”莱纳特说,“它们就待在原地不动。基本上,它们一旦被击中就会沉没。敌人会毫不吝啬弹药地向它们射击,并且一击即中。可这并不是问题,因为我们的小船永远打不完。”最后,莱纳特以绝对优势获得了锦标赛冠军。
第二年,莱纳特再次参赛,不过比赛规则发生了变化。舰队不可以静止不动,战斗成功的标准之一是舰队的“机动性”。尤利斯库再次上场。这一次它的战术是一旦已方有船受损,将自行沉没——这将让舰队的机动性回升。尤利斯库再次获得了胜利。
在这场比赛中,尤利斯库其实是一个弱者,其对手是对军事战略和历史烂熟于心的玩家。他们对滑铁卢战役、安提塔姆会战了如指掌。另一方面,尤利斯库只知道比赛规则说明,它没有常识。正如莱纳特指出,尤利斯库无法像人一样理解“约翰尼抢劫了银行,因此要在监狱蹲上20 年”这句话。尤利斯库是个外行,但正是因此尤利斯库赢了。对游戏惯例的无知反而变成了一种优势。
“尤利斯库揭露了一个事实,即任何规则都是对现实的片面估计,”莱纳特解释说,“其他选手都是在规则之下,尽量想出一个实际的解决方案。但是尤利斯库不同,部分原因是它对现实世界亦知之甚少。”所以它得出的方法,莱纳特承认,“非常可怕”:派出1000艘无防御、无动力的战船出战;当受到攻击,就自沉于汪洋大海中。
这就是以弱胜强的又一条基本逻辑。他们不仅比巨人们努力,而且敢于挑战传统的决斗模式。技巧和协调性是鉴定一个优秀篮球运动员的传统标准。但是,当比赛更为看重努力而非能力时,这些标准就不再被认可——进攻被阻断、挥舞的手、紧张的情绪让一个有能力的球员也会把球发出界。你必须做到像菜鸟一样大无畏。
“一开始,每个人都嘲笑我们的舰队。”莱纳特说,“真有些丢脸。人们还对我们表示同情。但第三轮后,他们停止了嘲笑;第四轮时,他们开始抱怨裁判。而我们夺冠时,一些人大发雷霆,而赛事组织者也说让一个电脑设计的古怪舰队获胜,有违比赛的精神。他们还说如果我再次参赛,他们将停办比赛。于是,我选择了优雅地躬身而出。”
尤利斯库的策略让赛事组织者大惊失色,这并不令人感到意外。人们都认为自沉军舰是错误的。他们的想法没错。但我们回想一下,是谁定下了这条规矩?是巨人们。为什么他们要定下这条成规?如果世界按巨人的规矩行事,他们就是永远的赢家。
在常规赛初期,罗纳迪的球队也遇到了同样麻烦。对方球队的教练怒火中烧,认为比赛不公——对12 岁的姑娘们使用全场紧逼战术是错误的。他们认为打篮球的目的在于学到技术。当然,全场紧逼让她们学会了更加重要的理念——努力可以战胜能力,可以战胜那些本就该被挑战的成规。但是那些惨败的教练们可不愿思考这其中的哲学。
……
当美国TIBCO公司创始人维韦克.罗纳迪决定出任女儿安嘉莉所在学校的校篮球队教练时,他给自己和球队定下了两条铁规:第一,他绝不会在球员面前大吼大叫。因为这些平均年龄只有12岁的小姑娘根本无法理解教练的怒吼。罗纳迪决定用他管理软件公司的方法来带领球队——平心静气地摆事实、讲道理。
第二项原则更为重要。在孟买长大的罗纳迪曾经对美国人打篮球的方式百思不得其解。他一度认为篮球比赛就是一项白痴运动——A队得分后迅速撤退到己方后场,B队开球并运球到前场,在此过程中,A队的任务就是等待B队进攻上门,别无他事。然后,周而复始,交替往复。一个篮球场长为94英尺,但是,大部分时间里,球队的防守范围仅为24英尺。守方偶尔会展开全场紧逼,但是最多只会持续几分钟。篮球世界里似乎存在着某种“潜规则”,而罗纳迪发现正是这一规则让强队更强,弱队愈弱。面对兵强马壮、技术娴熟的对手,势单力薄的弱队为什么要遵守“潜规则”,让对手轻易得分?
罗纳迪手下是一群高矮不一、既不擅投篮,也不会运球,更不会每天晚上去球馆训练的业余球员。她们来自硅谷的科技精英家庭,梦想着成为海洋生物学家,对科学和阅读的兴趣远远大于运动。罗纳迪意识到,如果按照传统方式任由对手运球到前场,球队必输无疑。然而,对于17岁就怀揣着50美元只身闯美国的罗纳迪来说,永不言败是他的信条。为此,他订下了第二条规矩,要求球队做到真正的全场紧逼——在每场比赛的每一分每一秒每一步。最终,他率领球队夺得了全国少年篮球冠军。
“审时度势,量力而行”
在圣经故事中,大卫击败巨人歌利亚是上帝创造的奇迹(《圣经》记载,歌利亚是传说中巨人的后裔,这位腓力士将军拥有无穷的力量且性情狂傲,人人看到他都唯恐躲避不及。后来,当时还是少年的大卫在与歌利亚的对抗中,巧用投石机击中了他的脑袋,并割下其首级。这是西方最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故事之一——编者注)。殊不知,大卫实际上是个常胜将军。政治学家伊万. 阿诺奎因- 托夫特(IvanArreguin-Toft)对过去两百年间以弱胜强的战争进行了分析。他所分析的强弱双方在军备和军队数量上的差距至少达10 倍以上,即便在这种情况下,大卫的胜率也接近1/3。
圣经中大卫披盔戴甲、手握利刃,准备和巨人歌利亚决一死战。可是,他却突然停了下来,掏出了五块石头。阿诺奎因-托夫特想知道,当失败者意识到自己的弱点,选择非常规战略时,情势会发生何种变化?经过数据分析,他发现在这种情况下,大卫的胜率从28.5%上升至63.6%。当弱者不再遵守巨人们的游戏规则时,胜利的天平就倒向了他们。
一战末期,T.E.劳伦斯领导的阿拉伯人民反土耳其起义军则是另一个以弱胜强的范例。起义军的攻击重点麦地那城在土耳其人的严防死守下固若金汤。劳伦斯意识到仅凭手下的这帮“乌合之众”,直接攻打麦地那城只有死路一条。劳伦斯推断,麦地那城庞大的守军将消耗大量食物、燃料和水,而且难以在沙漠中展开大规模行动,与其和土耳其人硬碰硬,倒不如攻击他们的软肋——麦地那的生命线——连接大马士革的那条漫长又少人看守的铁路。
劳伦斯领导的是一支游牧民组成的游击队,他们从未经过正规训练,大部分人连枪都没摸过。但是,他们作风强悍、机动性强,即便在夏天也能凭借简单的装备和补给在沙漠中日行百里。 “我们的王牌是速度和时间,”劳伦斯说,“我们可用的最大资源就是从未打过正规战的土著,他们的资本就是行动力、耐力、智慧、勇气和对地理状况的了解。”18 世纪的萨克森(Maurice de Saxe)元帅曾经说过,战争的艺术在于腿,而不是武器,劳伦斯的部将全都是飞毛腿。他们充分利用自身机动灵活的特点与土耳其军队打起了游击战。最终,这支散兵游勇以一敌百,歼灭了1.2 万土耳其军队,而自身战斗损伤仅为两人。土耳其人万万没有料到,疯狂的对手竟然从大漠中杀出一条血路。这是劳伦斯最伟大的战术之一。大卫得以战胜歌利亚,靠的就是“审时度势,量力而行”。这也正是“强肉弱食”的必胜法则。
直击强者的软肋
罗纳迪是一位气度优雅、彬彬有礼的印度绅士,同时身上又有着一股坚韧不拔的气势。高中时的他一心去麻省理工学院求学,可是,在20 世纪70 年代,本科生出国留学只有经过印度政府批准才能兑换外币,于是,罗纳迪在印度储备银行行长的办公室外安营扎寨,直到达成目的。
至此,你们是否发现了罗纳迪不能理解美国人打篮球方式的原因呢?一场职业篮球比赛时长48 分钟,攻防回合转换的时间约为20 秒。但是,每20 秒中约有一半的时间都是无攻无防的控球、运球。实际上,真正的对抗时间只有10 秒左右,因此,一场比赛的真实长度不是48 分钟而是24 分钟左右——而这24 分钟的活动也局限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支持者认为,防守球员必须跑回后场,等待对手的到来,目的就是为了让攻方上演一场配合默契的进攻秀。
罗纳迪根据所有篮球队必须遵守的两条时限,建立了球队的攻防策略。第一是界外发球时限。进攻球队必须在拿球5 秒内从底线开球。如果超时,发球权归对方所有。通常情况下,这不是问题,因为开球时都处于无防守状态。罗纳迪的球队则不然。她们对每个对手都进行贴身紧逼。正常情况下,防守球员都站在拿球球员身后,以便阻挡她的进攻路线。罗纳迪的球员则反其道行之,她们站在对手身前,阻止对手在第一时间拿到界外掷球。她们并不防守发球的球员。为什么?因为罗纳迪用剩下的那名球员做自由人,协防对方的龙头人物。迫于这种全场紧逼的压力,对手经常无法在5秒内掷出界外球而犯规,或者因为害怕超时而无目的地掷球,又或者传球路径受到阻碍。罗纳迪的姑娘们都是防守疯子。
第二是攻方过中场时限。攻方要在10 秒内将球运过守方中场。如果对手在5 秒内成功发球,姑娘们会对拿球球员紧追不舍并设下“陷阱”。两个高大的球员对她冲刺包夹,用她们的臂展和身高筑起一道高墙,看准时机下手偷球。进攻球员情急之下就会丢球,或者陷在包围圈里动弹不得,裁判便会吹哨判超时犯规。
罗纳迪的球员经常能够大比分领先。因为她们摒弃了成功率低的远投,而选择了稳妥的直接上篮得分。在球队输掉的为数不多几场比赛中,有一场仅有4 名球员上阵,但是她们并没有放弃全场紧逼的战术,并且仅以3分惜败。
球队的体能教练克雷格说:“我们的防守策略就是隐藏弱点,我们没有优秀的外线投手,球员个头也都没那么高大,但这都不是问题,只要我们顽强防守,我们就能抢断和轻松上篮。”劳伦斯一举击中了土耳其人的软肋——铁路,而非军事重镇麦地那城。罗纳迪的球队将界外传球变成了争夺重点,比赛中无论强队或弱队在这一点上都不堪一击。劳伦斯尽可能扩大了战场。女球员们亦是如此。她们把94 英尺的场地都运用得淋漓尽致。全场紧逼靠的是奔跑而不是手臂。
在篮球界中,大卫利用全场紧逼战术击败歌利亚的传奇故事层出不穷,然而,让人不解的是,这种战术从来不曾流行起来。观众认为这只是侥幸的胜利。篮球大师们指出,在灵活运球、精准传球和优秀的教练团队面前,全场紧逼并非无懈可击的铁桶阵。罗纳迪也欣然承认,对手只需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可以破解这种战术。反传统战术仅仅是为弱者提供了一个击败巨人的最佳机会。
阿诺奎因- 托夫特发现了同样令人费解的模式。当弱者像大卫一样战斗时,通常会赢。但是,许多时候人们都不愿意成为大卫。在阿诺奎因-托夫特收集的202 次实力悬殊的战争中,大卫选择用传统方式与歌利亚直接对抗的次数达到152 次——其中119次以失败告终。
这听上去毫无道理,除非你再回想一下劳伦斯的沙漠远征军。让士兵穿戴一新在鼓乐齐鸣中行进比在骆驼背上骑行600 英里要容易得多。球队得分后,退回半场也比一拥而上来得容易。我们总是认为技术是王道,勤奋是补药, 殊不知, 努力远胜过能力——因为在某些需要精密协调的行动中,不懈的努力远比能力稀缺。
无知者的完胜
1981 年,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道格. 莱纳特(Doug Lenat)参加了在加州圣马特奥市举办的“ 旅行者的万亿建军计划”锦标赛(The Traveller Trillion Credit Squadron Tournament)。这是一个战争游戏,要求参赛者在一定的规则下利用一万亿预算筹建一支海军舰队。每个周末所有舰队都会对阵作战。胜者继续游戏,败者则被淘汰。战场越变越小,观众越来越多。
莱纳特开发了一项名为尤利斯库“(Eurisko)”的人工智能程序,并把比赛规则输入程序中。莱纳特并不是一个战争游戏玩家,他把所有问题都交给尤利斯库解决。一个月内,尤利斯库每天晚上花10 个小时在施乐公司帕罗阿尔实验室的几百台电脑上计算各种问题,直至得到答案。大多数的参赛队列出的都是传统海军舰队的阵型,不同级别的舰只都能进行有效防御。尤利斯库的思路却不一样。“它用万亿资金配备了多如牛毛的小型战船,比如鱼雷快艇——既没有移动能力,也没有防御能力,但是火力强大,”莱纳特说,“它们就待在原地不动。基本上,它们一旦被击中就会沉没。敌人会毫不吝啬弹药地向它们射击,并且一击即中。可这并不是问题,因为我们的小船永远打不完。”最后,莱纳特以绝对优势获得了锦标赛冠军。
第二年,莱纳特再次参赛,不过比赛规则发生了变化。舰队不可以静止不动,战斗成功的标准之一是舰队的“机动性”。尤利斯库再次上场。这一次它的战术是一旦已方有船受损,将自行沉没——这将让舰队的机动性回升。尤利斯库再次获得了胜利。
在这场比赛中,尤利斯库其实是一个弱者,其对手是对军事战略和历史烂熟于心的玩家。他们对滑铁卢战役、安提塔姆会战了如指掌。另一方面,尤利斯库只知道比赛规则说明,它没有常识。正如莱纳特指出,尤利斯库无法像人一样理解“约翰尼抢劫了银行,因此要在监狱蹲上20 年”这句话。尤利斯库是个外行,但正是因此尤利斯库赢了。对游戏惯例的无知反而变成了一种优势。
“尤利斯库揭露了一个事实,即任何规则都是对现实的片面估计,”莱纳特解释说,“其他选手都是在规则之下,尽量想出一个实际的解决方案。但是尤利斯库不同,部分原因是它对现实世界亦知之甚少。”所以它得出的方法,莱纳特承认,“非常可怕”:派出1000艘无防御、无动力的战船出战;当受到攻击,就自沉于汪洋大海中。
这就是以弱胜强的又一条基本逻辑。他们不仅比巨人们努力,而且敢于挑战传统的决斗模式。技巧和协调性是鉴定一个优秀篮球运动员的传统标准。但是,当比赛更为看重努力而非能力时,这些标准就不再被认可——进攻被阻断、挥舞的手、紧张的情绪让一个有能力的球员也会把球发出界。你必须做到像菜鸟一样大无畏。
“一开始,每个人都嘲笑我们的舰队。”莱纳特说,“真有些丢脸。人们还对我们表示同情。但第三轮后,他们停止了嘲笑;第四轮时,他们开始抱怨裁判。而我们夺冠时,一些人大发雷霆,而赛事组织者也说让一个电脑设计的古怪舰队获胜,有违比赛的精神。他们还说如果我再次参赛,他们将停办比赛。于是,我选择了优雅地躬身而出。”
尤利斯库的策略让赛事组织者大惊失色,这并不令人感到意外。人们都认为自沉军舰是错误的。他们的想法没错。但我们回想一下,是谁定下了这条规矩?是巨人们。为什么他们要定下这条成规?如果世界按巨人的规矩行事,他们就是永远的赢家。
在常规赛初期,罗纳迪的球队也遇到了同样麻烦。对方球队的教练怒火中烧,认为比赛不公——对12 岁的姑娘们使用全场紧逼战术是错误的。他们认为打篮球的目的在于学到技术。当然,全场紧逼让她们学会了更加重要的理念——努力可以战胜能力,可以战胜那些本就该被挑战的成规。但是那些惨败的教练们可不愿思考这其中的哲学。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